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红英
- 作品数:13 被引量:112H指数:6
-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面上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HBV所致肝病患者血内毒素、IL-4、IL-18水平变化的研究
- 唐宝璋陈皋燕奎华游晶陈红英庄林潘丽萍
- 该课题是一个HBV所致肝病的系列研究,应用Th1/Th2细胞平衡的理论来研究乙型肝炎(乙肝)的发病机制。研究对象:住院慢性乙肝35例、乙肝后肝硬化35例、重型肝炎(重肝)41例研究它们病程不同时期血清内毒素(LPS)、白...
- 关键词:
- 关键词:IL-18内毒素肝病
- 血浆置换联合血浆灌流治疗肝衰竭患者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11
- 2016年
-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PE)联合血浆灌流(PP)治疗肝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5年7月我科治疗的肝衰竭患者46例为观察组,行PE联合PP治疗;以2007年1月~2008年5月治疗的肝衰竭患者46例为对照组,行单纯PE治疗。采用日本OLYMPUS AU5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功能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CRP、TNF-α、IL-6水平。结果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1.3%和93.47%)均明显高于单纯PE组(21.74%和78.26%,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TBIL、INR、NH3、CRP、TNF-α和IL-6水平分别为(308.3±35.3)μmol/L、(1.6±0.2)、(214.3±22.7)μmol/L、(7.4±1.1)mg/L、(1128.3±345.3)ng/L和(115.5±12.0)ng/L,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326.1±38.4)μmol/L、(1.9±0.8)、(267.5±26.1)μmol/L、(10.3±1.3)mg/L、(2012.3±318.4)ng/L和(184.3±20.1)ng/L,P〈0.05】;观察组ALB水平为(34.3±4.9)g/L,明显高于对照组【(31.4±3.9)g/L,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9.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6.1%(P〈0.05)。结论血浆置换联合血浆灌流治疗肝衰竭患者有助于清除炎性因子,改善肝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 范晶华陈红英王宏图段志文李鲜丽晁春梅
- 关键词:肝衰竭血浆置换血浆灌流炎性因子
- HBV所致肝病患者血清内毒素、IL-4、IL-18水平变化的研究
- 唐宝璋陈皋燕奎华游晶陈红英庄林潘丽萍
- 该课题是一个HBV所致肝病的系列研究,应用Th1/Th2细胞平衡的理论来研究乙型肝炎(乙肝)的发病机制。研究对象:住院慢性乙肝35例、乙肝后肝硬化35例、重型肝炎(重肝)41例研究它们病程不同时期血清内毒素(LPS)、白...
- 关键词:
- 关键词:血清内毒素白细胞介素
- HIV/HCV混合感染相互作用特点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2年
- 自从我国1985年报告首例艾滋病病例以来.疫情逐渐扩散蔓延,截止至2011年底,据中国CDC估计,我国存活HIV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约78万人;与此同时,我国HCV感染者目前约有4000万人,约占全球总感染人数的四分之一.居世界之首。上述数据表明我国HIV及HCV感染者现已存在很大基数,加之两者存在着相似的传播途径(如性传播、多次输血、静脉吸毒及母婴传播等)及易感人群,致使发生HIV/HCV混合感染的现象相当常见。
- 王海斌游晶陈红英刘怀鄂杨微波张小丽
- 关键词:HCV混合感染HIV感染者相互作用艾滋病病例艾滋病患者多次输血
- 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与血清HBV-DNA检测结果分析
- 2016年
-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常见检出模式与血清HBV-DNA的关系。方法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方法定量检测血清HBV-DNA,与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常见检出模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HBe Ag阳性、HBe Ab阴性模式中,HBV-DNA阳性率为96.63%,其中HBV-DNA拷贝数>5.0×107/ml占67.34%。在HBe Ag阴性、HBe Ab阳性模式中,HBV-DNA阳性率为45.23%,其中HBV-DNA拷贝数>5.0×107/ml占8.45%。在HBe Ag及HBe Ab均阴性模式中,HBV-DNA阳性率为62.79%,其中HBV-DNA拷贝数>5.0×107/ml占15.12%。结论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检测尚不能完全反映病毒复制情况,不管何种检出模式,建议最好结合血清HBV-DNA检测作临床分析和判断。
- 陈红英高柳青兰青范晶华
- 关键词:乙肝病毒HBV-DNA荧光定量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外周血辅助性T淋巴细胞17和调节性T淋巴细胞的变化及二者平衡的研究被引量:19
- 2016年
-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外周血辅助性T淋巴细胞17(Th17)和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的变化及Th17/Treg平衡状态,并探讨Th17/Treg平衡在慢性HBV感染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慢性HBV感染者142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慢性无症状HBV(ASC)携带者23例(ASC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51例(CHB组)、乙型肝炎肝硬化(LC)患者37例(LC组)、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细胞癌(HCC)患者31例(HCC组)。