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秀梅
- 作品数:5 被引量:41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电针对慢性痛大鼠痛感觉和情绪成分相关杏仁核内μ-阿片受体等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7
- 2016年
- 目的:观察电针对慢性神经痛负性情绪(NA)大鼠痛感觉和情绪成分相关杏仁核内μ-阿片受体(MOR)等蛋白表达变化的影响,探讨电针镇痛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麻醉电针组,每组8只。结扎大鼠左侧坐骨神经结合足底反复电刺激造成慢性神经痛NA模型。电针双侧"足三里"-"阳陵泉",每日1次,共7d。测量大鼠双侧足底热痛阈(缩足反应潜伏期,PWL),计算其差值(PWLD)及在条件控制箱停留时间;采用免疫荧光、免疫印迹技术检测中央杏仁核及右侧杏仁核内MOR、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CREB)、α-氨基羟甲基异噁唑丙酸受体亚单位GluR 1(GluA 1)、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和2(p-ERK 1/2)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PWLD显著增加(P<0.001),条件箱停留时间显著减少(P<0.001);电针7d后,电针组或麻醉电针组PWLD明显降低(P<0.05),电针组在条件箱停留时间显著增加(P<0.05),而麻醉电针组条件箱停留时间无明显变化(P>0.05),说明电针干预提高痛阈、减轻NA,麻醉电针组则抑制了电针改善NA的作用。此外,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杏仁核MOR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GluA 1、p-ERK 2、p-CREB蛋白表达显著降低(均P<0.05)。电针7d后,电针组该4个蛋白,麻醉电针组MOR、p-ERK 2及p-CREB蛋白表达均显著上调(P<0.001,P<0.01,P<0.05);与电针组比,麻醉电针组GluA 1表达明显降低(P<0.05),而MOR、pERK 2、p-CREB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复电针可明显改善慢性痛大鼠痛感觉成分和情感成分,其改善痛情感成分的效应可能与上调大鼠杏仁核GluA 1蛋白表达相关,而杏仁核内MOR、ERK 2、CREB参与痛的感觉和情感成分的作用有待进一步探讨。
- 闫娅霞冯秀梅王俊英端木程琳陈淑萍高永辉韩焱晶王双昆张建梁刘俊岭
- 关键词:慢性痛杏仁核Μ-阿片受体P-ERKP-CREB
- 电针累积镇痛与神经营养因子的关系研究
- 目的:探讨多次电针镇痛对脊髓部位神经营养因子的调节作用.
方法:7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慢性神经痛模型组,电针2天组,电针1周组和电针2周组.除对照组,其余各组均进行坐骨神经结扎,造成慢性...
- 王俊英陈淑萍高永辉张建梁冯秀梅刘俊岭
- 关键词:慢性神经痛电针疗法神经营养因子镇痛效果
- 文献传递
- 电针对神经痛和负性情绪大鼠杏仁核内痛感觉和情绪成分相关促皮质激素释放因子受体等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4年
- 目的:观察电针对慢性痛大鼠杏仁核内痛感觉和情绪相关促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受体等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镇痛的作用机制。方法:Wistar大鼠分为2批,第1批随机分为正常组、慢性压迫性损伤(chronic constrictive injury,CCI)模型组、CCI+电针组,第2批随机分为正常组、CCI+负性情绪(negative affection,NA)模型组、CCI+NA+电针组,每组6只。坐骨神经结扎术造成CCI神经痛模型,手持通电的针灸针反复刺激CCI大鼠足底造成动物NA模型。电针双侧"足三里"-"阳陵泉"穴,每日1次,共7d。测定大鼠双足底缩腿热反应潜伏期(PWL),计算健侧与患侧的差值(PWLD);用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杏仁核CRF受体亚型CRF-1R、CRF-2R,谷氨酸及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亚型NR 2A、NR 2B,γ-氨基丁酸(GABA)受体亚型GABAaR、GABAcR基因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CCI、CCI+NA模型组PWLD均显著增加(P<0.05);分别与两模型组比,电针7d后PWLD显著下降(P<0.05),镇痛效应明显。