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丹
- 作品数:3 被引量:20H指数:2
- 供职机构:辽宁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大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 秦皮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机制研究
- 秦皮素(Fraxetin)属香豆素类化合物,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秦皮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和绿脓杆菌等致病菌均有不同的抑菌作用,但关于其抑菌作用机制尚未见报道.
- 王海婷邹丹谢明杰
- 鹰嘴豆芽素A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外排系统的抑制作用被引量:13
- 2014年
- 【目的】MRSA外排系统是其对多种药物耐药性的主要原因,为此研究鹰嘴豆芽素A对MRSA外排系统的抑制作用。【方法】以MRSA41577为供试菌株,通过二倍稀释法、双平板法和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鹰嘴豆芽素A对MRSA41577的抑制作用及其对外排系统的影响;通过RT-PCR检测加药前后MRSA41577外排蛋白norA的表达量;SDS-PAGE检测加药前后与MRSA41577外排相关蛋白的变化,并用液相色谱质谱仪进行鉴定确认。【结果】鹰嘴豆芽素A本身无抑菌活性,但鹰嘴豆芽素A和环丙沙星联合作用后,MRSA41577对环丙沙星的敏感性显著提高,其中40μg/mL的鹰嘴豆芽素A能使环丙沙星对MRSA41577的MIC从64μg/mL降低到8μg/mL,且作用强度与药物浓度呈正相关。经鹰嘴豆芽素A处理MRSA41577后,菌体内环丙沙星的蓄积量随着药物处理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在处理15min时与对照组相比,菌体内环丙沙星蓄积量增加了83%(P﹤0.01),与阳性对照利血平的作用效果相当。鹰嘴豆芽素A能降低MRSA41577的norA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鹰嘴豆芽素A和环丙沙星作用MRSA41577 16h后,norA的相对表达量降低了65%,其抑制效果优于阳性对照利血平的48%。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鹰嘴豆芽素A作用MRSA4157716h后,与对照组相比菌体的蛋白谱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其中与外排系统相关的蛋白除norA蛋白明显减少外,ABC转运体ATP结合蛋白也明显减少。【结论】鹰嘴豆芽素A是MRSA41577的外排泵抑制剂,其作用机制是通过降低MRSA41577菌体内norA基因的表达量,进而减少norA蛋白的表达量,来抑制MRSA41577对环丙沙星等药物的排出而恢复其对药物的敏感性。
- 邹丹谢鲲鹏王海婷陈禹先谢明杰
- 关键词:鹰嘴豆芽素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 秦皮素对大肠埃希菌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以大肠埃希菌ATCC 25922为供试菌,探讨秦皮素的抑菌活性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TC法测定秦皮素对大肠埃希菌ATCC 25922的最低抑菌浓度;通过测定加药前后菌体培养液电导率和大分子的变化及观察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电镜结果,分析秦皮素对其细胞膜的影响;通过SDS-PAGE测定秦皮素对供试菌株蛋白含量的影响;采用逐个检出法研究秦皮素对大肠埃希菌ATCC 25922质粒合成的抑制作用。结果秦皮素可抑制大肠埃希菌ATCC 25922的生长,其最低抑菌浓度为40μg/mL。秦皮素作用菌体5 h后,培养液中的电导率比对照组增加1.96%,但DNA和RNA大分子增加的不明显。秦皮素作用大肠埃希菌20 h后,菌体可溶性蛋白总量比对照组降低42%。秦皮素对大肠埃希菌的质粒有消除作用,药物作用48 h后,秦皮素对大肠埃希菌的质粒消除率为60.3%。结论秦皮素可抑制大肠埃希菌的生长,其抑菌作用机制与抑制菌体内蛋白质合成和消除菌体内的质粒有关,但对大肠埃希菌细胞膜的影响不大。
- 刘爽谢鲲鹏邹丹周磊谢明杰
-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