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聪

作品数:11 被引量:121H指数:6
供职机构:湘潭大学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篇民事
  • 3篇裁判
  • 2篇社会
  • 2篇诉讼
  • 2篇判决
  • 2篇判文
  • 2篇主义
  • 2篇纠纷
  • 2篇纠纷解决
  • 2篇价值观
  • 2篇裁判文书
  • 1篇当事
  • 1篇当事人
  • 1篇道德
  • 1篇调解
  • 1篇调解体系
  • 1篇多元化纠纷
  • 1篇多元化纠纷解...
  • 1篇多元化纠纷解...
  • 1篇修辞

机构

  • 9篇湘潭大学

作者

  • 9篇王聪
  • 4篇廖永安
  • 2篇吴勇

传媒

  • 2篇湘潭大学学报...
  • 1篇法制与社会发...
  • 1篇政治与法律
  • 1篇新疆师范大学...
  • 1篇南华大学学报...
  • 1篇法治研究
  • 1篇华东政法大学...
  • 1篇财经法学

年份

  • 5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我国民事再审案件受理费制度检视——以再审之诉的功能为视角被引量:5
2018年
随着我国再审案件数量日益攀升,《诉讼费用交纳办法》关于再审案件受理费的制度设计已不合时宜,亟待修改完善。我国再审案件经历了从完全免费到有限收费的立法转变,对当事人申请再审预收取受理费符合再审之诉的功能定位与司法有偿原则,从而引导当事人理性行使再审诉权,避免当事人无理缠诉。当前再审案件收费范围过于狭窄,负担规则机械单一,影响诉讼费用制度的功能发挥。为此,应基于再审事由和程序类型合理界定收费范围,确立败诉方负担为主兼顾考量过错因素的负担规则。
廖永安王聪
关键词:诉讼费用再审之诉收费范围
当事人恒定原则之本土路径——以《民诉法解释》第249条、第250条为起点被引量:3
2019年
从立法构造与司法实践来看,《民诉法解释》所确立的当事人恒定原则与德国及我国台湾地区相比呈现不同风貌。根据对司法实践案例的类型化分析,诉争客体基于法律行为的转移和基于法律规定的转移均属于当事人恒定原则的适用范畴,前者包括债权转让、物权转让、债务承担,第三人单纯受让诉讼标的物是否适用当事人恒定原则,需根据诉讼标的之实体属性作出判断,只有当诉讼标的是物权法律关系时,判决效力才能约束受让诉讼标的物之第三人,但实体法上的善意取得人应该豁免。我国当事人恒定原则所追求的维护程序安定性、实现诉讼经济之趣旨必须在与受让人的程序利益保障之间寻求平衡,尽可能为第三人提供事前、事中、事后的程序保障。
王聪
关键词:判决效力
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中异议事由的类型化研究——以“足以排除强制执行的民事权益”为中心被引量:15
2018年
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的审理难点在于判断案外人是否具有足以排除强制执行的民事权益,这一程序法与实体法交错的问题,成为民事诉讼法学者和民法学者均少有涉足的边界区域,对异议事由进行类型化分析可以弥补该视角缺失。物权、债权等实体权利均可成为异议事由,但能否排除强制执行,则要依据实体权利的性质及效力、执行目的及方法等因素在具体个案中予以综合判断。在真实权属状况与权利外观表征相分离时,法官需要在名实之间进行利益衡量,平衡保护申请执行人的执行权益和案外人的实体权益,而权利外观主义在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中不宜绝对化,案外人的民事实体利益应受到有条件地保护。通过对作为案外人异议事由的抽象权利进行具体化、类型化分析,明晰权利优先保护的判断标准,有助于法官在"个案中之利益衡量"。
王聪
关键词:权利外观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调解适用辨析被引量:11
2018年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调解适用在理论界还存在分歧。但无论是从法学、社会学、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还是从各国的实践选择来看,调解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解决纠纷的优势都使其适用具有妥当性。不过环境民事公益诉讼适用调解具有有限性,这主要体现在调解的启动时间、调解人的配置、调解的范围方面具有一定的限制。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应当选择职权主义模式,反映在调解适用中,就是强调调解的司法控制,包括允许法院依职权启动调解、明确法院对调解过程的主导、强化调解协议的司法审查和加强调解协议履行的监督等。
吴勇王聪
关键词: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纠纷解决
论共享发展理念下PPP模式的制度建设被引量:4