PCR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CCI模型组CRF-1R、CRF-2R、NR 2A、NR 2B基因表达量均显著增加(P<0.01,P<0.001),GABAaR及GABAcR基因表达变化不明显(P>0.05),而CCI+NA模型组6个指标基因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P<0.001,P<0.01);与CCI模型组比,CCI+电针组CRF-2R、NR2A、NR 2B基因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P<0.001);与CCI+NA模型组比,CCI+NA+电针组除NR2A外,其它基因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加(P<0.01)。结论:重复电针可减轻慢性痛和负性情绪大鼠的疼痛反应,其效应可能与其降低神经痛大鼠杏仁核CRF-2R、NR 2A、NR 2B基因表达,增加负性情绪大鼠杏仁核CRF-1R、CRF-2R、NR 2B、GABAaR、GABAcR基因的表达,进而影响疼痛的情绪和感觉成分有关。
- 冯秀梅陈淑萍王俊英闫娅霞王淑斌高永辉张建梁刘俊岭
- 关键词:神经痛负性情绪杏仁核
- 电针对慢性痛负性情绪大鼠杏仁核神经突触可塑性相关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9
- 2017年
- 目的:观察电针对慢性神经痛负性情绪大鼠杏仁核神经突触可塑性相关谷氨酸(Glu)和γ-氨基丁酸(GABA)等受体蛋白/基因表达变化的影响,探讨电针镇痛的作用机制。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麻醉电针组,每组14只(6只用于免疫荧光染色,8只用于基因检测)。结扎坐骨神经结合足底反复电刺激造成慢性神经痛负性情绪模型。电针双侧"足三里""阳陵泉",每日1次,共7d。测量大鼠双侧足底热缩足反应潜伏期(PWL),计算其差值(PWLD)及条件控制箱停留时间。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右侧杏仁核GABA受体亚型Aβ2、B 1,Glu 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亚型NR 1(NMDA-NR 1),突触后密度蛋白(PSD)-95,突触蛋白Piccolo等基因的表达;用免疫荧光法检测杏仁基底外侧核(BLA)代谢型Glu受体亚型1(mGluR 1)及GABAB 2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PWLD显著增加(P<0.001),条件控制箱停留时间显著减少(P<0.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3d和7d后,电针组和麻醉电针组PWLD显著降低(P<0.05),条件控制箱停留时间显著增加(P<0.05);与电针组比较,电针3d后,麻醉电针组大鼠在条件控制箱停留时间明显缩短(P<0.01),说明电针改善了痛反应和负性情绪。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杏仁核GABAAβ2、GABAB 1、PSD-95、Piccolo基因表达及BLA内GABAB 2阳性细胞数显著降低(P<0.05,P<0.001)。电针7d后,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上述5个分子以及杏仁核NMDA-NR 1基因表达水平及麻醉电针组除了Piccolo外的4个基因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P<0.001),电针组BLA内mGluR 1及GABAB 2阳性细胞数量显著增多(P<0.001);麻醉电针组Piccolo基因、mGluR 1及GABAB 2免疫阳性细胞数量显著低于电针组(P<0.001)。结论:重复电针可明显改善慢性痛大鼠感觉成分和情绪成分,其改善感觉成分的效应可能与上调大鼠杏仁核NMDA-NR 1、GABAAβ2、GABAB 1、PSD-95、Piccolo基因及mGluR 1、GABAB 2蛋白�
- 端木程琳冯秀梅闫娅霞王俊英高永辉乔丽娜陈淑萍张建梁刘俊岭
- 关键词:电针镇痛慢性神经痛杏仁核
- 不同频率电针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海马组织中GABA受体蛋白表达影响
- 目的:探讨不同频率电针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CCI)海马组织中GABAA、GABAB受体蛋白表达的影响.
方法:雄性健康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CCI模型组、2Hz电针组、2/15Hz电针组及1...
- 陈淑萍石宏阚宇王俊英高永辉冯秀梅张建梁刘俊岭
- 关键词:神经病理性疼痛电针频率蛋白表达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