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静

作品数:22 被引量:100H指数:6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药理
  • 10篇药理学
  • 10篇网络药理学
  • 9篇网络
  • 9篇基于网络
  • 6篇血管
  • 6篇痴呆
  • 4篇血管性痴呆
  • 4篇中医
  • 3篇脑梗
  • 3篇脑梗死
  • 3篇梗死
  • 3篇靶点
  • 2篇蛋白
  • 2篇治疗血管性痴...
  • 2篇中药
  • 2篇中医药
  • 2篇火炭母
  • 1篇丹参
  • 1篇丹参治疗

机构

  • 22篇广西中医药大...
  • 11篇广西中医药大...
  • 3篇广西中医药大...
  • 2篇中央民族大学
  • 1篇中南大学
  • 1篇济宁市中医医...

作者

  • 22篇陈静
  • 11篇陈炜
  • 11篇吴林
  • 9篇唐秀松
  • 2篇方刚
  • 2篇庞宇舟
  • 2篇胡跃强
  • 2篇郭敏
  • 2篇黄安
  • 1篇蒋凌飞
  • 1篇唐农
  • 1篇罗俊
  • 1篇黄河
  • 1篇刁丽梅
  • 1篇李健哲
  • 1篇秦红玲
  • 1篇李鹏
  • 1篇银胜高
  • 1篇邹增丽
  • 1篇林忠

