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超
- 作品数:4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心脏再同步化起搏除颤器左室电极植入心后静脉一例
- 2017年
- 1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伴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具有心脏再同步化起搏除颤器(CRTD)治疗适应证,术中行冠状静脉(CS)逆行造影提示CS分支静脉与主干成角异常,使得左室电极植入有一定难度,在选择了合适的心脏靶静脉心后静脉后,借助Runtrough导丝及多功能导管增加支撑力,协助左室电极到位并将电极送至靶静脉远端,成功植入CRTD后,术后短期内心功能得到明显改善。
- 滕林丁家望杨俊杨简李松陈勇吴辉周飞贺超杨伟
-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除颤治疗
- HCN4在缺血诱导乳兔窦房结细胞损伤中的作用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观察乳兔窦房结细胞在缺血条件下HCN4的表达变化及其对窦房结功能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原代培养的乳兔窦房结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模拟单纯缺血组(缺血1h、3h、6h);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HCN1-4的表达;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方法检测窦房结细胞内HCN4蛋白的亚细胞分布;采用RT-qPCR检测Bax和Bcl-2的表达;采用全细胞膜片钳记录单个窦房结细胞的If电流,并运用HCN通道抑制剂伊伐布雷定观察抑制HCN4对乳兔窦房结细胞电活动的影响。结果:原代乳兔窦房结细胞主要表达HCN4,少量表达HCN1和HCN2,HCN3 mRNA未检出,Western blot仅检测出HCN4,未检测出HCN1、HCN2、HCN3的蛋白水平,HCN4蛋白广泛分布于细胞质内;膜片钳可记录到单一窦房结细胞自发起搏电流,伊伐布雷定可通过特异性的降低窦房结舒张期去极化速率来延缓自发活动,伊伐布雷定可持续抑制窦房结细胞的If电流产生,使If明显减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1h、3h、6h),HCN4mRNA表达及蛋白水平逐渐减少,同时Bax mRNA表达及蛋白水平明显上调,Bcl-2mRNA表达及蛋白水平明显下降;急性缺血处理显著抑制了窦房结细胞的电活动,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随着时间的延长,窦房结细胞的起搏电流If也逐渐减少。结论:HCN4蛋白参与调控乳兔窦房结细胞的起搏功能。急性缺血可引起窦房结细胞凋亡,导致HCN4的表达下降,使得通道If电流密度减少导致窦房结功能障碍。
- 滕林周飞曹春雨贺超李松丁家望杨俊
- 关键词:心肌缺血HCN4窦房结细胞
- 血管护理安全性评价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心血管护理安全管理以及评价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①将100例心血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年龄、性别、病因以及病情状况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用药安全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患者对于药物安全管理的认知程度。结果采用心血管护理用药安全管理,使研究组心血管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4%,高于对照组的76%;采用心血管护理用药安全管理,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的用药安全认知度。结论心血管护理安全管理可以提升心血管患者的治疗疗效,提升患者的安全认知度,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 贺超
- 关键词:心血管护理安全性
- 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抗心律失常药物应用对预后的影响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探讨抗心律失常药物在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对预后和复发的影响。方法:选取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行射频消融术的患者124例,术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抗凝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和阿托伐他汀,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心律失常复发情况、左心室功能参数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介素-6(IL-6)水平。结果:术后6个月,治疗组患者复发7例(11.29%),对照组患者复发15例(24.19%),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治疗组患者LVEF为(55.3±4.7)%,显著高于对照组(47.7±4.2)%(P<0.05);治疗组患者LVESD、LVEDD分别为(31.2±3.4)、(54.6±5.3)mm,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周、1个月,治疗组患者的hs-CRP为(12.5±2.6)、(7.2±1.1)ng/L,IL-6水平为(7.4±0.8)、(4.6±0.4)ng/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降低复发率,有利于心室功能恢复。
- 陈智浩贺超周飞
- 关键词:射频消融术胺碘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