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万军

作品数:2 被引量:21H指数:2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1篇动力场
  • 1篇切圆
  • 1篇切圆锅炉
  • 1篇燃烧
  • 1篇燃烧器
  • 1篇炉内
  • 1篇炉内空气动力...
  • 1篇空气动力场
  • 1篇锅炉
  • 1篇PM燃烧器
  • 1篇超超临界
  • 1篇超临界

机构

  • 2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华北电力科学...

作者

  • 2篇马万军
  • 1篇刘辉
  • 1篇李可夫
  • 1篇葛健
  • 1篇吴少华
  • 1篇曹庆喜
  • 1篇郭强
  • 1篇孙锐

传媒

  • 1篇电站系统工程
  • 1篇锅炉技术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微量给粉装置的调试及标定被引量:7
2005年
保证给粉的均匀、精确是沉降炉试验准确、可靠的关键,介绍了哈尔滨电站设备成套设计研究所开发的微量给粉装置及该装置调试、标定中采取的各种措施,试验表明该系统经过改进后,能保证给粉的均匀、稳定和准确计量,试验具有较好的重现性。
刘辉李可夫葛健曹庆喜马万军吴少华李婷
2000t/h四墙切圆锅炉炉内空气动力场试验研究被引量:14
2010年
通过模拟燃烧器热态设计工况,对一台660 MW超超临界锅炉PM型四墙布置切圆燃烧器进行了炉内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研究。通过测量某一层燃烧器区域空气速度分布和衰减情况,研究了一次风速,一、二次风动量比和周界风风量等因素对四墙切圆燃烧方式下炉内空气动力场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四墙切圆燃烧器与四角切圆燃烧器有较大差别,冷态实际切圆形成主要取决于假想切圆直径,受一、二次风动量比和周界风量影响较小;降低了燃烧器向火侧火焰刷壁的可能性,更加有利于组织炉内燃烧,从而更好地控制炉膛出口热偏差、火焰中心高度和NOx排放量。
郭强马万军孙锐
关键词:超超临界空气动力场PM燃烧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