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日
星期日
|
欢迎来到青海省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巧梅
作品数:
3
被引量:1
H指数:1
供职机构:
湘潭大学化工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化学工程
理学
一般工业技术
金属学及工艺
更多>>
合作作者
许友
湖南理工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余红霞
湖南理工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罗北平
湖南理工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武鹄
湖南理工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黄锋
湘潭大学化工学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3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1篇
化学工程
1篇
金属学及工艺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理学
主题
3篇
电沉积
2篇
等离子体
2篇
微观结构
1篇
电沉积制备
1篇
电流
1篇
电流密度
1篇
金刚石薄膜
1篇
类金刚石
1篇
类金刚石薄膜
1篇
极间距
1篇
合金箔
1篇
复合电沉积
1篇
NI
1篇
MO
1篇
表面形貌
机构
3篇
湘潭大学
3篇
湖南理工学院
作者
3篇
罗北平
3篇
余红霞
3篇
许友
3篇
李巧梅
2篇
武鹄
1篇
黄锋
传媒
2篇
湖南理工学院...
1篇
电镀与涂饰
年份
1篇
2014
2篇
2013
共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复合电沉积Fe-Ni-Mo合金箔
2013年
在酸性硫酸盐.氯化物一柠檬酸盐复合镀液体系中电沉积Fe-Ni.Mo合金箔,探讨了电沉积的工艺条件及镀液组成对合金箔组成的影响规律,确定复合镀液组成为:硫酸镍120~180g/L,氯化镍40g/L,硫酸亚铁30-80gm,Mo粉10~30g/L,硼酸30g/L,柠檬酸钠100-150g/L,抗坏血酸15∥L,糖精3edL,表面活性剂1g/L,聚乙二醇2g/L,pH值为2.5.通过SEM、XRD和EDS的分析表明:合金箔表面平整光滑,结构致密,表面无明显孔洞和裂纹,随Mo含量增大,合金箔平整性下降,表面粗糙度也增大:合金箔为FeNi置换固溶体和面心立方晶体结构,钼是以微粒相进入FeNi固溶体;合金箔的织构主要为(111)、(200)晶面,合金箔介于晶态与非晶态之间的纳米晶合金.
黄勇
许友
李巧梅
余红霞
罗北平
关键词:
复合电沉积
表面形貌
微观结构
液相等离子体电沉积钛膜的工艺及微观结构的研究
2014年
在含有钛酸丁酯、乙醇及HCl的溶液中液相等离子体电沉积制取金属钛膜,研究了电流密度、电解液组成配比、HCl浓度和电极间距等参数对钛膜形貌及微观结构的影响,得到电解液组成最佳配比为钛酸丁酯:乙醇:HCl=25:74.5:0.5,最佳电流密度为700mA/mm2,最佳电极间距为10mm.SEM测试结果表明薄膜的表面形貌是平整光滑且具有金属光泽的膜层结构.
李巧梅
罗北平
许友
余红霞
武鹄
关键词:
微观结构
液相等离子体电沉积制备类金刚石薄膜
被引量:1
2013年
采用等离子体电沉积法在水-乙醇电解液中制备了类金刚石(DLC)薄膜,工艺条件为:乙醇和水的体积比4:1,KCl3g/L,电流密度500~800mA/cm2,电压1500V,时间4h。研究了电流密度和电极间距对DLC薄膜的显微硬度、厚度和表面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流密度和电极间距都对电极表面气泡区域厚度、均匀程度、稳定性及电极表面电荷密度有较大影响,适宜的电流密度和电极间距分别为600~700mA/cm2和6~10mm。采用较佳工艺制得的DLC膜表面平整均匀,为多晶结构,摩擦因数约为0.13。
李巧梅
罗北平
黄锋
许友
余红霞
武鹄
关键词:
类金刚石薄膜
电流密度
极间距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