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晓旭

作品数:2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烟台大学体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篇动物
  • 1篇动物实验
  • 1篇游泳
  • 1篇游泳训练
  • 1篇针灸
  • 1篇针灸疗法
  • 1篇纹状体
  • 1篇灸疗
  • 1篇灸疗法
  • 1篇CAMP
  • 1篇大鼠纹状体

机构

  • 2篇烟台大学
  • 1篇山西财经大学
  • 1篇中北大学

作者

  • 2篇张安民
  • 2篇李晓旭
  • 1篇胡淑萍
  • 1篇于芳

传媒

  • 1篇体育科学
  • 1篇上海针灸杂志

年份

  • 2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不同方式游泳训练对大鼠纹状体cAMP浓度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观察持续游泳训练和间歇性负重游泳训练后大鼠纹状体cAMP浓度变化。方法:雄性SD大鼠5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持续训练组、间歇训练组。建立大鼠持续游泳和间歇性负重游泳训练模型,采用大鼠环磷酸腺苷cAMPELISA法,观察大鼠纹状体cAMP浓度变化,并对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训练后,除间歇组0.5hcAMP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外(P<0.01),不同训练组各时刻大鼠纹状体cAMP浓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持续训练后,大鼠纹状体cAMP浓度逐步升高,至0.5h时达到最高值,其后逐渐下降,至4h时仍高于对照组水平,其浓度变化曲线呈先升后降特征;间歇训练后,大鼠纹状体cAMP浓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之后0.5h时急剧下降。1h时cAMP浓度值达到最高值;2h时cAMP浓度较1h时显著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水平;4h时其浓度又有所升高,整个浓度变化曲线呈锯齿形。结论:cAMP信号系统密切参与纹状体训练调节过程;持续游泳训练后纹状体cAMP浓度变化呈先升后降特征;间歇性负重游泳训练后纹状体cAMP浓度变化呈反复升降特征。
张安民张青元于芳胡淑萍李晓旭
关键词:纹状体CAMP游泳动物实验
针灸提高运动能力的研究进展与分析被引量:6
2010年
竞技运动中,如何有效消除运动性疲劳并提高机体运动能力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运用中医理论,从整体观点出发对人体机能代谢进行调节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当前以中药防治运动性疲劳的研究居多。随着研究的深入,传统针灸疗法也被纳入视野。因其操作方便,成本低廉,疗效较好而开始受到学术界更多的关注。
张安民张青元李晓旭
关键词:针灸疗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