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免疫
  • 3篇病毒
  • 2篇血清
  • 2篇血清流行病学
  • 2篇乙肝
  • 2篇疫苗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2篇粉尘
  • 2篇北区
  • 1篇毒性肝炎
  • 1篇新型冠状病毒
  • 1篇血清流行病学...
  • 1篇血清学
  • 1篇血清学调查
  • 1篇阳性
  • 1篇阳性率
  • 1篇页岩砖
  • 1篇乙肝疫苗
  • 1篇乙型

机构

  • 8篇重庆市渝北区...

作者

  • 8篇何九宏
  • 3篇任强
  • 2篇海英
  • 2篇陈小凤
  • 2篇李文
  • 1篇胡迪
  • 1篇樊军
  • 1篇严谨
  • 1篇韩小娅
  • 1篇刘惠

传媒

  • 3篇实用预防医学
  • 2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工业卫生与职...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6
  • 2篇2012
  • 1篇200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不同灭活温度对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的影响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不同灭活温度处理对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的影响。方法收集该中心2020年1月25至2月25日采集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标本14份,每份标本分别采取未灭活56℃、35 min和65℃、15 min恒温金属浴灭活处理,比较未灭活标本和灭活标本循环阈值(Ct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未灭活组和56℃、35 min灭活处理组,未灭活组和65℃、15 min灭活处理组,56℃、35 min灭活处理组和65℃、15 min灭活处理组开放读码框1ab(ORF1ab)、核衣壳蛋白(N)基因扩增C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Ct值≥34的标本中未灭活组和56℃、35 min灭活处理组,未灭活组和65℃、15 min灭活处理组,56℃、35 min灭活处理组和65℃、15 min灭活处理组ORF1ab、N基因扩增C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Ct值<34的标本中未灭活组和56℃、35 min灭活处理组,未灭活组和65℃、15 min灭活处理组,56℃、35 min灭活处理组和65℃、15 min灭活处理组ORF1ab、N基因扩增C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56℃、35 min灭活处理和65℃、15 min灭活处理新型冠状病毒标本对核酸检测结果无明显影响,对Ct值较大标本也未发现有明显影响,对于试验条件有限的基层检测机构可以采用上述方式处理标本以保护实验人员安全。
严谨陈小凤熊金萍蒋佳辰夏凤霞何九宏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实时荧光定量PCR核酸病毒灭活
2012年重庆市某区中小学生乙肝疫苗补种后免疫水平调查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了解重庆市某区2009-2011年中小学生完成乙肝疫苗补种活动后6—24个月内的乙肝免疫水平现况,为进一步制定免疫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于2012年采用容量比概率抽样方法,随机抽取重庆市某区参加2009-2011年乙肝疫苗补种的6—14岁中小学生进行问卷及静脉血采样,用ELISA法对乙肝五项免疫标志物进行检测,以单纯(抗-HBs)阳性作为具有免疫力为标准。分析不同接种针剂次人群补种后乙肝抗-HBs阳性率。结果共最终获得样本2956份,该人群补种后只接种一针剂次人群的乙肝抗-HBs阳性率为58.69%,只接种二针剂次人群的乙肝抗-HBs阳性率为64.58%,三针剂次全程接种人群为79.73%,未参种人群为49-31%三针次阳性率明显高于二针次、一针次阳性率(分别χ^2=17.05,P=0.0006;χ^2=25.15,P=0.00001),一针次阳性率明显高于未参种人群阳性率(χ^2=5.71,P=0.018)。标化后,参种人群乙肝抗-HBs总体阳性率为74.74%,未参种人群为49.31%,种后整个中小学生总体阳性率58.02%,参种后该人群总体阳性率显著高于未参种人群(χ^2=36.19,P=0.0009)。结论重庆市某区2009-2011年在中小学开展乙肝疫苗补种活动后显著提高了本地区中小学生的乙肝整体免疫水平,但与其他普种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距离75%以上的免疫控制屏障水平还有15%的巨大提升空间。
韩小娅刘惠海英陈小凤何九宏任强
关键词:抗-HBS阳性率
重庆市渝北区2011年-2015年结核病患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筛查结果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了解重庆市渝北区结核病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现状及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结核病(TB)/HIV双重感染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连续抽样的方法,对渝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门诊2011年1月-2015年12月的结核病患者,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进行HIV抗体初筛,对HIV抗体初筛阳性标本送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做免疫印迹(WB)确证实验。结果对2 826例结核病患者进行了HIV抗体检测,其中HIV抗体阳性者34人,阳性率为1.20%;34例阳性者中已知HIV抗体阳性者1例,占2.94%,新发现33例占97.06%。结论渝北区结核病患者的HIV感染率高于重庆市结核病患者的HIV感染率平均水平,远高于重庆市HIV感染率平均水平,有必要加强双重感染防控工作。
何九宏
