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承娥
- 作品数:3 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济南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吲哚布芬对血小板聚集及血栓形成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0年
-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研究注射剂型吲哚布芬静脉给药后对血小板聚集及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每项实验用动物50只,分5组,每组10只,动物按体质量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吲哚布芬低、中、高剂量组及阿司匹林(ASA组)对照组,药后30min,分别检测由二磷酸腺苷(ADP)、花生四烯酸(AA)及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诱导的Wistar大鼠血小板1min、5min的聚集率及最大聚集率;胶原-肾上腺素诱发的KM小鼠血栓性偏瘫甚至死亡的时间及电刺激Wistar大鼠颈动脉血栓形成的时间。结果大鼠血小板聚集实验显示,与NS组比较,吲哚布芬中、高剂量组和ASA组能抑制由ADP、AA及PAF诱导的大鼠血小板不同时间点的聚集(P<0.05或P<0.01),与ASA组比较,在ADP及AA诱导的实验中,吲哚布芬高剂量组对血小板1min、5min聚集率的抑制作用有统计学差异(P<0.05);胶原-肾上腺素诱导的小鼠肺栓塞实验显示,与NS组比较,吲哚布芬中、高剂量组及ASA组小鼠存活时间明显延长(P<0.01或P<0.05),与ASA组比较,吲哚布芬高剂量组的小鼠存活时间延长有统计学差异(P<0.05);电刺激大鼠颈动脉血栓形成实验显示,与NS组比较,吲哚布芬中、高剂量组和ASA组均能明显抑制血管栓塞时间(P<0.05或P<0.01),与ASA组比较,吲哚布芬抑制血管栓塞时间虽无统计学差异,但吲哚布芬高剂量组抑制血栓形成时间明显高于ASA组。结论吲哚布芬具有显著的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作用,且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吲哚布芬抑制血小板聚集及血栓形成作用优于ASA。
- 张成梅尹志圣武传涛纪建波于学慧张承娥刘兆平
- 关键词:吲哚布芬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
- 雌激素研究中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应注意的问题
- 目的:本实验旨在将大鼠卵巢摘除,造成雌激素缺乏动物模型,以进行相关疾病的动物实验研究。
方法:清洁级雌性Wistar大鼠30只,周龄5~6wk,将大鼠用3%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麻醉,在躯干下1/3处,距脊柱1-2...
- 张成梅张承娥于学慧武传涛尹志圣
- 关键词:动物模型卵巢摘除阴道涂片间情期雌激素
- 参芪扶正粉针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测参芪扶正粉针静脉给药对动物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其免疫调节作用。方法每项检测用KM小鼠50只,雌雄各半,按体质量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为阴性对照组、参芪扶正粉针低剂量(20mg/10g)组、中剂量(40mg/10g)组、高剂量(80mg/10g)组及参芪扶正注射液组(0.8mL/10g)。连续静脉给药7d后,分别检测小鼠脏器指数、溶血空斑数、血清溶血素水平、迟发型变态反应、T淋巴细胞转化增殖、碳廓清指数及NK细胞活性等免疫指标。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参芪扶正粉针40、80mg/10g组及参芪扶正注射液0.8mL/10g组小鼠的脏器指数、血清溶血素水平、溶血空斑数、迟发型变态反应、T淋巴细胞转化增殖、碳廓清指数及NK细胞活性指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而参芪扶正粉针20mg/10g组,仅碳廓清指数和NK细胞活性两项指标与阴性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扶正粉针能增强小鼠的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作用,能有效地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 张成梅张承娥辛青武传涛尹志圣于学慧刘兆平
- 关键词:小鼠免疫功能脏器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