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军
- 作品数:2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PRVC模式和压力控制SIMV模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比较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PRVC)模式和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压力控制SIMV)模式对新生儿窘迫综合征(NRDS)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住我院及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50例患有RDS且需要呼吸支持的新生儿,随机分为SIMV(PSV+PCV)组和PRVC组,观察2组患儿年龄、性别、机械通气动脉血氧分压(Pa 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p H值,机械通气的气道峰压,氧合指数以及机械通气后相关并发症,比较上述指标之间的差异。结果:2组患儿胎龄,体重,机械通气的相关并发症如气胸、支气管肺发育不良,颅内出血,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通气后呼吸力学方面:机械通气的气道峰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气道压和氧合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气分析结果 p H,Pa O2,Pa CO2PRVC组均低于SIMV(PSV+PC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使用PRVC模式机械通气时气道峰压低于使用压力控制SIMV模式,且改善氧合的作用优于容控SIMV模式,故PRVC模式较压力控制SIMV模式更为安全有效的一种通气模式。
- 杨军台晓燕
- 关键词: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
- 蚌埠地区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流行病学特征及其与季节关系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蚌埠市及其周边地区儿童肺炎支原体( MP)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与季节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1月-12月因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于我院门诊和住院部治疗的患者7677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性别、年龄、季节进行分组,分析各组MP感染的阳性率,以总结流行病学特征。结果本资料MP阳性人数为2591例,阳性率为33.75%,按照性别分,男性儿童的MP感染阳性人数为1572例,阳性率为32.9%,女性儿童MP感染阳性人数为1019例,阳性率为35.15%。按照年龄组分,3~6岁和6~12岁的MP阳性率最高,分别为43.83%和44.46%。<1岁的感染率最低,为12.15%。从季节来看,12月~2月和3~5月的感染率最高,分别为40.57和41.45,6~8月份最低,为20.97%。结论 MP感染已成为儿童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之一,女孩比男孩易感,且有低龄化趋势。本地区呈现除夏季外各季节的感染率均较高的流行病学特征。
- 台晓燕杨军
-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肺炎支原体流行病学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