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毅超

作品数:3 被引量:34H指数:3
供职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动物实验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胰岛
  • 2篇胰岛素
  • 2篇胰岛素抵抗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肌梗死模型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通路
  • 1篇血压
  • 1篇通路
  • 1篇模型构建
  • 1篇高血压
  • 1篇高脂
  • 1篇高脂诱导
  • 1篇梗死
  • 1篇NF-KB
  • 1篇NF-ΚB
  • 1篇NF-ΚB信...

机构

  • 3篇浙江中医药大...

作者

  • 3篇陈民利
  • 3篇马毅超
  • 2篇潘永明
  • 2篇杨涛涛
  • 1篇寿旗扬
  • 1篇奚赛飞
  • 1篇陈方明
  • 1篇方明笋
  • 1篇陈亮
  • 1篇肖颖

传媒

  • 3篇中国比较医学...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胰岛素抵抗动脉粥样硬化小型猪模型的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观察高脂诱导对藏猪糖脂代谢和粥样斑块形成的影响,探讨藏猪胰岛素抵抗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病症特点。方法取4~5月龄藏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4只饲喂普通饲料、AS模型组共8只饲喂高脂饲料,连续造模24周。检测造模前、造模后4、8、12、16、20、24周的空腹血糖、果糖胺、血脂、血清胰岛素含量测定和糖耐量试验,并计算动脉硬化指数(A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素敏感指数(HOMA—IS)。造模后24周,测定麻醉状态下动脉血压和左心室功能指标,并取主动脉进行大体观察和HE染色及油红“O”染色。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AS模型组从第16周开始空腹血糖显著升高(P〈0.05,P〈0.01),果糖胺从第4周起即发生显著升高(P〈0.01)血脂水平亦在造模第4~24周时升高显著(P〈0.01),AS模型组藏猪在第4—24周期间AI显著上升(P〈0.05,P〈0.01),造模第16~24周HOMA—IR亦显著升高(P〈0.05,P〈0.01),HOMA·IS则显著降低(P〈0.05)。第24周时,As模型组MBP和SBP显著升高(P〈0.05,P〈0.01),LVEDP、+dp/dtmax、-dp/dtmax较正常组均发生显著性改变(P〈0.05,P〈0.01),病理学观察显示模型组出现明显的脂质沉积和粥样硬化形成。结论藏猪高脂饲料诱导后能形成明显的动脉粥样硬化,并伴有高血压、高血脂、糖耐量异常等胰岛素抵抗症状,是研究的胰岛素抵抗动脉粥样硬化的理想的实验动物。
马毅超潘永明陈亮陈方明杨涛涛陈民利
关键词:藏猪胰岛素抵抗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高脂诱导
NF-κB信号通路与胰岛素抵抗被引量:7
2013年
NF-κB的信号通路与胰岛素抵抗发生发展的机制NF-κB的信号通路密切相关。NF-κB及其相关基因的异常表达在机体的不同部位会通过不同途径间接或直接的影响胰岛素信号的传导从而引发胰岛素抵抗的产生。本文通过阐述NF-κB信号通路分别在肝脏、骨骼肌及脂肪中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进一步说明NF-κB信号通路与胰岛素抵抗之间的关系。
马毅超陈民利
关键词:胰岛素抵抗NF-KB
大鼠心肌梗死模型构建和评价方法的改良被引量:19
2014年
目的优化和改良大鼠心肌梗死模型的构建和评价方法,提高模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方法取雄性SD大鼠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心肌梗死模型,在模型的构建过程中从麻醉、插气管、保温、手术操作、术后护理等环节进行优化和改进,并观察不同的麻醉方法和术后时间对心肌梗死程度的影响,用不同的染色方式进行心肌梗死模型的评价。结果对比大鼠心肌梗死模型构建过程中各组大鼠麻醉时间、术后恢复以及心肌梗死面积的结果,戊巴比妥钠是更合适的麻醉药;结扎手术后时间对模型心肌梗死范围无明显影响(P>0.05),但心肌缺血危险区面积随术后时间的延长明显减少(P<0.01);TTC与依文思蓝双重染色相对TTC染色能明显观察到心肌缺血危险区和梗死区范围。结论优化和改进后的大鼠心肌梗死模型,提高了动物福利,制备和评价方法更加客观准确。
杨涛涛肖颖奚赛飞马毅超方明笋寿旗扬潘永明陈民利
关键词:心肌梗死模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