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鸿雁

作品数:1 被引量:33H指数:1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冬小麦
  • 1篇植株
  • 1篇水分
  • 1篇水分分布
  • 1篇作物
  • 1篇小麦
  • 1篇小麦植株
  • 1篇核磁
  • 1篇核磁共振
  • 1篇磁共振

机构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作者

  • 1篇牟红梅
  • 1篇杜光源
  • 1篇何建强
  • 1篇齐笑
  • 1篇刘梦达
  • 1篇马鸿雁

传媒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年份

  • 1篇2014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基于核磁共振技术检测小麦植株水分分布和变化规律被引量:33
2014年
为研究活体冬小麦植株水分的分布状况和连续变化过程,该研究利用核磁共振无损、非侵入的技术优势,分析了小麦各器官T2弛豫谱特征及其反映的代谢特性,分别推求出小麦叶片、茎秆和穗的信号幅值与被检测器官纯水含量以及鲜质量的回归函数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测量活体冬小麦植株各器官湿基含水率的检测方法。对活体植株各器官湿基含水率核磁共振检测方法的可靠性验证表明,由核磁共振法和烘干法测定的小麦叶片、茎秆和穗的湿基含水率均方根误差分别为:5.3%、3.5%、3.3%。然后将该检测方法用于监测同一株冬小麦各器官湿基含水率的长期变化和日变化过程,结果显示,乳熟期至成熟期,小麦各个器官的湿基含水率均逐渐减小,而叶片湿基含水率的日变化则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乳熟期叶片的湿基含水率由8:00逐渐减少,且在14:00-16:00达到最低值后开始恢复,于20:00恢复至当日初始水平。成熟期叶片湿基含水率由8:00逐渐减少,但在20:00不能恢复至日内的初始水平。由于这套基于核磁共振技术的小麦湿基含水率检测方法能够对同一植株进行活体无损连续监测,因此该研究的结果能够更直接更准确地揭示冬小麦植株体内水分的连续变化规律和植株衰老过程,从而为研究冬小麦健康生长耗水规律和制定合理的灌溉制度提供理论基础。
要世瑾杜光源牟红梅栾翔宇马鸿雁刘嘉男刘梦达齐笑何建强
关键词:作物水分核磁共振冬小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