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敏

作品数:5 被引量:56H指数:3
供职机构:绵阳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妊娠
  • 2篇子宫
  • 1篇妊娠期
  • 1篇妊娠期梅毒
  • 1篇剖宫产
  • 1篇剖宫产瘢痕
  • 1篇剖宫产瘢痕妊...
  • 1篇切除
  • 1篇切除术
  • 1篇切口妊娠
  • 1篇清宫
  • 1篇清宫术
  • 1篇子宫后壁
  • 1篇子宫切口
  • 1篇子宫切口妊娠
  • 1篇瘢痕妊娠
  • 1篇细胞
  • 1篇联合米非司酮
  • 1篇瘤切除术
  • 1篇梅毒

机构

  • 5篇绵阳市中心医...
  • 1篇四川大学
  • 1篇眉山市妇幼保...

作者

  • 5篇韩敏
  • 3篇孙华
  • 3篇陆琳
  • 2篇高迎春
  • 2篇安银华
  • 2篇李晓
  • 2篇齐成秋
  • 1篇李燕华
  • 1篇杜晓琴
  • 1篇黄续艳
  • 1篇侯敏敏
  • 1篇冯琼
  • 1篇张骄

传媒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性科学
  • 1篇西部医学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产前抗梅毒治疗对妊娠期梅毒患者妊娠结局影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9
2016年
目的:分析妊娠期梅毒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并探讨产前抗梅毒治疗对妊娠期梅毒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自2010年6月至2014年12月入我院治疗的确诊感染梅毒的孕妇确诊了妊娠结局的资料,对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资料等,以正常分娩患者为对照组,以不良妊娠结局及先天性梅毒的梅毒孕妇为病例组,用统计学分析,评价影响妊娠期梅毒患者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及其关联性。结果:共纳入患者26例,首次治疗孕周(OR=2.67;95%CI:1.99-3.59)、孕期首次治疗结束到分娩的间隔时间<4周(OR=16.89;95%CI:8.46-33.70)、孕期没有完成治疗(OR=11.00;95%CI:6.46-18.72)、RPR滴度上1:8(OR=10.62;95%CI:6.69-16.85)、早期梅毒(OR=65.90;95%CI:38.29-113.44)、非青霉素治疗(OR=3.24;95%CI:1.50-6.97)是CS的危险因素;首次治疗孕周(OR=1.34;95%CI:1.22-1.48)、孕期首次治疗结束到分娩的间隔时间<4周(OR=3.68;95%CI:2.96-4.58)、孕期没有完成治疗(OR=1.46;95%CI:1.38-1.56)、RPR滴度上1:8(OR=3.11;95%CI:2.50-3.85)、早期梅毒(OR=35.83;95%CI:23.60-54.40)、非青霉素治疗(OR=2.71;95%CI:1.74-4.24)是是APOs的危险因素。结论:孕期治疗延后或孕期未完成治疗或孕期首次治疗结束到分娩小于4周、RPR滴度越高、早期梅毒感染、非青霉素治疗是CS和APOs的危险因素。且随着孕期首次治疗延迟、孕期首次治疗结束到分娩的间隔时间<4周的缩短、TRUST滴度增加妊娠梅毒CS和APOs发生的风险也增加。
李晓李瑞琼杜晓琴韩敏
关键词:妊娠期梅毒干预对策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后行超声监测下清宫术在瘢痕妊娠中的应用分析被引量:20
2014年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后行超声监测下清宫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CSP)的安全性。方法收集该院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10例CS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CSP患者用药后均给予清宫术治疗,无一例患者在清宫术时发生大出血。月经均在1~3个月恢复正常。结论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后超声监测下清宫术是治疗CSP的安全治疗方法。
李燕华陆琳高迎春韩敏安银华
关键词:甲氨蝶呤米非司酮剖宫产瘢痕妊娠清宫术
子宫切口妊娠的诊断及治疗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剖宫产瘢痕妊娠(CSP)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003年7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26例CS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6例患者中,24例经阴道超声明确诊断;对26例患者分别行甲氨蝶呤(MTX)治疗加清宫术;子宫动脉明胶海绵微粒栓塞治疗,开腹病灶清除术及子宫修补术等,1例患者行经腹子宫次全切除术。结论阴道超声是诊断剖宫产瘢痕妊娠(CSP)的主要依据;孕囊注射甲氨蝶呤后行病灶清除,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用于CSP大出血处理安全有效,开腹清除病灶适合大出血且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患者。
齐成秋陆琳孙华韩敏张骄冯琼
关键词:子宫切口妊娠
腹腔镜下子宫后壁肌瘤切除术腹壁穿刺点的选择
2012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后壁肌瘤切除术穿刺点的选择。方法 54例子宫后壁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7例患者改变既往穿刺点的位置,进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对照组27例按常规穿刺点位置进行手术,比较两组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均无并发症发生,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日亦无差异(P<0.05),但改变穿刺点位置后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后壁肌瘤切除术改变穿刺点位置,可降低腹腔镜下缝合难度,缩短手术时间,更加充分体现腔镜的优越性。
孙华陆琳齐成秋韩敏高迎春安银华黄续艳
关键词:腹腔镜穿刺点肌瘤切除
腹腔镜与开腹宫颈癌根治术对患者血清IL-4,IL-10,TNF-α及IFN-γ水平的影响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宫颈癌根治术对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a)、γ-干扰素(IFN-γ)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4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方式分为腹腔组和开腹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通气时间、治疗前后血清IL-4、IL-10、TNF-a、IFN-r水平的变化。结果:腹腔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通气时间明显低于或短于开腹组(P<0.05),而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血清IL-4、IL-10、TNF-α及IFN-γ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腹腔组的血清IL-4水平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其余三组指标水平与开腹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天和7天,腹腔组患者的血清IL-4、IL-10、TNF-α及IFN-γ水平均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在术中失血量更少,安全性更高,且对于患者术后的IL-4、IL-10、TNF-α和IFN-γ水平抑制效果更加明显,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
韩敏李晓孙华赵菊惠侯敏敏
关键词:宫颈癌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10Γ干扰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