同期选取本院体检健康者26例为正常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外周血Th17、Treg表达率,并计算Th17/Treg比值,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测定患者血清HBV-DNA载量,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结果 CHB组、LC组、HCC组外周血Th17、Treg表达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和ASC组(P<0.05);LC组外周血Th17表达率高于CHB组,HCC组外周血Th17表达率低于CHB组和LC组(P<0.05);HCC组外周血Treg表达率高于CHB组和LC组(P<0.05);HCC组外周血Th17/Treg比值低于正常对照组、CHB组、LC组(P<0.05)。CHB组、LC组、HCC组患者血清HBV-DNA载量均低于ASC组(P<0.05)。CHB组、LC组、HCC组患者ALT、AST、TBIL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和ASC组(P<0.05);LC组ALT、TBIL水平高于CHB组(P<0.05);HCC组ALT水平低于CHB组和LC组,AST水平高于CHB组和LC组,TBIL水平低于LC组(P<0.05)。CHB组Th17表达率与ALT、AST和TBIL呈正相关,Th17/Treg比值与ALT、AST水平呈正相关(P<0.05);LC组Th17表达率与ALT水平呈正相关,Treg表达率与ALT、AST水平呈正相关(P<0.05);其余各指标间无直线相关关系(P>0.05)。结论 Th17和Treg在慢性HBV感染相关肝脏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Th17/Treg失衡可能与慢性乙型肝炎病程进展密切相关,为临床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 娄鸣游晶刘怀鄂陈红英涂琛丁洁靳智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
- 辅助性T淋巴细胞17/调节性T淋巴细胞平衡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肝脏疾病进展中的作用研究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探讨辅助性T淋巴细胞17(Th17)/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平衡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相关肝脏疾病进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5年6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HBV感染者111例,并依据《实用传染病学》中乙型肝炎轻、中、重度的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A组23例(无症状慢性HBV携带者)、B组42例(轻中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组18例(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D组2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同期选取本院体检中心体检健康者11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系统测定HBVDNA载量,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Th17、Treg表达率,计算Th17/Treg比值。结果 A、B、C、D组HBVDNA载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组受试者Treg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Th17表达率、Th17/Treg比值及B组Th17/Treg比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B、C、D组Th17表达率、Th17/Treg比值均高于A组(P<0.05);C组Th17表达率、Th17/Treg比值均高于B组(P<0.05)。HBV感染者Th17表达率为2.7%(3.2%),Treg表达率为1.0%(1.2%),HBV-DNA载量为66.0×104(1 206.7×104)copies/ml。Th17表达率与Treg表达率呈正相关(rs=0.201,P=0.026);HBV-DNA载量与Th17表达率(rs=0.137,P=0.257)、Treg表达率(rs=-0.019,P=0.878)、Th17/Treg比值(rs=0.120,P=0.324)无直线相关关系。结论慢性HBV感染者可能普遍存在Th17/Treg失衡,且Th17/Treg比值较单一的Th17、Treg表达率可能更能准确地反映HBV感染相关肝脏疾病的进展程度。
- 刘怀鄂游晶陈红英李鲜丽陈晓兰青张茹薏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
- TLR3基因多态性与合并HIV感染的慢性HCV感染者疾病进展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3(TLR3)基因多态性与合并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疾病进展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4月收治的60例合并HIV感染的慢性HCV感染者和60例同期体检正常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资料结果中其病情严重程度可分为慢性肝炎组30例,进展期肝纤维化组19例,肝硬化组11例,并记录TLR3基因中各等位基因、基因型和单倍型在不同纳入研究者间所占比例,比较不同纳入研究者间上述资料的差异性。[结果](1)在Rs5743305,Rs3775290、Rs3775296和Rs5743303上感染组患者其不同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均明显高于正常者,且病情越为严重者其相应等位基因和基因分型频率越高(P<0.05),而Rs5743305点上各等位基因或基因分型频率在感染者患者及感染组不同病情程度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经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可得,Rs3775296点位上的AA和CA基因型以及Rs5743303点位上AA和AT基因型的表达频率均为影响合并HIV感染的HCV感染患者其疾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合并HIV感染的HCV感染患者其TLR3的Rs3775290、Rs3775296和Rs5743303点位上的各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均高于正常者,随着疾病越严重,其频率越高,且Rs3775296点位上的AA和CA基因型以及Rs5743303点位上AA和AT基因型的表达频率均为影响合并HIV感染的HCV感染患者其疾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
- 迟晓伟刘俊张禄张艳梅陈红英王宏图范晶华
- 关键词:HIV感染HCV感染疾病进展
