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冠华

作品数:3 被引量:30H指数:2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态学与地植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种内
  • 2篇分布区
  • 1篇性状
  • 1篇叶片
  • 1篇种子
  • 1篇种子萌发
  • 1篇总酚
  • 1篇总酚含量
  • 1篇纬度梯度
  • 1篇温度
  • 1篇萌发
  • 1篇光照
  • 1篇防御
  • 1篇干物质
  • 1篇干物质含量
  • 1篇比叶重
  • 1篇FV/FM
  • 1篇侧柏

机构

  • 3篇云南大学

作者

  • 3篇苏文华
  • 3篇赵冠华
  • 2篇王玲玲
  • 2篇施展
  • 1篇郭晓荣
  • 1篇张光飞
  • 1篇杨波
  • 1篇刘亚萍
  • 1篇杨建军

传媒

  • 1篇种子
  • 1篇云南大学学报...
  • 1篇植物分类与资...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滇石栎沿纬度梯度叶片功能性状的种内变化被引量:22
2015年
对滇石栎分布区的南部边缘到北部边缘的8个种群进行取样,分析叶片的比叶重、叶密度、低温敏感度和Fv/Fm4个功能性状的变异及其相关性,主要探讨叶片功能性状的种内变化程度,种群、个体和叶片间的差异对功能性状变异的相对贡献,以及种群叶片功能性状变化与生境纬度和气温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4个功能性状的种内变异系数分别为16.0%、17.7%、21.1%和4.01%。种内的变异源来自种群、个体和叶片间的差异,其中种群间和叶片间的差异贡献最大。生境气温与比叶重和Fv/Fm分别有显著的负相关和正相关关系,与叶密度和低温敏感度分别呈开口向下和开口向上的抛物线变化。在4个性状的主成份分析显示,没有一个种群更靠近第1和第2主成份的原点,分布区边缘种群位于第一轴的两侧。研究结果表明,物种在分布区内为适应环境变化叶片功能性状产生变化,没有一个种群可代表物种水平上的叶片功能性状数量特征。在研究植物种功能性状的平均值或进行功能性状的种间比较时,种内变异不能被忽视。
苏文华施展杨波杨建军赵冠华周睿
关键词:比叶重干物质含量FV/FM分布区
温度和光照对侧柏种子萌发的影响被引量:8
2015年
以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种子为试验材料,观察其种子外观形态,检测种皮裂开率、种子大小、千粒重、饱满度、萌发指数及萌发率,考察不同温度、光照对其种子萌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侧柏种子是需光种子,有明显的光休眠现象;适宜温度范围内,种皮的裂开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种子在光下萌发的最适温度范围为13.8~25.9℃,15℃下,种子7d开始萌发,25d萌发完全,萌发率可达93.33%±2.89%,温度的升高或降低均会降低种子的萌发率和萌发指数。温度和光照都是影响侧柏种子萌发的主要生态因子。
王玲玲刘亚萍张光飞苏文华周睿郭晓荣赵冠华
关键词:侧柏种子萌发温度光照
滇石栎叶片防御性状的种内变化及其对分布区边界范围的影响
2016年
对滇石栎物种自然分布区南北方向的8个种群进行采样,其中包括分布区最南和最北边缘的种群.分析其叶片厚度、硬度、总酚含量和缩合单宁含量的种内变异及其相关性,主要探讨叶片防御性状对物种自然分布区形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滇石栎叶片4个防御性状的种内变异系数分别为19.31%、43.72%、20.83%和32.56%.这种变异主要来源于种群间和种群内个体间,是滇石栎适应不同生境的结果.叶片化学防御随分布区海拔升高而增强,存在生长与防御的权衡关系.滇石栎最北端冕宁种群综合防御投入最大,采取低生长高防御的生活对策,成为滇石栎分布区北部边缘种群.最南端的屏边种群表现出较弱的防御能力,但生长达到种内最大值,采取快速生长的生活对策,成为滇石栎分布区南部边缘种群.滇石栎叶片防御性状的变化对物种沿纬度方向分布区的范围形成具有一定的作用.
赵冠华苏文华王玲玲施展霍冬芳
关键词:叶片分布区总酚含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