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潮
- 作品数:13 被引量:79H指数:5
- 供职机构:惠州市气象局更多>>
- 发文基金:惠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 惠州市臭氧污染特征及其与气象条件关系研究被引量:24
- 2019年
- 利用广东省惠州市区2013-2016年逐日、逐时的环境和气象资料,研究了珠江三角洲(简称"珠三角")东侧惠州市臭氧污染特征及其与气象条件关系。结果表明:惠州市臭氧污染具有明显的月和季节变化特征,10月臭氧平均浓度最高,臭氧超标日和污染日主要出现在7-10月。惠州市臭氧浓度日变化呈单峰变化,06-08时最低,最大值出现在午后14-15时。臭氧浓度变化和气象条件关系密切,低浓度臭氧大多出现在气温较低、相对湿度和风速较大、云量较多伴有降水、日照时数较小的天气,臭氧浓度超标多出现在气温较高、相对湿度和风速较小、云量较少一般无降水、日照充足的天气。惠州市臭氧超标主要出现在地面和低空偏西风下,这可能与惠州市处于珠三角城市群下风向的区域污染输送有关。
- 李明华甘泉曹静张子凡沈瑾李文胜陈超李娇娇黄潮范绍佳
- 关键词:臭氧污染气象条件
- 珠三角地区前汛期强对流天气环境参数分析
- 姜帅曾丹丹黄潮
- “8·31”广东极端强降水过程边界层触发条件分析被引量:27
- 2018年
- 利用CFSR再分析资料、Micaps实况以及区域自动站等资料,对2018年8月30—31日广东惠州惠东-汕尾陆河附近出现的一次极端强降水过程进行边界层触发条件分析。结果表明:在具备华南暴雨发生发展必要条件的背景下,强盛西南季风脉冲,季风低压缓慢移动造成西南-偏南气流长时间维持;边界层中尺度能量锋和辐合区的演变激发了季风气流中不稳定能量释放,以及向西南开口的"U"型山谷和迎风坡产生的气流抬升辐合,暴雨雨团遇到莲花山主峰时发生移速减慢停滞,雨强加大,在沿山脉-高潭附近的低地峡谷一带形成明显的"列车效应",致使惠东高潭过程累积和24 h降水量均刷新历史记录。
- 陈芳丽李明华曾丹丹姜帅甘泉李娇娇黄潮
- 关键词:天气学极端强降水地形
- 1510号台风“莲花”水平结构的演变特征被引量:1
- 2017年
- 采用2015年7月2—10日欧洲中心(ECMWF)ERA-Interim每日4时次再分析资料、Micaps实况数据和FY2G红外云图数据,分析了1510号台风"莲花"水平结构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西南暖湿气流、"灿鸿"以及弱冷空气对"莲花"结构演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西南暖湿水汽的不断卷入增强了"莲花"的强度和台风云系的发展,使其形成紧实密集的螺旋云系和南侧的"尾巴"状云系,水汽辐合区以及能量锋的演变对台风结构的变化有一定的指示意义;"灿鸿"对西南暖湿水汽的截断使得强度较弱的"莲花"成为孤立、结构对称的气旋;弱干冷空气的卷入使得"莲花"近海加强,但由于前期华南地区气温下降,天气较凉爽,不利于大陆上空外围飑线云系的发展,随着"莲花"靠近并登陆汕尾沿海,其云系逐渐调整为"6"字型结构。
- 曾丹丹陈芳丽黄潮
- 关键词:天气学
- 住宅建筑加强防雷检测的必要性分析
- 2017年
- 通过对住宅建筑加强防雷检测的必要性的分析,得出防雷检测工作的重要性,提出了防雷检测的主要措施,防御雷击事件的发生。
- 李伟迪黄潮
- 关键词:住宅建筑防雷检测防雷技术
- 1510号台风“莲花”水平结构的演变特征
- 曾丹丹陈芳丽黄潮
- 基于ECMWF集合预报的一次大范围暴雨敏感因子分析被引量:1
- 2019年