-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辅助性T淋巴细胞17和调节性T淋巴细胞及维甲酸相关核孤儿受体γt和叉状头/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3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研究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通过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淋巴细胞17(Th17)、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及其特异性转录因子维甲酸相关核孤儿受体γt(RORγt)和叉状头/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3(Foxp3)mRNA表达水平的检测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7—1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64例,其中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21例(CHB组)、代偿期肝硬化(CLC)患者21例(CLC组)、失代偿期肝硬化(DCLC)患者22例(DCLC组)。同期选取本院体检健康者20例为对照组。收集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性别、年龄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研究对象外周血Th17、Treg表达率,计算Th17/Treg比值;应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q PCR)法测定外周血RORγt、Foxp3 mRNA表达水平。结果 4组年龄、ALT、AST、TBI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B组、CLC组、DCLC组Th17、Treg表达率及Th17/Treg比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DCLC组Th17、Treg表达率及Th17/Treg比值均高于CHB组,Th17表达率及Th17/Treg比值均高于CLC组(P<0.05)。CHB组、CLC组、DCLC组RORγt mRNA及Foxp3 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DCLC组RORγt mRNA及Foxp3 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CHB组、CLC组(P<0.05)。CHB组、CLC组、DCLC组外周血Th17表达率与RORγt mRNA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CHB组、CLC组、DCLC组外周血Treg表达率与Foxp3 mRNA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CHB组、CLC组、DCLC组外周血Th17表达率、RORγt mRNA表达水平与ALT呈正相关(P<0.05);CHB组外周血Foxp3mRNA表达水平与ALT呈正相关(P<0.05);CHB组RORγt mRNA表达水平、Foxp3 mRNA表达水平与AST、TBIL呈正相关(P<0.05)。结论 Th17、Treg及其特异性转录因子RORγt、Foxp3可能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疾病进展与肝功能有关。
- 涂琛游晶刘怀鄂陈红英洪敏刘子杰娄鸣
- 关键词:乙型肝炎肝硬化T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
- 抗病毒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淋巴细胞17及调节性T淋巴细胞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研究被引量:8
- 2016年
- 背景辅助性T淋巴细胞17(Th17)与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过程中的作用逐渐被认识,但抗病毒治疗对Th17、Treg相关细胞因子影响如何尚不明确。目的探讨抗病毒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h17、Treg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5年8月期间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6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体检健康者2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患者病毒学应答结局〔完全病毒学应答(完全应答组)、未完全病毒学应答(未完全应答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研究对象外周血Th17、Treg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白介素(IL)-17、转化生长因子(TGF)-β、IL-10、IL-23、IL-21〕。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前后IL-17、TGF-β、IL-10、IL-23、IL-21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L-17、TGF-β、IL-10、IL-23、IL-21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6例患者中79例(91.9%)出现完全病毒学应答,7例(8.1%)患者出现未完全病毒学应答。完全应答组和未完全应答组治疗前IL-17、TGF-β、IL-10、IL-23、IL-21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应答组和未完全应答组治疗后IL-17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前IL-17水平与IL-10、IL-23水平呈正相关(P<0.05);TGF-β水平与IL-10水平呈负相关,与IL-21水平呈正相关(P<0.05);IL-10水平与IL-23水平呈正相关(P<0.05)。患者治疗后IL-17下降水平与IL-10、IL-23下降水平呈正相关(P<0.05);TGF-β下降水平与IL-10下降水平呈负相关,与IL-21下降水平呈正相关(P<0.05);IL-10下降水平与IL-23下降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抗病毒治疗可以降低Th17、Treg相关细胞因子水平,进而有限度的控制肝脏疾病进展;TGF-β可能在这一系列细胞因子调控中发挥桥梁作用。
- 游晶刘怀鄂陈红英蒋昕范晶华梁艳萍王宏图范蕊璿
- 关键词:细胞因子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