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建宇

作品数:6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科研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遥感
  • 3篇青藏
  • 3篇青藏高原
  • 2篇湖泊
  • 2篇冰冻圈
  • 1篇地下水
  • 1篇地下水勘查
  • 1篇地质
  • 1篇地质灾害
  • 1篇冻土
  • 1篇遥感调查
  • 1篇遥感动态监测
  • 1篇遥感监测
  • 1篇遥感研究
  • 1篇源区
  • 1篇湿地
  • 1篇气候
  • 1篇气候变化
  • 1篇青藏高原隆升
  • 1篇青藏高原西部

机构

  • 6篇中国国土资源...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6篇燕云鹏
  • 6篇刘刚
  • 6篇刘建宇
  • 2篇韩聪
  • 1篇李瑜
  • 1篇徐辉
  • 1篇邢宇
  • 1篇赵子贤
  • 1篇张博文

传媒

  • 3篇中国地质调查
  • 2篇国土资源遥感
  • 1篇测绘通报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青藏高原新型层控与褶皱湖泊的发现被引量:1
2017年
青藏高原是我国免受人类干扰的最大湖泊分布区,是进行湖泊研究的理想区域。利用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对可可西里地区的湖泊进行研究,发现了由地层和褶皱控制的新型湖泊,并通过对涟湖成因的剖析,提出了层控湖泊的概念。研究表明:可可西里的层控湖泊主要受古近系和新近系红层控制,软硬岩层的韵律变化使湖泊在形态、数量、规模和空间分布等方面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受地层出露宽度的限制,层控湖泊以小型和微型湖泊为主;褶皱湖泊也发育在古近系和新近系红层中,在青藏高原很可能属于首次发现;大部分层控湖泊的形成时代晚于中新世,与构造运动有关的沉积环境动荡变化,是其成群、成带发育的根源。
刘刚刘建宇燕云鹏
关键词: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西部湖泊与构造背景关系遥感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利用遥感技术对青藏高原腹地湖泊的大小、形态、数量和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发现大部分湖泊受张性断裂控制。湖泊的形态及空间分布具有非常强的规律性,且与GPS测量数据吻合,反映了区域应力场的现状。不同应力条件下,湖泊的形态和空间分布具有地域性,这种规律体现了各个区域构造背景的差异。青藏高原中部岩石圈物质向SE方向大规模逃逸是大量断陷湖泊形成的重要原因。湖泊分布规律是高原区域构造研究的一个窗口,对地下水的勘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刘刚燕云鹏刘建宇
关键词:青藏高原遥感湖泊地下水勘查
青藏高原西部地质灾害分布特征及背景分析被引量:12
2017年
青藏高原的快速隆起使其地质、地貌和气候发生了剧烈变化,导致崩塌、滑坡、泥石流、岩屑流和冰湖溃坝等地质灾害频发。利用遥感技术对青藏高原西部地质灾害的分布、形成条件进行了研究,对灾害形成的背景进行了探讨。崩塌、滑坡和泥石流主要发育于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及昆仑山的高山峡谷之中;冰湖一般分布于雪线附近;岩屑流发育在雪线之下基岩裸露区的陡坡上;融冻泥流则位于海拔更低的多年冻土和季节性冻土的过渡地带。高原内部的造山带为灾害提供了地形条件;冰川和大气降水为灾害提供了水源;冰川作用和频繁的融冻作用为灾害提供了物源。青藏高原的快速隆升是地质灾害发育的内因,高海拔高寒气候是灾害发育的外因。
刘刚燕云鹏刘建宇
关键词:青藏高原隆升遥感地质灾害
西北边境地区冰冻圈遥感调查与监测(2013—2015年)主要进展被引量:3
2017年
2013—2015年由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牵头开展了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西北边境地区国土资源遥感综合调查",我国西北边境高寒、高海拔地区的冰冻圈遥感调查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冰冻圈遥感调查的主要进展有:基于地形地貌、地温分布和坡度坡向特征等综合信息完成了藏北等地区的多年冻土范围调查;利用高分1号(GF-1)宽幅数据和Landsat数据,对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阿里西部地区近10 000 km^2的积雪覆盖情况进行了连续19个期次的动态监测;基于1999—2013年间的Landsat多期影像,对班公湖和斯潘古尔湖冷季6个月份的湖冰覆盖情况进行了动态调查。
燕云鹏刘刚李瑜刘建宇王怿飞张博文韩聪
关键词:冰冻圈遥感调查冻土湖冰
1975—2007年间三江源不同源区湿地变化特点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被引量:7
2015年
利用32年来三江源地区1975、2000和2007年三期湿地遥感监测数据,详细分析了1975—2007年间三江源不同源区湿地面积的变化特点;依托于全气象资料(包括平均气温、最低气温、最高气温、20-20时降水量以及平均日照时数数据),对30多年来各个源区的气象气候因子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采用分形分维方法,通过计算各个源区湿地景观分形分维值,定量分析了三江源不同源区的湿地资源分形结构特征。最后,采用传统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32年来三江源不同源区湿地面积、湿地资源镶嵌结构与气象因子所反映的各源区气候变化趋势的相关性综合剖析,总结了各源区湿地面积和湿地资源镶嵌结构随气候变化的响应规律。
燕云鹏徐辉邢宇刘刚刘建宇王怿飞
关键词:湿地气候气候变化
2013—2014年西藏阿里西部地区雪被覆盖遥感动态监测被引量:3
2016年
利用2013年1月—2014年12月Landsat ETM和OLI中等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开展了西藏阿里西部地区雪被覆盖遥感监测。通过统计计算,总结了2013—2014年监测区内雪被覆盖面积的变化特点;依托气温数据分析了雪被覆盖面积变化与气温升降间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每年雪被覆盖范围最大时间为2月立春节气前后10 d,覆盖百分比最大达到80.82%;而雪被覆盖范围最小时间为8月立秋节气前后10 d,覆盖百分比最小只有0.77%。从年度周期来看,雪被覆盖范围从最大到最小的变化经历了6~7个月,是个相对渐变的过程;雪被覆盖范围达到最小后将经历一个上下波动过程,历时4~5个月;雪被覆盖范围从上下波动到最大覆盖范围是相对骤变的过程,只经历了约1个月。
燕云鹏刘刚刘建宇韩聪赵子贤
关键词:冰冻圈遥感监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