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向伟

作品数:5 被引量:26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篇土地利用
  • 3篇土地利用变化
  • 3篇土壤
  • 3篇黄土
  • 3篇黄土塬
  • 3篇黄土塬区
  • 2篇水分
  • 2篇土壤水
  • 2篇土壤水分
  • 2篇剖面
  • 2篇污染
  • 2篇硝态氮
  • 2篇黄土高原
  • 1篇地下水
  • 1篇地下水污染
  • 1篇有机污染
  • 1篇有机污染物
  • 1篇运移
  • 1篇植被
  • 1篇植被类型

机构

  • 5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5篇向伟
  • 4篇李志
  • 4篇林雪青
  • 2篇张志强
  • 2篇李晨曦
  • 1篇李文斌
  • 1篇杨淑英
  • 1篇孟昭福
  • 1篇杨亚莉
  • 1篇崔晓波
  • 1篇李京京
  • 1篇吴琼
  • 1篇任文理
  • 1篇狄鑫
  • 1篇林国伟

传媒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黄土高原白草塬土壤水分特征及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对黄土高原白草塬土壤水分特征及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进行分析,为该区水资源管理和生态建设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方法]测定并分析白草塬6种利用方式下0—10m的土壤水分,并基于土壤储水量、水分亏缺量及干燥化指数等指标评价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结果]6种土地利用方式0—10m平均含水量表现为:农地>荒草地>苜蓿地>杏林地>杏林柠条间作地>杏林苜蓿间作地。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水分的影响深度不同,苜蓿地与荒草地的影响集中在0—5m,而包含杏树的利用方式对土壤水分的影响向深层推进甚至可贯穿整个剖面。0—5m除农地外皆有重度土壤干燥化现象;5—10m包含杏树的利用方式干燥化程度较农地、荒草地和苜蓿地严重。[结论]农地转变为包含杏树的利用方式后对土壤深层水分有显著的影响,造成土壤水分储水量减少和干燥化现象严重。
林国伟李志李晨曦向伟林雪青
关键词:土壤水分土地利用变化黄土塬区
黄土高塬沟壑区不同坡位和植被下的土壤硝态氮特征研究被引量:8
2017年
地形和植被会改变水分在土壤中的运移,进而影响土壤中硝态氮(NO_3^--N)的分布,并可能导致对水体污染的差异.在黄土高塬沟壑区黑河流域选取3个样点,采集刺槐林和草地在不同坡位(上、中和下坡位)的6 m深土样,分析了坡位和植被对NO_3^--N迁移的影响,并初步评估了其对地表水及地下水污染的潜在风险.不同坡位及植被条件下,土壤中硝态氮均没有出现累积,在表层土壤达到最大值后逐渐减小.2种植被下NO_3^--N达到稳定时的深度约为200 cm,稳定浓度均为下坡位>上坡位>中坡位,但在同一坡位的稳定浓度均有草地高于刺槐林的特点,说明坡位及植被覆盖类型均会影响NO_3^--N在土壤中的分布.整个流域地表水NO-3含量枯水期及汛期分别为(6.90±2.10)mg·L^(-1)和(5.84±2.86)mg·L^(-1),而坡地表层土壤(0~20 cm)中可移动态NO_3^-为(29.55±6.59)mg·L^(-1),明显大于地表水中的浓度,很有可能随径流流失造成地表水氮素污染.地下水枯水期和汛期的NO_3^-含量分别为(24.61±23.72)mg·L^(-1)和(15.70±10.78)mg·L^(-1),而坡地深层土壤(>200 cm)中NO-3为(0.78±0.16)mg·L^(-1),由于浓度较低,对地下水造成污染的可能性较小.
林雪青李志向伟李晨曦李京京
关键词:植被类型黄土坡地硝态氮
黄土塬区土地利用变化对深剖面土壤水分的影响被引量:5
2016年