关键词:结核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2007年度重庆市渝北区生活饮用水安全调查分析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了解渝北区2007年度生活饮用水安全,加强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监督管理力度,为安全饮水和政府决策提供依据。方法:2007年度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指标状况的分析,2007年7月1日前以《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为标准,2007年7月1日后以GB/T5750.12-2006为标准。结果:合格率从高到低分别为:二次供水,末梢水,出厂水,水源水,井水。结论:渝北区饮用水安全并不乐观,对饮用水水源的监督管理还有待提高,以确保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海英樊军胡迪何九宏
关键词:生活饮用水合格率
2021年重庆市渝北区尘肺病主动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了解2021年重庆市渝北区企业接尘劳动者的健康状况,为尘肺病防治相关政策提供依据和建议。方法抽取2021年重庆市渝北区尚未开展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粉尘危害严重企业18家,所抽取企业接触粉尘的劳动者均进行免费职业健康检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21年重庆市渝北区尘肺病主动监测企业中,小型、私有经济和汽车制造业企业占比最高。主动监测劳动者共440人,年龄M(P_(25),P_(75))为44(32,50)岁,接尘工龄为4.0(2.0,7.0)年,45~<55岁、接尘1.0~<5.0年劳动者最多,分别占35.9%和49.8%。检出疑似职业病患者3例(0.68%),职业禁忌证患者1例(0.23%)。胸片检查异常患者55例(12.50%),其中尘肺样改变3例(0.68%),不同经济类型企业和接尘工龄劳动者胸片异常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020、10.927,均P<0.05)。肺功能检查异常40例(9.09%),随着年龄和接尘工龄的增加,劳动者肺功能异常率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χ^(2)_(趋势)=10.046、4.272,均P<0.05),不同企业规模、行业和接尘种类劳动者肺功能异常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2021年重庆市渝北区企业接尘劳动者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小型企业、私有企业、年龄大、接尘工龄长的劳动者的胸片和肺功能异常率较高,应重点关注该人员,并加强对企业的监督管理和劳动者健康教育。
李文何九宏廖雪梅胡亚男罗琳李春林
关键词:尘肺病粉尘
重庆市渝北区四家页岩砖厂粉尘危害状况调查
2023年
分析渝北区页岩砖厂的粉尘现状及接尘岗位的粉尘暴露水平,提出防护措施及日常监管的要求。对渝北区4家页岩砖厂进行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收集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诊断资料,同时对部分岗位进行粉尘采样并检测。结果显示,渝北页岩砖厂均为小型私营企业,接尘岗位缺乏粉尘防护设施,接尘劳动者防尘口罩佩戴情况不佳。其中一页岩砖厂曾在2020年出现矽肺病例。2021年接尘工人胸片异常改变以肺纹理增多、胸膜增厚人数最多,肺功能以限制性通气障碍为主。页岩砖厂的粉尘类型均为矽尘,岗位矽尘(呼吸性粉尘)总体合格率为27.78%。提示渝北区页岩砖厂矽尘危害严重,亟需进行相应整改。企业应落实主体责任,设置防尘设施、改善作业环境,培训和督促劳动者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同时加强职业健康监护。行政部门应加强宣传教育和监管,多措并举,避免及减少这类企业发生粉尘健康危害。
胡亚男何九宏李文廖雪梅罗琳李春林
关键词:页岩砖矽尘职业健康检查矽肺
渝北区1~59岁人群麻疹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了解本地1-59岁不同人群的麻疹血清免疫水平现状,为消除麻疹制定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1799人进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麻疹抗体IgG。结果渝北区1~59岁人群麻疹免疫水平的总体阳性率为92.94%,1~9岁组的阳性率为95.58%,10--29岁组90.99%,30-59岁组为94%。城区人群的麻疹IgG阳性率为94.03%,农村为91.50%。结论渝北区10--59岁人群麻疹免疫总体水平没有达到消除麻疹应维持95%以上的要求,农村及10--29岁组更为显著。
任强何九宏
关键词:麻疹血清流行病学人群免疫水平
渝北区1~59岁人群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及免疫控制效果分析报告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了解重庆市渝北区1~59岁不同人群的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或HBV)血清免疫水平及感染现状,为评价本地区免疫预防效果,改进免疫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按地区人口容量比例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1~59岁不同人群中抽取5 510人进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每份血样进行乙肝五项免疫标志物检测。结果所有数据标化后:单纯乙肝表面抗体(抗-HBs)情况,1~59岁人群总体阳性率为20.60%,其中,1~14岁组为47.41%,15~24岁组为20.87%,25~59岁组为10.66%;乙肝表面抗原(HBsAg)情况,l^59岁人群总体携带率8.64%,其中,1~14岁组为3.71%,15~24岁组为8.04%,25~59岁组为10.70%。乙肝总体感染(HBV)情况,1~59岁人群总体感染率为41.39%,其中,1~14岁组的感染阳性率为12.11%,15~24岁组为29.48%,25~59岁组为50.22%。结论重庆市渝北区二十余年的乙肝疫苗接种,人群免疫水平显著提高,HBV感染率大幅下降。15岁以下人群免疫水平较五年前水平上升了20%,表面抗原携带率达到了国家控制目标。
任强何九宏
关键词: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学调查乙肝疫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