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玉
- 作品数:66 被引量:216H指数:9
- 供职机构: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矿业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桂北摩天岭地区达亮和新村富铀矿床矿物学特征及对矿床成因的指示意义
- 2025年
- 为了进一步深化桂北摩天岭地区多阶段铀成矿机理,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电子探针等分析测试技术,对该区两个典型富铀矿床(达亮和新村矿床)不同成矿阶段的矿化蚀变特征、铀赋存状态和特征蚀变矿物(绿泥石、黄铁矿和沥青铀矿)地球化学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达亮矿床以铀-绿泥石(黄铁矿)型矿石为主,其中铀主要以沥青铀矿、钛铀矿以及少量次生铀矿物形式存在;新村矿床以铀-硅化型和铀-萤石型矿化为主,铀赋存状态较为简单,主要以独立铀矿物-沥青铀矿为主,另有少量铀石。电子探针分析结果显示,达亮矿床沥青铀矿含有较高含量的Pb和REEs,而新村矿床沥青铀矿则相对富W和Ca,达亮矿床成矿期黄铁矿相对贫As,这些特征指示两种类型铀矿化均形成于中低温环境,岩体或邻近地层可能为铀矿化形成提供了丰富的成矿物质。根据绿泥石经验温度计,估算出达亮矿床成矿温度为218~243℃,与前人通过测定成矿期流体包裹体得到的均一温度基本一致,属中低温条件;新村矿床成矿前绿泥石的形成温度为219~243℃,明显高于成矿期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绿泥石的形成机制包括溶蚀-结晶和溶蚀-迁移-结晶。
- 王勇剑王勇剑范洪海庞雅庆章健杨航吴玉
- 关键词:矿物组合沥青铀矿绿泥石
- 黔西南雄武地区铀矿化与有机流体的成因联系被引量:1
- 2024年
- 在黔西南地区,前人针对构造演化、油气流体、金矿床成矿流体和成矿模式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但铀矿床研究方面还十分薄弱,尤其针对有机流体与铀成矿的关系还未开展研究。本次研究在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对黔西南雄武地区大际山铀矿床及大梨树铀矿床中典型的矿石与蚀变围岩样品开展了显微岩相学、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电子探针、流体包裹体、激光拉曼、稳定同位素等方面研究。宏观上,铀矿体的中心部位往往呈黑色,矿体两侧呈灰色、灰褐色,矿体中心向两侧颜色逐渐变浅。镜下研究发现,铀矿物、黄铁矿等金属矿物与黑色的有机质紧密共生。激光拉曼分析指示,这些有机质经历的最高温度为185~237℃,等效镜质体反射率指示有机质处于高成熟‒过成熟阶段,具有焦沥青的特征。铀矿体外围蚀变带中饱含显示强浅蓝色荧光的轻质油,指示富烃类有机流体与成矿物质可能为同一来源,均为含铀有机流体演化而成。铀矿石中黑色有机质的^(13)C值与其赋矿碳酸盐岩表现出明显的异源特征,且与当地古油藏的C同位素具有相似性,指示焦沥青可能来源于深部侵位的古油藏。铀矿物微区年代学与有机质Re-Os年代学的研究结果在误差范围内基本一致,均为喜山期,进一步指示铀矿物和有机质是同时代地质作用的产物。黔西南雄武地区铀的沉淀应该与油气裂解‒分异作用相关,其铀矿成矿作用既不是以往认为的沉积成岩型,也不是沉积成岩叠加淋积‒热液改造型,而应该是构造作用下、深部渗出含铀富有机质成矿流体形成的渗出碳酸盐岩型铀矿床。成矿过程中,铀钼等多金属可能以微纳米超显微结构的形式随有机流体共同迁移,在温压条件变化的情况下,含矿的富烃类有机流体发生裂解‒分异作用,致使铀、黄铁矿等金属物质与重质组分(沥青)残留于破碎带�
- 邱林飞吴玉李子颖蒋宏徐伟韩文文解波郭建孙祥黎丕林邱锦鸿
- 阿尔金北缘岩石变形机制——来自X光组构分析的证据被引量:1
- 2016年
- 对阿尔金北缘地区变形蚀变花岗岩、花岗质糜棱岩、变形酸性火山岩和变形英安质凝灰岩中石英和绢云母2种矿物进行X光岩石组构分析,认为本区岩石变形比较明显,宏观面理近于东西向展布,绢云母变形较强,平行于面理定向排列;而石英以底面或近底面滑移为主,部分样品兼有柱面Ⅰ型滑移和柱面Ⅱ型滑移,反映本区岩石变形机制为中浅层次的脆-韧性变形(10~15km、250~350℃、0.25~0.40GPa)。通过岩石组构特征与宏观面理产状,推断本区韧性变形以右行运动为主,与板块碰撞在阿尔金北缘大平沟地区产生的韧性变形带特征一致。
- 何江涛陈柏林王永孟令通吴玉韩梅梅王斌
- 关键词:组构分析阿尔金北缘
- 一种陆相红层成因判别方法
- 本发明属于地质研究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陆相红层成因判别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1)宏观观察区域上红层的沉积特点;步骤(2)微观观察:是否存在有机质;步骤(3)地球化学分析:对泥岩样品进行微量元素含量测定,并对砂岩样品...
