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春生
- 作品数:14 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吉林省地质调查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矿业工程更多>>
- 集安市大石湖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被引量:2
- 2010年
- 大石湖多金属矿区处于鸭绿江裂谷边缘的辽东—吉南成矿带之中,其间分布着集安市前石岭铅锌矿点、集安市杨木林子铅锌矿点、集安市大关门砬子铅锌矿点、集安市望江楼铅锌矿点、集安市秋皮沟铜矿点等,具有相同的成矿地质环境,找矿标志明显,通过对铅锌等矿种成矿地质条件、成矿作用、成矿规律和控矿因素的全面总结研究和重新认识,建立区域成矿模式,并对区域成矿潜力进行评价。
- 黄日周朋富马春生武光肖永春薛剑波
- 关键词:多金属矿找矿标志成矿模式
- 吉林省吉黑造山带构造演化与成矿谱系被引量:2
- 2018年
- 吉林省吉黑造山带新元古代至中三叠世以古亚洲洋演化为特征,并可划分为形成与扩张期(新元古代—早寒武世)、聚敛期(中寒武世—晚志留世)、拉张期(末志留世—石炭纪)、闭合期(二叠纪—中三叠世)四个演化阶段。每个演化阶段都不同程度地发育有岩浆作用、沉积作用、变质作用及与之相关的成矿作用,以此为基础划分出23个矿床成矿系列,6个成矿系列组,进一步建立起吉黑造山带成矿谱系。
- 臧兴运赵华伟马晶马春生
- 关键词:古亚洲洋成矿系列成矿谱系
- 冰湖沟铜钼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被引量:2
- 2009年
- 冰湖沟铜钼多金属矿区与临江铜矿相邻,同处于鸭绿江裂谷边缘,其间分布着临江铜矿、惠山铜矿等矽卡岩型、斑岩型铜矿,具有相同的成矿地质环境,同是燕山期侵入岩,侵入到古生代地层,综合信息表明,该区具有较好的成矿潜力,有希望找到临江铜矿、惠山铜矿式多金属矿。
- 张辉李忠文马春生肖永春薛剑波汤湧
- 关键词:找矿潜力
- 扩边数据与载剪框在DGSS系统化探成图中的应用——以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成图为例
- 2018年
- 在利用DGSS系统进行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数据成图过程中,绘制单元素地球化学图(平面等值线图)时,由于布点等原因,图幅边部一般未能有效控制,往往造成图面完整性较差。利用扩边数据对图件进行扩边处理,配合由内图框制成的载剪框的使用,解决了利用原始数据绘制地球化学图不能完整充填图幅的问题,保证了地球化学图件的原始性、真实性与完整性。
- 马春生赵华伟臧兴运朱小锋
- 关键词:地球化学图
- 通化岗山岩体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 2018年
- 岗山岩体位于吉林通化大川一带,出露岩性为早白垩世碱长花岗岩。通过近几年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岗山岩体过渡相、边缘相中发现了铌钽矿化体;同时通过人工重砂及电子探针测试分析,确定了含铌钽的矿物为黑稀金矿,为选矿提供了依据。该区具有极好的铌钽等稀有稀土金属矿找矿前景。
- 朱小锋马春生
- 关键词:地质特征铌钽矿找矿前景
- 吉林省金英金矿的成因类型、找矿标志及预测模型
- 2015年
- 金英金矿位于浑江盆地与龙岗隆起的交汇处,成因类型为浅成低温热液型.中太古界三道沟岩组、古元古界珍珠门组、新元古界钓鱼台组是找矿的地层标志,北东向盆缘断裂F101、珍珠门组与钓鱼台组的层间滑动破碎带F100是构造标志,晚侏罗世花岗斑岩为岩浆岩标志.在此基础上提取出14个预测要素,根据每个预测要素的权重赋予不同数值从而建立起预测模型.通过马鞍岗等金英金矿区外围找矿实践验证,该预测模型对寻找金英式金矿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 李斌臧兴运陶传忠马春生马晶
- 关键词:找矿标志
- 集安正岔铅锌矿床成因讨论被引量:3
- 2018年
- 正岔铅锌矿床已发现铅锌矿体48条,大部分赋存于集安群荒岔沟组中,并随着地层的变形而变形,矿石类型为层控型铅锌矿,矿物组合以方铅矿、闪锌矿和黄铜矿为主。少部分铅锌矿体赋存于早白垩世花岗斑岩接触带上,矿石类型为矽卡岩型铅锌矿,矿物组合主要为方铅矿与闪锌矿。结合区域资料,认为本矿床主要形成于古元古代末沉积变质作用,并叠加早白垩世矽卡岩化成矿作用。
- 赵华伟臧兴运宋爽马春生
- 关键词:沉积变质矽卡岩化铅锌矿
- 夹皮沟金成矿带成矿模式讨论被引量:1
- 2020年
- 运用大型剪切带控矿理论,对夹皮沟成矿带成矿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夹皮沟成矿带具有多期次、多成因的成矿作用:矿源层(表壳岩)形成于中太古代至新太古代早中期(约3000~2600 Ma),第一次成矿作用为新太古代末(约2500 Ma),成矿机制为区域变质;第二次成矿作用为古元古代中晚期(约1900~1800 Ma),成矿机制为区域变质+岩浆作用;第三次成矿作用为晚三叠世至中侏罗世早期(约230~170 Ma),成矿机制为岩浆作用。中侏罗世末至晚侏罗世初(约170~150 Ma)的差异性断块升降,是造成同一成矿带的各矿床(点),地质特征不完全相同的主要原因。受剪切带控制的矿床(点),由浅部至深部,矿石类型具有由石英脉型向构造蚀变岩型、片糜岩型依次转化的趋势。夹皮沟成矿带是表壳岩、岩浆岩、大砬子-夹皮沟断裂带相互作用、长期演化的结果,并与吉林省构造演化史相耦合。
- 臧兴运姜建军李德洪赵华伟靳皇玉马春生
- 关键词:剪切带表壳岩区域变质岩浆作用成矿机制
- 东北地区铬铁矿成矿特征与成矿规律研究
- 2014年
- 在全国资源潜力评价工作的基础上,对中国东北地区的铬铁矿成矿特征、成矿规律进行归纳总结。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东北地区铬铁矿主要分布于内蒙古、辽宁和吉林地区,矿床多以矿(化)点分布,仅有一处小型铬铁矿,成因类型主要有侵入岩浆型、岩浆熔离型,相应划分为侵入岩浆型、岩浆熔离型等2种预测类型,形成时代为早古生代和古元古代。
- 赵华伟张朋马春生王春阳马超张森赵东方
- 关键词:铬铁矿成矿特征成矿规律
- 和龙地区与茂山地区找矿前景对比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和龙地区和朝鲜茂山地区具有大致相同的地质构造演化史和相似的地质特征。和龙地区剥蚀程度较深,为中深构造层次,钼、稀有稀土矿找矿前景较大;茂山地区剥蚀程度较浅,为中浅构造层次,铁、金等找矿前景较大。北西、北东向断裂构造的差异性断块升降,是造成两者差异的根本原因。
- 侯跃斌臧兴运杨占军沈君祥李延峰马春生
- 关键词:剥蚀程度找矿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