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炀
- 作品数:15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希浦系统起搏生理性心脏同步化治疗被引量:3
- 2020年
- 传统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即双心室起搏(BVP)通过经冠状静脉窦(CS)心外膜单点或多位点起搏,利用各种算法达到起搏与自身融合,实现部分宽QRS患者心脏电与机械再同步,改善临床预后;但对于自身窄QRS波,则无法保持其同步性。目前已开展的希浦系统起搏(HPCSP)主要包括希氏束起搏(HBP)和左束支起搏(LBBP)最具生理性。对自身窄QRS波患者,HBP可维持心室电和机械同步性;对典型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HBP可纠正其传导,恢复心室电和机械同步性,但多数患者起搏电极无法真正跨越阻滞位点,起搏阈值高及不稳定,存在安全隐患,成功率较低。近年来LBBP技术通过直接夺获左束支,维持或恢复左心室内同步性。因近端左束支传导系统是宽的网状结构,且起搏导线电极位于左心室间隔内膜下,往往可跨越传导阻滞位点,故左束支夺获阈值低且稳定,感知良好,并均伴有较好左心室同步性的左心室间隔起搏作为备份起搏。HPCSP也可通过与自身传导束融合,在单点HPCSP无法达到心脏完全同步化(如调整AV间期,消除左束支起搏的右束支阻滞图形),或双心室无法实现自身融合等患者(心房颤动,长PR间期和房室传导阻滞)中实现更好的心脏同步化。期待在植入技术的完善、专用器械改进及更多的循证医学之后,HPCSP在生理性心脏同步化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
- 叶炀吴圣杰陈学颖苏蓝傅国胜黄伟剑
- 关键词:双心室起搏
- 希浦系统起搏联合房室结消融改善心房颤动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
- 2023年
- 目的探讨希浦系统起搏联合房室结消融治疗对心房颤动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成功植入希浦系统起搏联合房室结消融治疗持续性房颤合并心力衰竭患者28例,评估希浦系统起搏植入前后生活质量及心功能的变化。结果与植入前相比,起搏器植入术后SF-36各维度评分(除躯体疼痛外)均明显升高(P<0.001),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评分明显下降(P<0.001),心超EF值升高(P<0.001),二尖瓣反流程度减轻(P<0.001)。28例患者中,有射血分数下降(HFrEF)患者10例,希浦系统起搏术后患者LVEF升高(P=0.003),LVEDD减小(P<0.001);射血分数保留(HFpEF)患者18例,希浦系统起搏术后患者LVEF升高(P=0.047)、LVEDD较术前无明显改善。结论对持续性房颤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希浦系统起搏可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心脏功能,这些临床益处在射血分数下降的心力衰竭患者中更为显著。
- 吕远叶炀傅国胜
- 关键词:生活质量SF-36量表
- 警惕年轻人猝死
- 2019年
- 我是一名心内科医生。回忆起两个月前,第一次看到那个外表阳光的大男孩,心中还是唏嘘不已。那个约好年后来做心脏磁共振的男孩子,再也不会来了……'失约'的生命短信两个多月前,医院心内科主任傅国胜收住了一位27岁的小伙子。他帅帅的,喜欢运动,只是偶尔胸闷气急……若只看外表,没有人能想得到这个年轻小伙子的心脏有问题。在向家属详细了解病情后,医疗团队非常慎重地为他预约了心脏磁共振和动态心电图评估。
- 叶炀
- 关键词:心脏磁共振除颤仪性猝死埋藏式年轻人
- 慢性右心室起搏患者升级为左束支区域起搏后生活质量分析
- 2024年
- 目的观察慢性长期右心室起搏患者升级为左束支区域起搏(LBBAP)后生活质量分析。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住院患者,入选患者为长期右心室起搏(起搏比例≥40%)因电池耗竭或心衰住院欲升级为左束支区域起搏,并在术后3个月、12个月进行随访观察,比较起搏器升级前,术后3个月、12个月生活质量变化及心脏功能参数,生活质量变化采用以下3个问卷分析:健康SF-36量表,三水平五维度健康量表(EQ-5D-3L)及明尼苏达心功能不全问卷(MLHFQ)。