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延伟

作品数:5 被引量:43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4篇凹陷
  • 3篇储层
  • 2篇盆地
  • 2篇主控因素
  • 2篇准噶尔盆地
  • 1篇低渗
  • 1篇低渗透
  • 1篇旋回
  • 1篇页岩
  • 1篇页岩油
  • 1篇有效孔隙度
  • 1篇展布
  • 1篇三叠
  • 1篇三叠统
  • 1篇三角洲
  • 1篇砂砾
  • 1篇砂砾岩
  • 1篇砂砾岩储层
  • 1篇砂体
  • 1篇砂体展布

机构

  • 5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5篇赵延伟
  • 3篇王伟
  • 2篇张妮
  • 1篇孙中春
  • 1篇常秋生
  • 1篇张自力
  • 1篇高阳
  • 1篇袁淑琴
  • 1篇王振林
  • 1篇于兴河
  • 1篇毛锐
  • 1篇许琳
  • 1篇刘文峰
  • 1篇王进
  • 1篇李勇
  • 1篇王伟

传媒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新疆石油地质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 1篇岩性油气藏
  • 1篇地质学刊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玛湖凹陷西斜坡百口泉组砂砾岩储层储集空间类型及演化特征被引量:8
2016年
玛湖凹陷西斜坡百口泉组储集岩以砂质细砾岩、中细砾岩、细砾岩以及含砾粗砂岩为主,储集空间类型多样、成因复杂,关于砂砾岩储层特征认识不清。通过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孔渗、流体包裹体等分析资料,对砂砾岩储层储集空间类型、主控因素以及演化特征开展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百口泉组砂砾岩储层储集空间类型以粒内溶孔为主,次为剩余粒间孔以及粒间溶孔;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异常高压以及早期油气充注是影响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异常高压减缓了压实作用的进程,使部分原生孔隙得以保存,早期油气充注为溶蚀作用的发生提供了物质条件,加大了次生孔隙空间,改善了砂砾岩储层储集物性。
王伟常秋生赵延伟张妮
关键词:储集空间主控因素
页岩油储层核磁有效孔隙度起算时间的确定——以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页岩油储层为例被引量:18
2019年
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页岩油储层岩性细,孔喉结构复杂,常规测井评价方法难以准确计算有效孔隙度。为此,选取5种粘土类型共30块砂岩样品,分别测量了氦气孔隙度、不同状态下的核磁T2谱、粘土类型以及含量。通过对配套实验数据的分析,明确了粘土类型对储层核磁T2信号短横向弛豫分量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验测量结果以及不同类型粘土束缚水的核磁共振弛豫时间,利用迭代法实现了研究区页岩油储层有效孔隙度的准确计算,并确定起算核磁时间为1. 7 ms。该方法的计算结果得到了岩心分析数据以及实际测井资料的验证,应用效果较好,为页岩油储层有效孔隙度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思路和解决办法。
王伟赵延伟毛锐孙中春牟立伟
关键词:有效孔隙度页岩油芦草沟组二叠系吉木萨尔凹陷
利用核磁共振测井判定低渗透砾岩储集层流体性质——以玛湖凹陷下三叠统百口泉组为例被引量:8
2018年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百口泉组储集层岩性复杂,岩电参数变化大,常规测井方法难以有效识别其流体性质。利用核磁共振实验发现,洗油后饱和水岩样的T_2谱分布在横向弛豫时间100 ms之前,而对应深度的地层实际核磁共振测井T_2谱在横向弛豫时间100 ms之后仍有分布,反映油的信号。根据T_2谱的形态,以横向弛豫时间100 ms作为区分油和水的标志,构建敏感参数,建立流体识别图版。此方法对研究区储集层流体性质的识别与试油结论相吻合,在生产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张妮王伟王振林赵延伟许琳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核磁共振测井流体性质
板桥凹陷沙三段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的影响被引量:5
2012年
通过对大量铸体薄片及部分普通薄片的分析鉴定,结合扫描电镜、阴极发光和黏土矿物X衍射分析,对板桥凹陷沙三段储层的成岩作用、成岩序列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板桥凹陷沙三段成岩作用以胶结作用、交代作用和溶解作用为主,其中溶解作用对储层物性的改善起积极作用。在有机质演化及黏土矿物演化的基础上,对板桥凹陷的成岩阶段进行了划分,并认为沙三段主要处于中成岩A期和B期。同时通过多因素的叠合分析开展了储层综合评价,为油田深层油气勘探提供了依据。
王伟袁淑琴李勇赵延伟张自力
关键词:成岩作用成岩阶段储层沙三段板桥凹陷
准噶尔盆地红山嘴地区克拉玛依组砂体展布特征及其主控因素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综合岩心、测井、粒度等资料,对红山嘴地区克拉玛依组沉积、层序特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砂体空间展布特点与主控因素进行详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克拉玛依组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可划分为1个超长期基准面旋回,并细分为4个长期旋回;辫状河道、辫状分流河道、辫流坝、水下分流河道及河口坝是其主要成因砂体,不同成因砂体的展布特点与沉积环境及基准面旋回有关;超长期基准面旋回早期以陆上辫状河道沉积为主,随着基准面上升,水下砂体出现的频率增大;长、中期旋回控制着砂体叠加样式转变,切叠式厚层砂砾岩体多发育在旋回的底部或顶部;在短期旋回上升过程中以形成平原地区河道砂体为主,而随着基准面下降,沉积作用则向前缘地区迁移,形成反韵律河口坝砂体。
高阳于兴河刘文峰赵延伟黄丁杰王进
关键词:砂体展布基准面旋回辫状河三角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