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海燕

作品数:1 被引量:14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低渗
  • 1篇低渗透
  • 1篇新立油田
  • 1篇油田
  • 1篇泉头组
  • 1篇下白垩统
  • 1篇白垩统
  • 1篇成岩储集相
  • 1篇储集
  • 1篇储集空间

机构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1篇卢春慧
  • 1篇胡景春
  • 1篇彭仕宓
  • 1篇齐耀春
  • 1篇胡海燕
  • 1篇李国

传媒

  • 1篇古地理学报

年份

  • 1篇2007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吉林新立油田下白垩统泉头组成岩储集相及储集空间演化被引量:14
2007年
吉林新立油田位于吉林省松原市郭县以北新庙乡境内。综合应用25口取心井薄片、镜质体反射率、铸体、电镜、X衍射等岩心分析资料,研究了泉头组的成岩作用、成岩演化序列、成岩阶段划分及储集空间类型。根据成岩作用及特有的储集空间组合,划分了4种成岩储集相类型,即A相(不稳定组分强溶解次生孔隙成岩储集相)、B相(中等压实弱—中胶结混合孔隙成岩储集相)、C相(强压实中等胶结残余粒间孔成岩储集相)、D相(碳酸盐强胶结微孔隙成岩储集相);并阐述了各类成岩储集相的特征,其中A相储集物性最好,B相次之,C相较差,D相最差。最后探讨了泉头组储集空间演化,在中成岩阶段A期形成了大量次生溶蚀孔隙,为首次在该区泉头组特低渗储层中预测相对有利的成岩储集相带提供了研究思路和科学依据,也为改善特低渗油田的开发效果奠定了坚实的地质基础。
胡海燕彭仕宓卢春慧齐耀春胡景春李国
关键词:新立油田下白垩统低渗透成岩储集相储集空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