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小伟

作品数:4 被引量:48H指数:4
供职机构:台州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生态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乌药
  • 2篇萃取
  • 2篇黄酮
  • 1篇优势种
  • 1篇正交
  • 1篇正交实验
  • 1篇日进程
  • 1篇通径
  • 1篇通径分析
  • 1篇酮类
  • 1篇酮类化合物
  • 1篇千岛湖
  • 1篇种群
  • 1篇种群结构
  • 1篇总黄酮
  • 1篇微波辅助
  • 1篇微波辅助萃取
  • 1篇微波萃取
  • 1篇乌药叶
  • 1篇净光合

机构

  • 4篇杭州师范大学
  • 4篇台州学院
  • 1篇西南大学

作者

  • 4篇金则新
  • 4篇王小伟
  • 3篇李建辉
  • 2篇熊能
  • 1篇宋文静
  • 1篇柯世省
  • 1篇顾婧婧

传媒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西北林学院学...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浙江林业科技

年份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乌药光合特性日进程与其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被引量:15
2010年
用LCA-4型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在自然条件下,于8月上旬的晴朗天气对乌药(Lindera aggregata)叶片光合作用日进程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全光照环境下乌药叶片的净光合速率的日进程曲线呈双峰型,在午间出现明显的"午休"现象。胞间CO2浓度的日进程基本与净光合速率相反,中午胞间CO2浓度增高,表明净光合速率午间降低主要受非气孔限制因素的影响。暗呼吸速率日进程呈单峰曲线,中午最高。用逐步多元回归方法得到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的最优化方程为:Y=118.098 4+0.012 2X1-0.767 0X3-3.231 3X4(复相关系数R=0.987 3,F=38.488 7,显著水平P=0.006 8,剩余标准差S=0.689 7)。偏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表明,光合有效辐射、空气相对湿度和气温与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有着极显著或显著的相关关系,是影响乌药光合速率主要的环境因子,影响大小的顺序为:气温>光合有效辐射>空气相对湿度。
王小伟金则新柯世省李建辉熊能
关键词:乌药净光合速率环境因子通径分析
微波萃取乌药叶中总黄酮的工艺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乌药叶中总黄酮的最佳微波萃取工艺。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以总黄酮得率作为考查指标,对影响总黄酮萃取工艺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实验设计的3因素中对结果影响最显著的因素为微波辐射时间;乌药叶中总黄酮的最佳萃取工艺为:甲醇为萃取剂、萃取温度为65℃、料液比为1:40,微波辐射5 min,其总黄酮得率为30.06 mg/g。
王小伟金则新李建辉
关键词:微波萃取正交实验乌药叶总黄酮
千岛湖次生林优势种种群结构与分布格局被引量:24
2010年
为了揭示亚热带地区常绿阔叶林次生演替机理,以砍伐后自然恢复40余年的浙江千岛湖姥山岛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群落优势种的种群结构、存活曲线和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群落中重要值最大的是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种群,达到50.47%,其后依次是石栎(Lithocarpusglabra)、苦槠(Castanopsis sclerophylla)和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2)马尾松的种群结构呈纺锤型,但1、2径级个体数极少,幼龄个体储备严重不足,已呈衰退趋势;石栎、苦槠、青冈的种群结构呈金字塔型。3)从静态生命表看,马尾松种群小径级的死亡率为负值,也说明马尾松种群幼苗严重缺乏,种群呈衰退趋势。4)马尾松种群的存活曲线为凸型,石栎、苦槠和青冈种群则近似直线型。5)4种优势种种群总体和各级个体的空间分布格局均呈聚集分布。总体来看,马尾松种群为稳定型趋向衰退型,而石栎、苦槠和青冈种群为稳定增长型,群落会继续向针阔混交林方向演替,进而演替成为常绿阔叶林。
熊能金则新顾婧婧王小伟宋文静
关键词:优势种种群结构存活曲线次生林千岛湖
微波辅助萃取乌药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应用微波辅助萃取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对乌药(Lindera aggregata)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进行研究。与传统提取法相比,微波法不仅节省时间而且提取效率高,是一种快速、高效、节能的新型提取工艺。用微波法从乌药中提取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甲醇提取液、辐射时间5 min、料液比1∶40。以此工艺对同一居群乌药不同营养器官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用微波萃取法提取并测定,以芦丁为标准品作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同一居群乌药各营养器官均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其中,乌药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最高,其次是枝,再次是须根、茎、主根、块根。
王小伟金则新李建辉
关键词:乌药黄酮类化合物微波辅助萃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