传媒

  • 4篇中华中医药学...
  • 3篇广西医学
  • 2篇西部中医药
  • 1篇北方园艺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湖南中医杂志
  • 1篇陕西中医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畜牧兽医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中国现代中药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世界中医药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2
  • 8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4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火炭母与粗毛火炭母的叶形态和脉序特征鉴别被引量:1
2014年
以火炭母和粗毛火炭母为试材,通过叶形态和脉序图谱鉴别法(LMVP)对火炭母与粗毛火炭母进行研究,以期找出二者的叶形态和脉序鉴别特征及区别。结果表明:火炭母和粗毛火炭母在叶形态和脉序的特征为叶卵形或长卵形;叶端渐尖;叶基部截形或宽心形,多不对称;叶缘浅波状;环节羽状脉序;网眼由1~4级脉围成,5级脉多为盲脉。不同的是火炭母的叶有时下面沿叶脉疏生短柔毛,而粗毛火炭母的叶脉上多具有较长的糙硬毛;叶脉上的糙硬毛是区别火炭母和粗毛火炭母较为明显的特征。
郭敏李连英陈静
关键词:火炭母叶形态中药鉴定
壮医药防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2021年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一种长期性、隐秘性、多发性的疾病,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也给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壮医药是我国医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壮医药理论体系和临床实践的不断深入,其在防治疾病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本研究对壮医药防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壮医药防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提供参考。
唐秀松庞宇舟陈静
关键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壮医药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温脾通络开窍汤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机制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温脾通络开窍汤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主要有效成分,推测其有效成分作用的靶点,构建中药-成分-靶点-疾病网络,探讨温脾通络开窍汤治疗AD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实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陈静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疗效评价网络药理学
文献传递
从五脏论治血管性痴呆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20年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一系列脑血管因素导致脑组织损害而产生的痴呆症状的总称,是老年痴呆的主要类型之一。目前现代医学主要治疗方法为改善脑代谢、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改善认知功能、调脂稳斑等。中医根据辨证论治原则治疗VD,具有一定的优势,且不良反应少。现就近年来中医药从五脏论治VD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陈静吴林伍媛劳祎林黄晓丹陈炜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五脏辨证论治
丁酸梭菌对高胆碱饮食小鼠血浆游离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分析丁酸梭菌对高胆碱饮食造成脂代谢异常小鼠血浆游离脂肪酸组成(FFA)的影响,以阐明丁酸梭菌调节高胆碱膳食脂代谢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4周龄健康的雄性昆明小鼠24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模型组和丁酸梭菌组,每组8只。高胆碱饮食造模8周后,给药7 d,禁食12 h,采集血浆、肝脏、附睾脂肪垫和肾周脂肪,对肝脏、脂肪称重,利用生化仪检测血脂水平;通过HE染色及油红O染色分别观察肝脏组织结构变化及脂滴沉积程度;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技术检测小鼠血浆氧化三甲胺(TMAO)含量;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及多元统计分析研究血浆中FFA组成。【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丁酸梭菌组小鼠体重、脂肪增长得到显著抑制(P<0.05),给予丁酸梭菌后小鼠肝脏脂肪沉积减少;丁酸梭菌显著或极显著降低了高胆碱饮食小鼠血浆中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含量(P<0.05;P<0.01),并使高密度脂蛋白(HDL-C)含量显著升高(P<0.05);丁酸梭菌灌胃后,高胆碱饮食小鼠血浆TMAO浓度显著降低(P<0.05);丁酸梭菌可显著降低高胆碱饮食小鼠血浆中棕榈酸(C16∶0)、硬脂酸(C18∶0)等饱和脂肪酸(SFA)含量,显著降低单不饱脂肪酸(MUFA)中棕榈烯酸(C16∶1)、油酸(C18∶1 N9c)含量,显著升高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中n-3型PUFA含量,其中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显著升高,n-6型PUFA中亚油酸(C18∶2 N6c)、γ-亚麻酸(C18∶3 N6)含量显著降低(P<0.05)。此外,丁酸梭菌还显著降低了血浆中反油酸(C18∶1 N9t)、反亚油酸(C18∶2 N6t)含量(P<0.05)。【结论】服用丁酸梭菌可调节高胆碱饮食小鼠游离脂肪酸组成及血浆TMAO含量,改善其脂代谢紊乱。
陈静余术宜黄慧李健哲
关键词:丁酸梭菌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柴胡疏肝散治疗失眠作用机制探讨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柴胡疏肝散治疗失眠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检索柴胡疏肝散复方中7味中药有效成分和相关靶点;在GeneCard和OMIM数据库检索失眠的疾病靶点;运用Perl语言计算分析中药复方中药物与疾病之间的交集靶点,利用String在线网站构建复方与疾病之间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运用DAVID数据库对核心靶点蛋白进行基因本体(GO)分析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构建KEGG-PPI网络核心蛋白关系图。结果:根据筛选条件共得到柴胡疏肝散有效成分157个,相关作用靶点8488个。PPI网络显示,白细胞介素-6(IL-6)、蛋白激酶B1(Ak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Fos、过氧化氢酶(CAT)等很可能为柴胡疏肝散治疗失眠的关键蛋白。GO功能富集分析结果显示,BP涉及1624条目,细胞功能(CC)涉及62条目,分子功能(MF)涉及97条目。KEGG富集结果显示,有103条通路与柴胡疏肝散治疗失眠相关,主要包括糖基化终产物及其受体(AGE-RAGE)信号通路、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前列腺癌通路、卡波西肉瘤相关疱疹病毒感染通路、内分泌抵抗通路、多巴胺能突触、IL-17信号通路、催乳素信号通路等。结论:通过网络药理学初步阐明了柴胡疏肝散治疗失眠的作用机制,柴胡疏肝散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发挥治疗作用。