- 以2015年5月20日广东省一次大范围暴雨过程为研究对象,利用ECMWF集合预报产品选出了预报好和差的成员,对比分析了环流形势场和物理量场的差异,找出了暴雨敏感因子。结果表明:集合预报能够较好地预报出该次大范围暴雨的环流形势场、降雨分布和量级特征,但对大雨以上量级的精确预报还有较大的误差,主要表现为大雨以上量级空报率最高以及暴雨以上量级漏报率最高。不同集合预报成员对降雨的形势场和大雨以上量级的预报有显著差异。相比暴雨预报能力较差的成员,优选成员对低层风场和低压的发展预报更接近实况,同时在风速、CAPE值、850hPa温度、850hPa和925hPa比湿等物理量场与实况更接近,是该次暴雨的敏感因子。
- 姜帅张亮李娇娇郭琳晶陈芳丽马泽义黄潮曾丹丹万齐林
- 关键词:暴雨
- 近49年来惠州市非汛期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分析
- 本文依据1967~2015年非汛期(10月到次年3月)惠州市气象观测站日照时数资料,运用M-K突变检验和线性趋势分析等指标分析了惠州市非汛期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967~2015年惠州市近49年来惠州市非汛期...
- 姜帅张子凡曾丹丹黄潮房兆励
- 关键词:日照时数非汛期
- 文献传递
- 珠三角地区前汛期强对流天气环境参数分析被引量:6
- 2019年
- 基于2016年3-6月前汛期强对流天气过程和高空探测资料,采用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对强对流天气发生前各物理量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水汽方面,广东省前汛期短时强降水对低层以及整层水汽有着更高的要求,雷暴大风和冰雹的中高层水汽较短时强降水显著减少42.4%和48.9%。层结稳定度方面,冰雹的SI指数和LI指数较短时强降水和雷暴大风显著增加135.8%、51.9%和62.8%、43.8%。能量方面,冰雹的CAPE值较短时强降水和雷暴大风显著增加39.6%和55.9%。雷暴大风的NCAPE值和DCAPE_(600)值比短时强降水显著增加15.5%和25.3%,冰雹的DCAPE_(600)值更高,比雷暴大风显著高15%。动力方面,冰雹的Wsr_( 0-6)指数和SRH较短时强降水和雷暴大风分别显著增加15.5%、34.7%和24.5%、55.5%,雷暴大风和冰雹的EHI值比短时强降水的高40.9%和138.0%。冰雹的Z_0和Z_(-20)较短时强降水显著下降4.3%和6.4%。
- 姜帅吕锟曾晓莹李娇娇黄潮马泽义曾丹丹
- 关键词:天气学强对流天气水汽条件冰雹
- 粤北暴雨中心的降水气候特征分析被引量:8
- 2020年
- 基于广东省1967—2018年气象观测站和2003—2018年自动监测站降水数据,统计分析了粤北暴雨中心的降水气候统计特征。结果表明:(1)粤北暴雨中心范围主要集中在清远南部-广州东北部-惠州北部,最大年平均降水量(2488.6mm)和强降水日数(12.3d)均出现在龙门的南昆山,特殊地形分布特征与粤北暴雨中心形成密切相关;(2)从化和增城降水年际变化呈较明显增多趋势,其余变化趋势不明显;中心区域内降水主要集中在汛期(4—9月),而前汛期(4—6月)降水量约占汛期的60%~70%;(3)降水月变化呈单峰型分布,峰值出现在5—6月;(4)降水日变化特征与降水性质密切相关,5—6月季风影响期间降水概率显著增加,夜雨和白天降水均明显;短时强降水出现概率集中在5—6月08:00、15:00和21:00前后。
- 陈芳丽李明华姜帅姜帅曾丹丹黄潮
- 关键词:气候学暴雨中心降水气候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