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永祥
- 作品数:20 被引量:218H指数:11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行政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吉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 反腐败机构的模式比较及其启示被引量:6
- 2018年
- 成立监察委员会是应对腐败问题的一种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监察委员会的机构设置及其制度设计直接影响腐败治理的成效。反腐败机构有单一机构模式和多机构模式两种主要类型。保障反腐败机构的独立性、专业性、充分性和廉洁性是很多国家和地区反腐败的共同经验。借鉴有关国家和地区的反腐败机构模式,我国可以从增强监察委员会的相对独立性、提高监察委员会成员的专业化程度、赋予监察委员会充分的反腐败职权和健全针对监察委员会的全方位监督机制四个方面推动监察委员会制度不断完善。
- 吕永祥王立峰
- 关键词:反腐败机构
-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视角下制度治党的现实梗阻与发展进路被引量:12
- 2017年
- 对制度治党的现实梗阻及发展进路的研究是制度治党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以新制度主义政治学作为分析视角,能够弥补既有党建研究在分析视角选取和理论资源借鉴上的不足。从新制度主义政治学提出的由制度、制度相关人和环境构成的制度有效性的三维分析框架出发,可以发现制度治党的现实梗阻主要体现在党内制度体系不够严密与制度执行不力、制度相关人的制度意识薄弱和制度与环境的契合度不高三个方面。鉴于此,推进制度治党实践的深入发展,应当将提高党内制度体系的严密性和执行力、培育制度相关人的制度意识和改善制度与环境的契合度作为三条发展进路。
- 王立峰吕永祥
- 关键词:新制度主义政治学
- 健全问责机制:推进我国腐败治理现代化的有效路径被引量:4
- 2017年
- 目前学术界对腐败成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从问责机制这一中观层面探究腐败的成因有助于避免宏观解释要素概念复杂与结论自相矛盾的局限,通过将多个相关微观解释要素结合起来提升腐败成因解释的解释力。从问责机制的角度检视我国腐败治理的现状可以发现,人大机关的问责主体地位缺乏切实的保障、问责形式单一和忽视问责机制的预防腐败功能等因素是目前我国腐败治理面临困境的重要原因。鉴于此,应当将重视人大机关和公民的问责主体地位、调动多种问责形式在腐败治理中的作用和发挥问责机制的预防腐败功能作为深入推进我国腐败治理现代化的有效路径。
- 吕永祥王立峰
- 关键词:腐败腐败治理
- 《钦定台规》对国家监察立法的启示被引量:1
- 2018年
- 《钦定台规》作为古代监察法律的集大成者,对提升国家监察立法关于各监察要素的法律规定的完备性具有历史借鉴价值。对《钦定台规》进行法律文本分析可以发现,其监察要素体系呈现为复合多层次的监察主体网络、"谏君"与"察臣"并行不悖、"对事监察"与"对人监察"分工协调、"对事监察权"与"对人监察权"刚柔相济和多元灵活与相互配合的监察方式五个方面。鉴于此,完善国家监察立法应当从构建全面系统的监察要素体系入手,健全自上而下的监察主体网络,塑造复合多层次的监察对象格局,赋予监察委员会多样化的监察方式。
- 吕永祥王立峰
- 关键词:监察法
- 亚里士多德视域下的中产阶级稳定思想
- 2014年
- 亚里士多德是最早研究社会阶级结构与政治稳定之间关系的伟大思想家之一,他根据人们所拥有财产的多寡,将城邦社会中的阶级划分为:极贫者、中产阶级和极富者三个部分。亚里士多德认为极贫者和极富者所持的正义观都是偏颇的,由他们执政的平民政体和寡头政体都倾向于采取掠夺对方的极端化政策,引发阶级对立。因此会接威胁到城邦的政治稳定。而中产阶级的经济地位和阶级使他们更有助于维护政治稳定,因此,他认为中产阶级具有一种政治稳定功能。
- 吕永祥
- 关键词:中产阶级政治稳定经济地位
- 权力监督视角下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实践需要与现实意义被引量:25
- 2017年
- 目前对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研究以政策和文本解读为主,从权力监督视角出发对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实践需要与现实意义进行学理阐释具有重要的价值。权力监督视角下的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改变了监督权的配置模式,其目标是完善权力监督体制。现行纪检监察体制面临的权力监督困境呼唤进行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国家监察体制改革通过建立集中统一的监察体系、扩大监察范围、丰富监察手段等途径,产生了提高监督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保障人大机关的监督权的权威性、整合反腐败力量和实现监督客体的全面覆盖等现实意义。
- 王立峰吕永祥
- 关键词:权力监督