在长武塬区的6个地点分别采集农地、10年果园和20年果园10 m深剖面的土样,通过测定和分析不同样地的土壤水分,定量揭示其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农地和10年果园土壤水分具有相似的垂向分布,随深度增加土壤水分含量增大,而20年果园随深度增加呈减小趋势,但6 m以下3种样地土壤水分随深度增加基本不发生变化;农地、10年和20年果园在0-6 m、6-10 m和0-10 m土层平均土壤水分含量分别为17.8%、17.5%和15.8%,20.4%、20.6%和14.8%,18.8%、18.7%和15.4%,与农地相比,20年果园0-6m、6-10m和0-10 m土层减少的土壤水分分别占农地的11%、27%和18%;农地6-10 m土壤储水量为1 063 mm,而转化为果园后随果龄增大而减小,其中10年果园无明显差异,但20年果园减少了291 mm,在该土层形成稳定的低湿层。20年果园6 m以下稳定的低湿层可能减少水分的深层渗漏进而降低地下水补给量,伴随着大面积的农地转化为人工林草,可能会对区域水循环造成影响。
向伟林雪青张志强李志
关键词:土壤水分土地利用变化黄土高原
改性塿土对土壤有机污染物苯酚运移的阻滞模拟被引量:5
2015年
为了防止和控制污染物在土壤中纵向迁移,保护地下水免受污染。该研究通过饱水土柱运移试验,用非反应性离子Cl-探求土柱参数弥散系数,并运用平均孔隙水流速和弥散系数求算反应性溶质苯酚的运移参数阻滞系数,探究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etyltrimethylammonium bromide,CTMAB)改性土和原土对苯酚运移的阻滞效应,以及改性比例、pH值、离子强度等因素对苯酚在土柱中运移的影响。结果表明:以 CTMAB 改性黏化层塿土,显著增强了土壤对苯酚运移的阻滞能力。改性土对苯酚运移的阻滞能力随着改性比例的增加而增强,苯酚在100%改性土中运移的阻滞系数值是在原土中的26.06倍;pH值在6.0~8.0变化时,对苯酚在改性土中运移的阻滞作用影响不大;当离子强度在0.001~0.1 mol/L范围内,随着离子强度的增加,原土和改性土对苯酚运移的阻滞能力均减弱,原土对苯酚的阻滞系数由0.56降至0.37,100%改性土由17.57降至8.71。以100%改性比例制备的改性土在中性环境,离子强度为0.001 mol/L环境中对苯酚的阻滞效果最好。
狄鑫孟昭福杨淑英崔晓波向伟任文理杨亚莉李文斌吴琼
关键词:污染苯酚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运移离子强度
黄土塬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硝态氮累积和淋溶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为了分析黄土塬区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中NO3^--N迁移规律的影响,在陕西长武黄土塬区沿东西方向设置6个样地,每个样地内均选择耕地、由耕地转变来的果龄10a和20a左右的苹果园(下称耕地、10a果园和20a果园)3种土地利用方式采集土壤样品,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对NO3^--N迁移的影响,并初步评估其对地下水污染的潜在风险.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中NO^--N均出现累积现象,达到累积峰时的土层深度表现为果园〉耕地,NO3^--N最大累积量表现为20a果园〉10a果园〉耕地.耕地、10a果园和20a果园土壤w(NO3^--N)平均稳定深度分别为300、400和500cm,平均稳定值分别为2.4、2.5和2.6mg/kg.地下水中ρ(NO3^--)为15.3mg/L,而3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中ρ(可移动态NO3^--)分别为14.2、26.2和26.3mg/L,可见,与耕地相比,果园土壤中NO3^--N淋溶至地下水的风险更大.但由于土地利用变化导致的土壤水分运动和地下水补给存在差异,各土地利用方式对地下水中NO3^--N的贡献率尚需进一步量化.
林雪青向伟李志张志强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硝态氮淋溶地下水污染黄土塬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