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鹏伟

作品数:6 被引量:62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四川省软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文化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篇网络
  • 2篇信息网
  • 2篇信息网络
  • 2篇异构
  • 2篇异构信息
  • 2篇网络融合
  • 2篇文本
  • 1篇信息服务
  • 1篇信息服务机构
  • 1篇语言处理
  • 1篇智库
  • 1篇社群
  • 1篇石墨
  • 1篇石墨烯
  • 1篇数据挖掘
  • 1篇主题识别
  • 1篇著作权
  • 1篇著作权例外
  • 1篇自然语言
  • 1篇自然语言处理

机构

  • 5篇中国科学院文...
  • 5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百度时代网络...

作者

  • 6篇田鹏伟
  • 3篇许海云
  • 3篇茹丽洁
  • 1篇方曙
  • 1篇张娴
  • 1篇顾立平
  • 1篇张志强
  • 1篇胡正银
  • 1篇董坤
  • 1篇徐婧
  • 1篇刘昊

传媒

  • 2篇情报杂志
  • 1篇知识管理论坛
  • 1篇图书馆建设
  • 1篇图书情报工作
  • 1篇图书与情报

年份

  • 1篇2021
  • 4篇2017
  • 1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异构信息网络融合方法研究综述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意义]异构信息网络融合对于异构信息网络本身及其相关应用意义重大。综述异构信息网络融合方法,并进行客观的分析和评价,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方法/过程]在对异构信息网络及其相关概念进行辨析的基础上,对异构信息网络融合方法进行调研、分析与归纳,评述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提出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结果/结论]异构信息网络融合方法分为基于元路径提取、多重关系网络及超图/超网络建模等五种类型,具体方法各有优势与局限;当前异构信息网络融合研究尚处起步阶段,研究方法有待丰富;基于元路径提取的融合方法显现不足;基于异构信息网络融合的应用型研究需进一步开拓。
田鹏伟张娴胡正银董坤许海云
美国一流智库在网络安全领域的研究成果分析--基于文本量化的视角被引量:15
2017年
将文献计量视角的智库研究推进到内容单元,既顺应了大数据分析在社会科学范畴的发展趋势,也可为智库研究、政策研究等领域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文章运用共词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借助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和可视化技术手段,对2007-2016年期间美国一流智库在网络安全领域的文本型成果进行内容分析,绘制了研究区域分布图、研究主题分布网络和研究内容演化图。研究结果发现美国智库在网络安全领域的研究区域覆盖全球,研究议题有安全防务与反恐、国际战略、关键基础设施和网络空间发展治理、公共信息安全与法律等四类主要研究方向。
刘昊张志强田鹏伟徐婧
关键词:网络安全美国智库自然语言处理
基于异构信息网络融合的专利技术主题识别研究被引量:11
2021年
[目的/意义]利用异构信息网络融合建模开展专利技术主题识别方法研究,能有效提高专利技术主题识别的准确性。[方法/过程]利用文本挖掘技术提取专利技术主题构建共现网络,采用OVL算法及加权运算对异构信息网络进行融合,基于融合后的网络开展主题识别。[结果/结论]以工业机器人领域为例的实证研究表明:与未经融合的关键词直接共现网络相比,基于融合网络的技术主题识别结果的主题内集中性更好、主题间区分度更显著、交叉性与重叠性更低。
田鹏伟张娴
关键词:网络融合主题识别
国际出版商对文本和数据挖掘限制的正当性辨析被引量:12
2016年
随着文本和数据挖掘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其法律确定性问题日益突出。一方面,国际出版商主张通过许可合同和API服务对文本和数据挖掘进行限制,以保障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信息服务机构和科研社群认为出版商对文本和数据挖掘(TDM)施加的限制过于严苛,不利于研究和开发,因而缺乏正当性,提出应当完善著作权例外制度。解决这一问题需从以下方面入手:完善相关立法,平衡各方利益;出版商和信息服务机构要从资源能力走向服务能力;各方应加强沟通与协作,共同谋求公众利益的最大化。
茹丽洁顾立平田鹏伟
关键词:出版商信息服务机构著作权例外
专利前向引用遵循Logistic扩散模型再验证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意义]专利引用是一种达成技术扩散效果的行为,研究专利前向引用行为特点是测度技术扩散模式的一个重要视角。[方法/过程]以石墨烯传感器技术领域为例,对专利的前向引用趋势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验证技术领域的扩散模型;与相关研究方法与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结论 ]验证了专利前向引用符合Logistic扩散模型,是研究技术扩散的可靠视角;将已有研究结论 "某一领域中基础核心专利的前向引用遵循Logistic扩散模型"进一步拓展为"某领域专利的前向引用遵循Logistic扩散模型"。
张娴田鹏伟茹丽洁许海云
关键词:LOGISTIC模型
面向技术转移的专利组合技术关联性测度研究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意义]掌握已知专利组合的内部技术特征能够为进一步识别和构建本领域更多潜在的专利组合提供重要参考,从而促进专利成果的技术转移。[方法/过程]首先对专利组合的概念、类型、技术特征进行分析,构建了测度专利组合技术关联性的相关性指标和互补性指标,其中互补性指标又包括交叉性、聚合性和差异性三个维度。实证研究以日本东京毅力科创株式会社的电子半导体领域在华专利为分析对象,验证了上述指标的测度效力。[结果/结论]结果表明,互补性指标在区分技术相似性专利组合与产品专利组合方面,测度效力明显,而相关性指标在此方面的测度效力不明显;同维度指标的测度结果相关性较强,不同维度指标的测度结果相关性并不明显。
茹丽洁张娴许海云田鹏伟刘青方曙
关键词:技术转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