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博聪
- 作品数:5 被引量:40H指数:3
- 供职机构: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农业重大应用技术创新课题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灌溉方式对黄淮稻区优质粳米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4
- 2014年
- 为探明不同水深处理对优质稻米的影响,研究了湿润、浅水、深水3种灌溉方式对优质粳稻(圣稻14、圣稻2572、圣稻18)籽粒外观、稻米直链淀粉、蛋白质含量及淀粉RVA谱的影响,分析了稻米品质与理化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浅水灌溉下籽粒面积、周长、粒长、稻米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灌溉方式,垩白率和垩白度的表现相反;RVA谱的最高黏度和热浆黏度值以湿润灌溉最高,深水灌溉最低,最终黏度值以深水灌溉最低;不同品种RVA谱的崩解值、消减值、回复值及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对3种灌溉方式的响应存在明显的基因型差异.圣稻14以湿润灌溉的食味品质最好,圣稻18则以深水灌溉最好.相关分析表明,稻米RVA谱特征值与稻米外观指标及蛋白质含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回归与通径分析表明,粒型是影响崩解值与消减值的主要因子,而稻米蛋白质与直链淀粉含量是影响回复值的主要因子.
- 刘奇华吴修陈博聪信彩云陈峰王瑜孙召文马加清
- 关键词:灌溉方式稻米食用品质
- 长秧龄机插稻氮素利用特性及其与环境温度的相关性被引量:15
- 2013年
- 秧龄是决定机插稻产量的重要因素,适宜的秧龄是其获取高产的基础。麦(油)稻两熟区,由于茬口安排紧、插秧机械作业繁重、不利天气等因素的影响,常导致机插秧苗未在适宜秧龄期移栽,超秧龄现象普遍存在,对机插稻产量构成威胁。该文旨在阐明长秧龄机插稻对氮素的需求规律和利用效率。试验设置手栽稻为对照,系统研究了长秧龄机插稻生育期、植株氮素需求、吸收、转运的变化规律及其与环境温度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长秧龄机插稻生育期比手栽稻推迟4-13 d;孕穗至成熟期,中早熟品种氮素需求量小于手栽稻,中晚熟品种则大于手栽稻;孕穗至抽穗期,长秧龄机插稻叶片与茎鞘的氮素输出量、输出率呈下降趋势;抽穗至成熟期,长秧龄机插稻叶片氮素输出量、输出率、转换率升高;成熟期,穗部氮素吸收量降低。典型相关分析表明,稻株氮素需求量、孕穗至抽穗期茎鞘氮素输出量、输出率与有效积温的相关性最密切;叶片氮转换率与平均气温的关联性最紧密。长秧龄机插稻对氮素的吸收利用特性不仅与品种有关,而且与环境温度变化相关,生产中,可依据品种特性,在常规施肥基础上,适当减少中早熟品种长秧龄机插稻穗肥的施用比例,在保证安全齐穗的前提下,适当增大中晚熟品种穗肥的施用比例,采取有效的农艺调控,提高稻株对氮素的吸收利用率,尽量弥补超秧龄所造成的产量损失。该研究可为长秧龄机插水稻的大田氮肥管理提供参考。
- 刘奇华吴修陈博聪马加清高洁张士永陈峰
- 关键词:氮素温度长秧龄机插稻
- 氮肥减施对麦茬机插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的影响被引量:3
- 2023年
- 为研究氮肥减施对麦茬机插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的影响,设置N0(不施氮)、N1(180kg·hm^(-2))、N2(210kg·hm^(-2))和N3(300kkg·hm^(-2))4个氮肥处理用量。结果表明,在施氮处理(N1~N3)中麦茬机插水稻产量和氮肥贡献率、氮偏生产力、氮肥农学利用率均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当氮肥用量达300kg·hm^(-2)(N3)时,氮偏生产力和氮肥农学利用率均显著低于其他施氮处理,产量比N2(210kg·hm^(-2))降低,说明过量施用氮肥不仅无益于产量的提高,而且会使氮肥利用下降、生态污染风险增加。平衡麦茬机插水稻产量与氮素利用效率,施氮量为210kg·hm^(-2)在稳产增产基础上可显著提高水稻氮肥利用率,降低氮肥环境损失。
- 王瑜赵庆雷信彩云陈博聪刘奇华陈靖雨
- 关键词:氮肥利用
- 水稻籽粒激素对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研究进展
- 2012年
- 水稻籽粒激素含量甚微,却能有效调控产量与品质的形成。该文主要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水稻籽粒中激素(IAA、GA1+4、Z、ZR、iPA、ABA、ETH)含量在不同环境下的变化规律、各激素及其互作对水稻籽粒产量和品质性状的调控效应和调控机理进行综述,并讨论了该领域未来的研究重点和方向,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信息参考。
- 刘奇华吴修陈博聪高洁陈峰任陈鉴马加清
- 关键词:水稻激素
-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对灰飞虱抗性的初步鉴定被引量:8
- 2012年
- 利用苗期集团筛选法,对IR36、圣稻13、明恢63和汉盐优1号等20个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及656份"圣稻105/IR36"组合的F5:6代株系材料的灰飞虱抗性进行了初步鉴定。筛选出对灰飞虱具有不同程度抗性的水稻品种10个,包括1个抗性材料和9个中抗材料。不同水稻品种对灰飞虱的抗性表现不同,粳型品种明显较籼型品种感虫。从656份"圣稻105/IR36"组合的F5:6代株系中鉴定出10份高代株系材料,对灰飞虱表现出一定抗性。
- 朱文银朱其松张洪瑞陈峰陈博聪杨连群
- 关键词:灰飞虱抗性评价种质资源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