- 冀华丽李子颖秦明宽何中波钟军朱斌吴玉耿英英
- 阿尔金山北东东向构造带内枕状玄武岩的发现及其大地构造意义被引量:2
- 2015年
- 阿尔金山是青藏高原的北缘边界,控制了青藏高原北部乃至中国西部的大地构造-地貌格局。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在阿尔金山北东东向构造带中段发现了枕状玄武岩,这对研究和探讨阿尔金山乃至青藏高原北缘边界的形成及构造演化将提供重要线索。地球化学测试表明,枕状玄武岩表现为低Si O2、A12O3、P2O5和(Na2O+K2O),显示亚碱性玄武岩和安山岩/玄武岩之间的过渡类型,其中两个样品的Si含量较低,Fe、Ti含量较高(TFe O〉12%,Ti O2〉2%,TFe O/Mg O〉1.75),显示出具有Fe-Ti玄武岩特征。稀土元素含量(37.34×10–6~42.14×10–6)、稀土配分模式和微量元素比值,以及Ti/100-Zr-Y×3、Ti/100-Zr-Sr/2、Zr/4-2×Nb-Y图解均表明该枕状玄武岩具有正常大洋中脊玄武岩(N-MORB)的特征;而与典型正常洋中脊玄武岩相比,样品低度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Zr、Hf和Ti等高场强元素,在Th/Nb-Ce/Nb图中,所有样品落入弧后盆地玄武岩范围内,显示出弧后盆地构造环境。结合北东东向构造带内相关镁铁-超镁铁岩的特征,推测新发现的枕状玄武岩形成于远离海沟的弧后盆地内具有扩张脊的构造环境,其岩浆源区应为一个类似于N-MORB的亏损地幔。通过与阿尔金北缘东西向红柳沟—拉配泉构造带内出露枕状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相对比,显示出两者具有完全不同的岩浆源区和构造环境,但与柴北缘地区的早古生代蛇绿岩具有相似的构造环境及岩浆源区,推测阿尔金山北东东向构造带内的枕状玄武岩可能是柴北缘古生代蛇绿岩套的一部分,后遭受阿尔金断裂带左旋走滑运动的构造肢解与拖拽,最终残留在北东东向阿尔金构造带内。
- 吴玉陈正乐陈柏林王永孙岳张昊孟令通
- 关键词:枕状玄武岩弧后盆地
- 新疆若羌县砂梁西逆冲推覆构造特征及勘查找矿意义
- 2024年
- 青藏高原北缘阿尔金成矿带新发现了多处古生代的伟晶岩型锂铍矿床,其中以吐格曼、阿亚格、瓦石峡南锂铍矿床为代表,显示该成矿带具有良好的稀有金属找矿前景。近年来,在若羌县砂梁西铁矿区中也发现了伟晶岩型锂-铌钽矿化,含矿伟晶岩赋存于长城系巴什库尔干岩群和古生代花岗质岩体中,钻探显示其北带部分伟晶岩型矿体深部具有“无根”的特征。本文基于野外地质调查资料,在矿区发现一条第四纪低角度逆冲推覆构造,严格控制着含矿伟晶岩的深部空间展布特征。针对逆冲推覆断层中发育的擦痕,利用Faultkin软件进行了古应力方向的反演分析,确定逆冲推覆的最大主应力作用方向为NNW-SSE。综合分析区域资料,认为阿尔金造山带北缘第四纪逆冲推覆构造形成于青藏高原自南向北扩展期间,伴随着阿尔金走滑断裂的左旋走滑作用,在阿尔金北缘断裂附近出现了大规模的逆冲推覆。逆冲推覆构造的发现及其推覆方向的准确判定,下一步对该区分析含矿伟晶岩矿体的空间展布特征及其找矿工程部署提供了参考资料。
- 闵壮陈正乐王永王永霍海龙潘家永潘家永杜晓飞韩凤彬韩凤彬吴玉
- 关键词:逆冲推覆构造构造应力场第四纪阿尔金造山带
- 北阿尔金喀腊大湾地区4337高地北花岗闪长岩SHRIMP U-Pb定年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10
- 2015年