结果25例患者符合标准入组,最终23个成功升级为LBBAP,并全部在术后12个月内完成了随访,在SF-36量表中,经过多时间段统计分析,23例患者分别在生理功能(P<0.001)、生理职能(P<0.001)、一般健康状态(P<0.001)、精力(P=0.005)、社会功能(P=0.006)、精神健康(P=0.002)6大领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EQ-5D-3L总分(P=0.004)及MLHFQ评分(P<0.001)也比升级前有明显的提高,且治疗后12个月比治疗后3个月改善更明显,患者治疗前后脑利钠肽前体(ProBNP,P=0.004)、左室射血分数(LVEF,P<0.001)、左室收缩期容积(LVESV,P=0.001)比较也有显著改善。把23例患者进行分组,分析发现起搏介导心肌病(PICM)组患者(11/23),比非PICM组(12/23),生活质量改善更明显。结论长期右心室起搏患者升级为左束支区域起搏后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逆转心室重构,改善心脏功能,且PICM患者获益更显著。
- 韦玲玲叶炀盛夏傅国胜蒋晨阳
- 关键词:右心室起搏
- 心脏神经节消融对肺静脉内颤动的影响
- 背景:肺静脉是肺静脉的重要起源部位,环肺静脉电隔离术目前是房颤射频消融治疗的重要基石。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肺静脉内颤动在肺静脉隔离后可显著被抑制,提示肺静脉-左房连接处的消融可以终止肺静脉内的颤动,说明肺静脉内颤动与左心...
- 蒋汝红盛夏张祖文孙雅逊张培于路刘强叶炀陈世权蒋晨阳
- 关键词:射频消融
- 文献传递
- 一种皮下起搏器保护性固定加压带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皮下起搏器保护性固定加压带,包括横带,横带顶端的中部缝制有斜拉带,斜拉带的底端设置有调节机构,横带的两端固定安装有滑动带,滑动带的外侧滑动连接有软垫。本实用有益效果:通过斜拉带一侧滑槽内部滑块的滑动,...
- 魏惠燕叶炀胡宏鸯胡萌芽
- 心脏神经丛消融对隔离肺静脉内颤动样电位的影响
- 蒋汝红刘强盛夏孙雅逊于路张祖文陈世权叶炀蒋晨阳
- 左室四极导线初步应用体会
- <正>Quartet左室导线是目前在国外被广泛使用的一款新型的左室电极,文献报道该电极的应用能极大的降低左室电极膈神经刺激和高阈值的发生,本中心今年起在CRT-D的植入中初步应用了该电极,现将一些初步的体会汇报如下。病例...
- 盛夏蒋晨阳叶炀孙雅逊张培傅国胜
- 文献传递
- 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经导管左心耳ACP封堵术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0
- 2017年
- 目的评价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RT-3DTEE)在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经导管左心耳ACP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二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2DTEE)及RT-3DTEE测量入选患者左心耳口部及颈部直径,观察左心耳口部及颈部形态、小叶分布,并在2D-TEE及RT-3DTEE全程引导下行经导管左心耳ACP封堵术。结果15例患者全部手术成功。术中2D-TEE测量左心耳开口最大径为(20.5±2.9)mm,位于135°;颈部直径分别为45°(17.1±2.8)mm,90°(18.0±4.0)mm,135°(22.1±4.7)mm。RT-3DTEE观察:左心耳形态:单叶2例,多叶13例,其中双叶短颈2例;菜花型6例,风向标型2例,鸡翅型3例.仙人掌型2例,复合型2例。左心耳近端形态:靴型3例,宽口型2例,窄口型6例,直筒型2例,双叶短颈型2例。所有患者术后封堵器边缘均无明显残余漏。结论在经导管左心耳ACP封堵术中,RT-3DTEE在术前病例筛选及指导封堵器型号选择、术中全程实时引导、术后疗效评估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王蓓余婵赵博文蒋晨阳傅国胜朱俊叶炀郁聪熊莉
- 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超声心动描记术左心耳
- 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非瓣膜病房颤患者经导管左心耳ACP封堵术中的临床应用
- 目的评价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RT-3DTEE)在非瓣膜病房颤患者经导管左心耳ACP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6年1月~5月间行经导管左心耳ACP封堵术的非瓣膜病房颤患者15例,术中应用二维及RT-3D TEE...
- 王蓓余婵郁聪熊莉赵博文傅国胜蒋晨阳叶炀蒋汝红朱俊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