2017年
共享发展理念是"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理念,具有平衡性、包容性和可持续性三个特征。PPP作为提供公共物品的综合运营模式,参与主体众多,利益指向多元,其最终目的是实现多方互利共赢,与共享发展理念十分契合。共享发展理念可引导PPP模式在实践中更好运用,在各项目参与方之间平衡共享机会,增强共享能力,提升共享水平。但在实践中出现了诸如"伪PPP"项目丛生、民营资本参与不足与公众参与不足等与共享发展理念相背离的现象,应当通过完善风险分担制度、激励制度、政府履约保证金制度以及公众参与制度等保障各方主体共享发展机会与发展成果。
吴勇王聪
关键词:共享发展PPP模式社会资本公众
人民调解泛化现象的反思与社会调解体系的重塑被引量:18
2019年
人民调解的组织属性一直被定位为群众性、民间性、自治性。但从历史谱系和运作实践来看,其更多是一种政府推动型解纷机制。学界和官方都存在将人民调解概念泛化的倾向,把商事调解、行业调解、律师调解等新型调解全纳入人民调解。这忽略了多元化社会调解方式的制度特色,造成新型调解组织的法律定位模糊不清,使调解立法滞后于调解实践,严重制约了社会调解的健康发展,并导致人民调解表达与实践的长期背离。因此,必须重塑我国社会调解体系,制定统一的《社会调解法》,使人民调解和其他新型调解方式根据各自法律定位,走差异化发展道路,形成多元并存、功能区分、程序衔接的调解体系,最终促进社会调解的专业化、职业化、规范化。
廖永安王聪
关键词:人民调解社会调解枫桥经验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路径与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融入司法——基于352份裁判文书的实证分析被引量:33
2019年
司法是否正确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检验裁判认同度的重要试金石。从实践来看,法院有意识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司法过程,以此凸显司法引导、保障、促进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功能。但司法裁判在核心价值观的融入层次上存在表面化、在融入方法上存在盲目性等问题,可资改进的方式方法包括克服机械法律教条主义和庸俗法律实用主义,妥善适用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在司法理念上应更注重"向前看",向社会释放正确的激励信号,在裁判依据上追求"天理人情国法"的统一。
廖永安王聪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司法道德
法院如何执行公共政策:一种实用主义与程序理性有机结合的裁判进路——以“电梯内劝阻吸烟案”为切入点被引量:8
2019年
"电梯内劝阻吸烟案"因具有公共道德元素而备受社会公众关注。该案二审法院适用"禁止不利益变更原则"之例外,扩张审理范围,在实体法层面摒弃公平原则之滥用,取得良好社会效果,在程序法层面却遭受法教义学质疑。法教义学在处理此类公共案件时容易陷入"明希豪森困境",唯有兼顾法教义学与社科法学两种视角才能正确理解该案二审法院的裁判逻辑。用"案件社会学"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真正对此类案件裁判结果起作用的是其背后的社会结构特征。围绕这类公共案件的道德话语、法律话语、政治话语的生成、积累、循环和运作,给法官提供了一个通过司法裁判执行公共政策和培育并引导公众践行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极佳契机,该案二审法院采取后果主义的裁判进路实现了这一目标。面对二审程序在纠纷解决与规则治理之间的张力,法官既要秉持实用主义态度,也应遵循程序理性的正当性保障来予以调和,通过两者间的反思性平衡,使这类案件的裁判更具正当性。
廖永安王聪
关键词:法教义学后果主义社会主流价值观
我国司法判决说理修辞风格的塑造及其限度——基于相关裁判文书的经验分析被引量:19
2019年
从风格视角来观察判决说理的表达方式,有助于人们跳出形式逻辑的桎梏,重新认识其独特的修辞意义。我国司法判决说理的新风格之所以萌芽,具有深层的社会原因和制度原因,但其发展又受到现实环境、科层体制、司法习性等因素的制约。尽管在当下的司法实践中,新风格判决尚显稀缺,但随着内外部激励条件的变化和经验的积累,法官适当运用修辞来改善说理风格,仍是一个可欲的趋势。从听众需求的角度审视,判决说理风格的修辞是一把双刃剑,在制定法语境下,法官对判决新风格的追求应该持审慎态度,遵循表达正义的基本要求和说理的"奥卡姆剃刀"原理。面对听众对裁判结果公正性的渴求,法官在塑造判决风格的"事理、法理、情理、文理"四个维度时,必须把握说理的修辞限度,以法理为尺度,通过理性的法律论证,提升判决说理的质量品位,提高裁判的正当性。
王聪
关键词:说理修辞听众法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