- 喀腊大湾位于北阿尔金中东段,为北东向阿尔金断裂与东西向阿尔金北缘断裂所夹持,区内遍布中酸性侵入岩。笔者选取喀腊大湾地区4337高地北花岗闪长岩岩体为研究对象来反演喀腊大湾地区构造演化。岩石地球化学数据表明,岩体为高钾钙碱性I型花岗岩,可能是下地壳中钾和高钾变质玄武岩在高压条件下部分熔融形成的。4337高地北花岗闪长岩岩体锆石SHRIMP U-Pb年龄为(494.4±5.5)Ma,表明其为晚寒武世岩浆活动的产物。结合岩体的地球化学、微量元素构造环境判别图解、年代学和区域地质背景的特征,判定其形成于与俯冲有关的活动陆缘(大陆弧)构造环境。同时,结合前人对喀腊大湾地区岩浆岩的研究,认为该区在早古生代发育一条活动陆缘(大陆弧)岩浆岩带,指示北阿尔金局限洋盆在晚寒武世—早中奥陶世向南俯冲在中阿尔金地块之下。通过对比北阿尔金东西段报道的中酸性侵入岩年龄数据,认为北阿尔金局限洋盆西段经历了更长时间的俯冲,整体呈东早西晚的剪刀状闭合。
- 孟令通陈柏林罗迪柯王永孙岳吴玉张昊王铜
- 关键词:锆石SHRIMPU-PB定年部分熔融活动大陆边缘
- 黔西南大际山铀多金属成矿远景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4
- 2020年
- 为了研究工作区主要成矿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在贵州省兴义市大际山地区开展了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对土壤中相关元素含量分布、单元素异常、综合异常特征、元素相关性、异常元素组合特征开展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区内U、Au、Mo、Hg、As的异常规模大,异常多分布在断裂构造破碎带、蚀变带、地表矿化带中,构造-蚀变-矿化-地化异常条件优越,具有良好的成矿潜力。结合元素地球化学剖面特征与矿化信息,揭示了研究区土壤地球化学异常展布特征与构造-蚀变-矿化的密切联系;依据综合异常和地质信息,圈定了3片U、Au、Mo找矿有利地段,分别为下银厂(U-Au-Mo)找矿有利区、扁口洞-大际山村(U-Au-Mo)找矿有利区、石岩脚(U-Au)找矿有利区。各片区构造发育,具有多期次活动特征,地表见有大量黄铁矿化、褐铁矿化、汞矿化、碳酸盐化、硅化等,各片区异常耦合程度高,强度大、浓集中心明显,呈带状或面状产出,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 徐伟蒋宏朱剑吴玉韩文文张永恒钟康惠王四利张辑
- 关键词:金矿土壤地球化学
-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下白垩统吐谷鲁群沉积特征及铀矿找矿方向
- 2024年
- 笔者等通过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乌尔禾—黄花沟地区的露头和钻孔岩芯、钻测井综合分析,结合镜下观察,对下白垩统吐谷鲁群主要岩石学特征、地层结构、沉积相类型及其展布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以砂岩型铀矿成矿理论为指导,从沉积学角度,探讨了研究区下白垩统吐谷鲁群有利成矿砂体的类型及分布情况。结果表明:(1)下白垩统吐谷鲁a亚群岩石类型主要为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吐谷鲁b、c和d亚群则以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为主;(2)下白垩统吐谷鲁群发育冲积扇、辫状河、三角洲和湖泊等4种沉积相类型,以德伦山为界,乌尔禾—夏子街一带发育远源弱流的浅水三角洲相,物源来自北西的雪米斯坦,而德伦山—黄花沟一带以发育高能量的辫状河沉积为主,物源应来自盆地北部;(3)下白垩统有利找矿层位为吐谷鲁a+b亚群的原生灰—灰绿色粗碎屑建造。乌尔禾—油砂山一带的三角洲平原亚相分支河道是重要的找矿方向;夏子街一带广泛发育的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和席状砂厚大砂体具备形成一定规模砂岩型铀矿的能力;黄花沟一带在吐谷鲁a+b时期发育宽广且具有较大规模的辫状河砂体是寻找层间氧化和潜水氧化的有利区域。
