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钟伟

作品数:3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动力环境
  • 1篇悬浮体
  • 1篇岩石
  • 1篇岩石地球
  • 1篇岩石地球化学
  • 1篇上升流
  • 1篇石地
  • 1篇碎屑
  • 1篇碎屑矿物
  • 1篇泥质
  • 1篇泥质沉积
  • 1篇夏季
  • 1篇榴辉岩
  • 1篇矿物
  • 1篇矿物特征
  • 1篇环境指示意义
  • 1篇黄河
  • 1篇辉岩

机构

  • 3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自然资源部第...

作者

  • 3篇钟伟
  • 2篇胡日军
  • 2篇朱龙海
  • 1篇塔金璐
  • 1篇张贺
  • 1篇吴建政
  • 1篇赵广涛
  • 1篇韩宗珠
  • 1篇张玉祥
  • 1篇葛建刚
  • 1篇张连杰

传媒

  • 2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海洋地质与第...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威海湾夏季上升流现象及其对悬浮体输运的影响
2020年
利用2018年夏季威海湾及邻近海域的实测海水温度、盐度、浊度数据和海湾口门处的水位、潮流、底层水温数据,结合局地风场和海表温度卫星遥感资料,分析了夏季威海湾上升流现象,研究了其形成机制及对悬浮体输运的影响。结果表明:威海湾内表层水温低于23℃,较湾外约低4~5℃,等温线由海向陆沿地形逐渐抬升,在口门处呈尖锥状向上拱起,湾内存在明显的上升流现象,其中心位于口门附近。观测期间随着局地风场变化,上升流呈现稳定、减弱、消失、恢复的阶段性变化。威海湾上升流主要是由夏季偏南风驱动产生,海底地形则对上升流的强度具有重要影响。在偏南风的作用下,上层海水以离岸运动为主,外海中下层冷水主要通过南侧口门进入湾内,过剩的水体通过北侧口门流出。研究区水体浊度的分布状态与海水温度场具有高度相关性,浊度等值线在口门处凸起,具有向上涌升的趋势。成山头附近海域再悬浮的泥沙可能是威海湾内泥质沉积的主要来源之一,上升流的存在一方面可以减缓悬浮体的沉降速度,另一方面为底层海水提供向岸运动的分量。
钟伟朱龙海吴建政胡日军朱颖涛岳娜娜
关键词:上升流悬浮体泥质沉积
渤海湾碎屑矿物特征及其物源和沉积动力环境指示意义被引量:4
2019年
对渤海湾307个表层沉积物样品的碎屑矿物进行分析,研究了矿物组合及含量分布特征,并探讨其对物源和沉积动力环境的指示。渤海湾可划分为4个碎屑矿物物源分区:I黄河矿物区,受黄河碎屑控制,以高含量的黑云母、白云母、赤褐铁矿为主要特征,石英/长石成熟度最高;Ⅱ海河矿物区,受海河碎屑控制,以高含量的普通角闪石为主要特征,石英/长石成熟度中等;Ⅲ滦河矿物区,受滦河碎屑控制,以高含量的钛铁矿、石榴石为主要特征,石英/长石成熟度最低;Ⅳ渤海湾中部矿物区,为多物源供应。黄河碎屑物质的影响力最强,控制着渤海湾的整个南半部;滦河虽然输沙量远低于黄河,但滦河碎屑的影响力并不弱,控制着渤海湾的北部和东北部;海河碎屑物质的影响力较弱,仅局限在渤海湾西北部的海河口附近。水文动力环境影响了矿物组合含量的分布。Ⅰ-1区和Ⅲ-1区为波浪长期作用下的高能扰动环境;Ⅰ-2区和Ⅲ-2区为高速潮流环境;Ⅰ-3区和Ⅲ-3区为潮流减弱区易起动组分富集下的扰动环境;Ⅳ区为弱潮流影响下的平静环境。
张连杰胡日军朱龙海赵广涛钟伟
关键词:黄河碎屑矿物沉积动力环境
山东荣成马草夼大理岩中的榴辉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2014年
山东荣成马草夼榴辉岩呈条带状或透镜状产出于大理岩中,对其进行了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研究表明,其原岩可能为辉石质岩石,且经过了一定程度的分异作用,暗色矿物发生堆晶作用,在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蛛网图中,Th明显的亏损,U强烈富集,Ce也呈微弱程度亏损,在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配分模式图中,呈左倾分布模式。岩石的原岩构造环境分析表明其接近板内构造环境,其原岩可能为结晶分异之后矿物堆晶作用形成的辉石质岩石。
韩宗珠塔金璐张贺钟伟葛建刚张玉祥
关键词:榴辉岩大理岩地球化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