唐秀松陈静方刚黄安陈炜
关键词:柴胡疏肝散失眠网络药理学靶点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白芍治疗帕金森病的作用机制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白芍治疗帕金森病(PD)的作用机制。方法在TCMSP分析平台检索中药活性成分和中药靶点,利用GeneCards数据库和OMIM数据库筛选白芍治疗PD的作用靶点,构建蛋白互作网络(PPI),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构建可视化的中药-疾病靶点相关的信号通路。结果 (1)从白芍中筛选出5个有效成分,作用于61个帕金森病靶点,这5个有效成分是芍药苷元、芍药苷、β-谷甾醇、山柰酚、(+)-儿茶素。(2)白芍治疗PD的核心基因主要有IL6、AKT1、JUN、MAPK8、PTGS2等。(3)中药-疾病靶点涉及的GO生物学功能有107个,主要包括肽结合、酰胺结合、血红素结合、四吡咯结合、G蛋白偶联胺受体活性、神经递质受体活性、泛素样蛋白连接酶结合、乙酰胆碱受体活性、G蛋白偶联神经递质受体、单加氧酶活性、氧化还原酶活性等。(4)中药-疾病靶点涉及的KEGG通路有129条,主要包括AGE-RAGE信号通路、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通路、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结核病通路、卡波西肉瘤相关疱疹病毒感染通路、乙型肝炎病毒通路、EB病毒感染通路、麻疹通路、弓形体病通路、甲型流感病毒通路等。结论白芍是通过多组分、多靶点、多通路达到治疗PD目标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白芍治疗PD的作用机制,为中药现代化研究提供新思路,为PD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吴林陈静唐秀松伍媛劳祎林陈炜
关键词:白芍帕金森病网络药理学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麻黄汤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所致发热的分子机制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初步探讨麻黄汤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所致发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获得麻黄汤的有效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再在UniProt数据库中利用Perl脚本获取药物靶点对应的人类基因。通过OMIM和GeneCards数据库收集与发热相关的疾病靶点。运用Venny平台获取药物-疾病交集的靶点基因后,通过STRING数据库建立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运用R×643.6.1软件对PPI网络中的30个关键基因进行可视化,并对所有交集靶点基因进行功能富集和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获得141个麻黄汤有效活性成分及194个药物-疾病交集的靶点基因,筛选出30个关键基因,包括STAT3、AKT1、JUN、MAPK1、IL-6、CXCL2、VEGFA、IL-1B等。交集靶点基因涉及DNA结合转录激活剂活性、RNA聚合酶Ⅱ特异性、细胞因子受体结合、细胞因子活性、泛素样蛋白连接酶结合、核受体活性等170个生物过程,同时主要涉及胞内磷脂酰肌醇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低氧诱导因子1信号通路、核因子κB信号通路、环磷酸鸟苷-蛋白激酶G信号通路等46个信号通路。结论麻黄汤缓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所致发热的机制是多靶点、多个生物过程、多途径共同参与的,其可能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减弱病毒活性、保护组织等方面来缓解细胞因子风暴,从而发挥治疗作用。
唐秀松方刚罗俊黄安陈秋霞陈静
关键词:发热麻黄汤网络药理学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石菖蒲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作用机制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石菖蒲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作用机制。方法筛选石菖蒲的活性成分,构建石菖蒲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和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对靶点涉及的生物功能和通路进行分析。结果从石菖蒲中筛选出3个活性成分,作用于25个血管性痴呆靶点,石菖蒲治疗VD的核心基因主要有CASP3、MAPK8、RELA、AR等。中药-疾病靶点涉及的GO功能共富集到77条生物过程,主要包括核受体活性、转录因子活性,直接配体调节的序列特异性DNA、类固醇激素受体、类固醇结合、RNA聚合酶II转录因子结合、RNA聚合酶II基础转录因子结合、谷胱甘肽结合等。中药-疾病靶点涉及的KEGG通路主要包括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通路、 AGE-RAGE信号通路、调控TNF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MAPK号通路等。结论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石菖蒲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VD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也可为VD新型药物的开发提供方向。
吴林陈静唐秀松王清碧陈炜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网络药理学靶点
火炭母与粗毛火炭母红外指纹图谱比较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分析鉴定火炭母和粗毛火炭母药材。方法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通过红外Omnic 7.0软件处理各样品图谱,比对分析火炭母和粗毛火炭母的红外光谱特征。结果火炭母和粗毛火炭母的指纹图谱和相似度相近,差异较为显著之处为指纹区1041cm-1和825cm-1附近的峰形和峰高,火炭母1041cm-1附近的峰形为顿峰而粗叶火炭母1041cm-1附近的峰形为尖锋;火炭母有825cm-1特征吸收峰,而粗叶火炭母该特征吸收峰不明显。结论该方法具有简便、快速、灵敏等特点,可作为火炭母和粗毛火炭母药材定性鉴别方法。
郭敏陈静银胜高
关键词:红外光谱火炭母相似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