- 冀华丽何中波钟军钟军朱斌陈虹东前吴玉
- 关键词:沉积相砂岩型铀矿准噶尔盆地
- 阿尔金北缘脆-韧性剪切带内变形闪长岩的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北阿尔金早古生代构造演化的指示被引量:16
- 2016年
- 阿尔金北缘脆-韧性剪切带是北阿尔金地区一条重要的构造边界,对其形成时代及剪切特征进行深入的研究有利于加深对北阿尔金地区早古生代构造格局与构造演化的认识。本文在喀腊大湾地区发现了一套卷入该脆-韧性剪切带内的变形闪长岩,对其开展了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显微构造观察、地球化学及其年代学研究。野外观察该变形闪长岩发育片麻状面理及拉伸线理,线理的倾向为114°~137°,倾角为25°~43°;面理产状为走向98°~120°,倾向SW,倾角60°~75°,与脆-韧性剪切带延伸方向一致。显微构造观察显示变形闪长岩发育有云母鱼和S-C组构,并可见角闪石残斑被错断,显示出右行剪切的指向。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变形闪长岩的Si O2为57.59%~62.39%,全碱(Na2O+K2O)为4.79%~5.29%,具有较高的Mg O(3.10%~4.04%)、Mg#值(49.9~51.2),铝饱和指数(A/CNK)为0.81~0.89,属准铝质钙碱性岩石,具有I型花岗岩特征。样品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如Rb、Ba、K)、轻稀土(LREE)和活泼不相容元素(Th、U),而相对亏损重稀土(HREE)和高场强元素(Nb、Ta、Zr、Hf、Ti),具有弱的Eu负异常(δEu=0.75~0.84),与岛弧岩浆岩类似。岩石成因研究表明岩体应形成于与洋壳俯冲有关的活动大陆边缘岛弧环境,其岩浆应来源于俯冲板片流体交代地幔楔诱发的部分熔融,并在岩浆上升过程中混染了上地壳物质或/和在俯冲过程混入了俯冲沉积物。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分析,获得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478.1±2.1Ma(MSWD=0.27),代表了变形闪长岩的结晶年龄,这不仅表明北阿尔金洋在早奥陶世已处于俯冲消减阶段,而且限定了阿尔金北缘脆-韧性剪切带形成时代的下限。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和本项目组以往对变形闪长岩体东北侧出露的未变形似斑状二长花岗岩和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即阿北岩体,锆石SHRIMP U-Pb年龄为413±5Ma^427.3±5.7Ma)的研究,推测阿尔金北
- 吴玉陈正乐陈柏林王永孟令通何江涛韩梅梅王斌
- 关键词:锆石U-PB定年早古生代北阿尔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