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专利
  • 2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锻炼
  • 2篇血栓
  • 2篇足下垂
  • 2篇闹钟
  • 2篇康复
  • 2篇康复器
  • 1篇对治
  • 1篇血栓形成
  • 1篇腰痛
  • 1篇腰痛患者
  • 1篇生物反馈
  • 1篇使用者
  • 1篇视觉模拟
  • 1篇视觉模拟评分
  • 1篇视觉模拟评分...
  • 1篇吞咽
  • 1篇吞咽障碍
  • 1篇能源
  • 1篇能源系统
  • 1篇评分

机构

  • 5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5篇毛菲
  • 4篇邓景元
  • 3篇彭宇
  • 3篇吴琼
  • 3篇范春阳
  • 2篇崔延超
  • 1篇尚翠侠
  • 1篇王忠华
  • 1篇李峰
  • 1篇李娜
  • 1篇胡晓红
  • 1篇彭宇
  • 1篇陈娜

传媒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临床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选择性功能动作评估在颈、腰痛患者中的应用及对治疗效果的评价
2024年
目的通过选择性功能动作评估(SFMA)方法精准评估颈、腰痛患者造成疼痛的主要功能障碍情况,为进一步个性化精准康复治疗提供指导和建议,并评价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6月至12月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门诊的30例颈、腰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进行SFMA精准评估,并实施相同频次和治疗周期的针对性治疗,评价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主动呼吸模式。结果治疗后,显效11例(36.67%),有效18例(60.00%),无效1例(3.33%),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29/30)。治疗前的VAS评分为(4.47±1.04)分,治疗2周后的VAS评分为(2.03±1.29)分。治疗前、后的VA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371,P<0.001);随访1个月后的VAS评分为(1.50±1.30)分,与治疗2周后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85,P=0.118)。治疗前,15例为胸腹联动呼吸模式,15例为胸式呼吸模式;治疗后,30例为胸腹联动呼吸模式,0例为胸式呼吸模式。治疗前、后的呼吸模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7.422,P<0.001)。结论应用SFMA对颈、腰痛患者的治疗有指导意义,可有效减轻颈、腰痛,且治疗效果维持时间长,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李峰李嘉琪曹露露成浩靳思瑶毛菲陈娜李娜
关键词:颈痛腰痛视觉模拟评分法
一种多功能防血栓足下垂锻炼康复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防血栓足下垂锻炼康复器,包括底板、固定座、电机、第一转轴、齿轮、升降板、齿条、计数器、定时闹钟、固定轴、转动板、滑轨、靠板、第一电动推杆、固定罩、步进电机、第二转轴、凸轮、限位块、软垫、绑带、振动器...
邓景元崔延超彭宇吴琼毛菲范春阳
文献传递
一种轮椅辅助驱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轮椅辅助驱动装置,包括装夹机构、驱动机构、能源系统;驱动机构包括动力源和摩擦轮;动力源能够驱动摩擦轮转动;摩擦轮用于与轮椅的车轮接触,通过摩擦力给车轮提供驱动力。本实用新型采用成熟工业器件,价格低廉,可...
彭宇袁子文邓景元尚翠侠毛菲郭静
文献传递
综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7
2013年
目的观察综合疗法即针刺、高压氧(HBO)配合生物反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16例。综合治疗组采用针刺、HBO配合生物反馈治疗;生物反馈组采用生物反馈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吞咽训练治疗。3组均根据病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30d后采用饮水试验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30d后,3组的吞咽功能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综合治疗组、生物反馈组吞咽功能提高显著(P<0.05)。且综合治疗组疗效优于生物反馈治疗组(P<0.05)。结论针刺、HBO配合生物反馈的综合疗法,可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邓景元吴琼彭宇范春阳毛菲胡晓红王忠华
关键词:生物反馈脑卒中吞咽障碍
一种多功能防血栓足下垂锻炼康复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防血栓足下垂锻炼康复器,包括底板、固定座、电机、第一转轴、齿轮、升降板、齿条、计数器、定时闹钟、固定轴、转动板、滑轨、靠板、第一电动推杆、固定罩、步进电机、第二转轴、凸轮、限位块、软垫、绑带、振动器...
邓景元崔延超彭宇吴琼毛菲范春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