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曼

作品数:5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曲克芦丁
  • 1篇代谢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表达
  • 1篇动脉
  • 1篇动脉介入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治疗
  • 1篇药师
  • 1篇药师参与
  • 1篇匀浆
  • 1篇脂肪
  • 1篇脂肪肝
  • 1篇制备与质量控...
  • 1篇中空栓
  • 1篇中空栓剂
  • 1篇溶出度
  • 1篇栓剂
  • 1篇缺血
  • 1篇缺血事件

机构

  • 4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淮南市朝阳医...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许曼
  • 4篇金涌
  • 4篇余庆
  • 2篇陈伟
  • 2篇赵倩茹
  • 2篇余芳
  • 1篇聂松柳
  • 1篇蒋俊杰
  • 1篇吴德敏
  • 1篇俞吉
  • 1篇王法财
  • 1篇沈炳香
  • 1篇蒋培培

传媒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医药导报
  • 1篇华西药学杂志
  • 1篇安徽医药
  • 1篇临床药物治疗...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离体培养的大鼠肠道细菌对曲克芦丁的代谢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观察离体培养的大鼠肠道内细菌对曲克芦丁的代谢情况。方法将曲克芦丁加入大鼠肠菌培养液中,于37℃下厌氧培养,用HPLC法检测肠道菌群对曲克芦丁的代谢情况。结果曲克芦丁0.1-80μg·m L^-1与峰面比值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在大鼠肠道细菌作用下于24h内基本代谢完全。结论所用方法简便可靠,可用于曲克芦丁的代谢研究。
余芳金涌许曼余庆
关键词:肠道菌群曲克芦丁代谢
临床药师参与1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血小板高反应患者的抗血小板治疗
2017年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药师参与的1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再发缺血事件的抗血小板治疗的案例。结果:临床药师通过患者的疾病、基因型、药物相关作用等因素从药学角度分析再发缺血事件的原因,并参与药物治疗和药学监护,协助临床医生为患者制定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方案。结论:利用基因检测技术,临床药师为患者实施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
蒋俊杰俞吉王法财许曼聂松柳沈炳香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缺血事件氯吡格雷抵抗
曲克芦丁微乳的处方筛选及含量测定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筛选亲水性药物曲克芦丁油包水型口服微乳的最佳处方,考察其形态、粒径大小、稳定性,并建立其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利用伪三元相图,以微乳形成区域大小为指标,筛选制备微乳的最佳处方。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微乳中药物含量。结果筛选出的最佳处方是大豆磷脂/无水乙醇/肉豆蔻酸异丙酯/纯化水=23.30∶11.67∶52.45∶12.59。所制得的微乳外观圆整,大小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50.20 nm,具有良好稳定性。结论大豆磷脂/无水乙醇/肉豆蔻酸异丙酯/纯化水体系将曲克芦丁成功包载于水相,有望为曲克芦丁口服给药提供一种有效的新剂型。
许曼余庆赵倩茹陈伟林元节金涌
关键词:曲克芦丁伪三元相图微乳
氨基葡萄糖中空栓剂的制备与质量控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制备氨基葡萄糖中空栓,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半合成脂肪酸甘油酯为基质制备中空栓,采用邻苯二甲醛(OPA)柱前衍生HPLC法测定其中氨基葡萄糖含量及累积溶出度,检测波长为330 nm。结果氨基葡萄糖在1~50 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9.73%(RDS=0.85%)。中空栓含量符合要求,体外溶出迅速,中空栓剂在20 min内累积溶出率达98.51%。结论该制剂制备工艺简单易行,质量可控。中空栓剂比普通栓剂释药速度更快。
吴德敏金涌蒋培培余芳余庆许曼
关键词:氨基葡萄糖中空栓溶出度
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程中细胞色素P450酶的分析
2015年
目的探讨4种主要的细胞色素P450酶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发病进程中的表达变化。方法建立大鼠NAFLD的病理模型,并分别测定肝匀浆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和三酰甘油(TG)等生化指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在各个病理时期CYP1A2、CYP2D6、CYP2E1和CYP3A1的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随着NAFLD严重程度的增加,AST与ALT的活性显著上升(P<0.01),TG的水平则在重度脂肪肝时期之前上升,而后显著下降(P<0.01)。CYP1A2和CYP2D6的表达水平在发病进程中总体呈下降趋势,CYP3A1虽总体下调,但幅度不大,而CYP2E1的表达水平则明显上升(P<0.01)。结论在NAFLD的发病进程中CYP1A2、CYP2D6、CYP3A1和CYP2E1的表达水平发生明显的改变,实验结果可以为内科医师针对NAFLD患者的用药提供指导。
余庆许曼赵倩茹林元节陈伟金涌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细胞色素P450酶肝匀浆蛋白表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