- 制度治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有效路径被引量:12
- 2018年
- 制度治党是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重大理论创新,亟待从理论上加以研究和回应。全面从严治党是一项系统工程,其深入推进需要借助于具体的推进路径。明确制度治党与全面从严治党之间的内在关联,分析制度治党指引全面从严治党的发展进路与破除全面从严治党的现实障碍的重大作用,是将制度治党确立为全面从严治党的推进路径的重要依据。
- 王立峰吕永祥
- 关键词:腐败治理思想建党
- 纪委与监察委员会合署办公的理论内涵、现实意义与优化路径被引量:23
- 2017年
- 对权力的监督与制约一直是执政党建设的核心问题之一。强化对权力的监督与制约,既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关键所在,也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更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就是对权力的监督。全面从严治党,最终是要探索出一条党长期执政条件下实现自我监督的有效途径。《纪委与监察委员会合署办公的理论内涵、现实意义与优化路径》一文指出,纪委与监察委员会合署办公是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从权力监督视角出发,纪委与监察委员会合署办公的理论内涵体现为两者在监督主体、监督对象、监督内容和监督手段四个方面的分工与融合。纪委与监察委员会合署办公具有加强和改善党对反腐败工作的领导、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权力监督体系的主体结构与内容结构、提升我国治理腐败的有效性和合法性等现实意义。《公私之辨:权力监督目的的生态学分析》一文指出,立足生态学的视角,监督主体的私利有其必然性与合理性,但持续膨胀的私利则会掣肘权力监督的应有效能,引发权力与权利的互抑与失衡,加剧监督生态的退化。为此,权力监督应当追求监督目的的公益化,实现监督双方的共生互利,进而统领和规范多样性的监督诉求,确保监督生态的整体性、平衡性和持续优化。《权力规制:政治秩序场域中利益集团的消极行为》一文指出,对利益集团消极行为的规制,中国应着眼于政府自主性、执政党自身建设和公民个体的政治理性来增强政治实体的防范能力,着眼于严格执行政治制度、增加政治制度供给和营造政治生态来发挥政治规则的效力,着眼于强化政治权威、掌控政治资源和彰显法治来提高政治控制的水平。三篇文章皆有真知灼见,期望通
- 王立峰吕永祥
- 关键词:合署办公纪委
- 党内问责机制: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有效路径被引量:21
- 2017年
-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全面从严治党推进路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党的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制度治党与思想建党相结合等宏观层面,以及明确责任主体和责任内容这一微观层面,而中观视角的研究相对薄弱。以党内问责机制这一中观视角为切入点,既适应了宏观层面上制度治党的要求,又能够将责任主体和责任内容等各微观要素有机整合进问责机制之中。党内问责机制的建立与发展契合了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要求,充分发挥党内问责机制的作用可以破除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过程中遇到的党内制度失范和权力腐败等障碍。党内问责机制可以成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一条有效路径。
- 王立峰吕永祥
- 当前党内问责制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解决路径--基于问责要素的系统分析被引量:21
- 2017年
- 目前学术界对党内问责制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解决路径的研究主要从问责要素分析的角度展开,基于这些研究需要进一步采取系统分析方法,以《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为分析对象,建立"问责主体—问责对象—问责情形—问责程序—问责结果"五维分析框架。从该分析框架可以看出,当前党内问责制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体现在问责主体格局比较单一、党组织作为问责对象较为鲜见、问责情形设置不够均衡、问责程序缺乏可操作性和约束力、被问责官员无序复出削弱问责结果的公信力五个方面。鉴于此,完善党内问责制应当将健全问责主体格局、对失职失责的党组织进行集体问责、设置均衡的问责情形、提高问责程序的可操作性与约束力和健全被问责官员复出机制作为五条具体路径。
- 吕永祥王立峰
- 关键词:党内问责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