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纲
- 作品数:17 被引量:52H指数:3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带状疱疹性神经痛患者痛区皮下纤维的神经功能评估
- <正>目的:采用电流感觉阈值(CPT)和皮肤活检对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痛区皮下神经功能和形态进行评估。方法:120位T6节段患者和30位志愿者进行了CPT测试。对15位不同病程患者的最痛点和参考点进行皮肤活检,分别进行PG...
- 许纲
- 文献传递
- 快节奏下的慢养生
- 2021年
- 科技快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使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工作、学习压力大,做什么事情都要“抓紧时间”,久而久之,人会出现身心疲倦、头晕、头痛、耳鸣、失眠、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内分泌失调等多系统的亚健康表现,进而引发疾病。
- 许良陈永灿吴卫兵封启明莫楠陆峥乔颖王勇许纲刘人申金逸
- 关键词:内分泌失调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生活节奏快节奏头晕
- 围刺配合穴位注射甲钴胺对急性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的治疗作用被引量:25
- 2020年
- 目的:探讨围刺及穴位注射甲钴胺对急性带状疱疹性神经痛(acute herpetic neuralgia,AHN)的作用。方法:招募了90名病人,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围刺组(n=31),穴位注射组(n=29)和联合组(n=30),接受2周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检测了疱液中白介素-2 (interleukins-2, IL-2),IL-4,P物质(substance P, SP)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 CGRP)等指标。评定了皮肤愈合和疼痛改善及生活质量等项目。结果:三组病人治疗后临床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 <0.05),联合组效果更优(P <0.05)。治疗后三组中IL-4,SP和CGRP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 <0.05),而IL-2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 <0.05),联合组更明显(P <0.05)。结论:围刺和穴位注射均对AHN有明确的治疗作用。两者结合效果更优,其机制可能与调节局部IL-2,IL-4,SP和CGRP的表达有关。
- 许纲周朝生唐维桢许洁徐刚李秀丽蔚青程超李文蔡海东王立东
- 关键词:围刺穴位注射甲钴胺白介素-4
- 甲钴胺对VZV病毒感染施万细胞中朊蛋白和TNF-α转换酶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究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对人施万细胞(hSC)朊蛋白(PrP^(C))、肿瘤坏死因子-α转换酶(TACE)和肿瘤坏死因子-α受体1(TNFR1)表达的影响,及甲钴胺(MCbl)的调节作用。方法:将传代培养的hSC分为:空白对照组、VZV感染组、VZV感染加MCbl干预组、VZV感染PrP^(C)基因(Prnp)siRNA转染细胞组、VZV感染Prnp-siRNA转染细胞加MCbl干预组。设计合成Prnp的siRNA序列转染hSC,构建PrP^(C)表达下调的hSC模型。以感染复数为1.0的VZV分别感染后4组细胞3 d后,加药组分别加入250μg/ml的MCbl干预。感染7 d后采用CCK-8法评估细胞活力,real time RT-PCR检测Prnp mRNA表达,Western Blot分析PrP^(C)糖基化的变化,免疫荧光双染检测TACE和TNFR1的表达,TACE试剂盒检测其酶活性的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细胞上清液中可溶性TNFR1(sTNFR1)的浓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感染组细胞活力明显下降(P<0.05)。感染组细胞Prnp的mRNA表达与对照组相比上调了2.7倍,PrP^(C)的单糖基化条带密度明显增加。TACE染色颗粒明显变小,TACE活性为对照组的36%,TNFR1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多,sTNFR1含量为(16.77±4.57)pg/ml。感染加药组Prnp mRNA表达上调3.7倍,显著高于感染组,PrP^(C)向单糖基化迁移的比例较感染组明显减少。TACE染色颗粒变大,且TACE的活性为对照组的76%,TNFR1表达较感染组减少,sTNFR1水平达到(231.23±41.04)pg/ml,较感染组明显增加。Prnp-siRNA转染细胞感染VZV后,TACE和TNFR1等表达及活性与VZV感染组比较无明显差异,sTNFR1含量与感染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rnp-siRNA转染细胞感染VZV加药组对TACE和TNFR1的表达及活性调节作用不明显,sTNFR1含量与感染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VZV可诱导hSC中PrP^(C)稳定性下降,TACE活性降低。而MCbl可稳定PrP^(C),调节TACE活性,促进TNFR1的脱落,从而增强hSC的抗TNF-α神经毒性能力。
- 许纲周朝生唐维桢张雨徐刚程超许洁王晓梅
- 关键词: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甲钴胺施万细胞
- 偏瘫后上肢功能的康复技术
- 中风后的运动功能障碍是最常见的神经功能缺损,它主要包括了偏瘫、动作不协调和痉挛。随着时间的推移,尽管有个体差异,但绝大多数患者所尚失的运动功能,都会有部分的恢复,尽管有人强调, 中风后运动疗法越早开始进行效果越好,但仍有...
- 许纲
- 文献传递
- 针刺结合神经营养策略治疗三叉神经带状疱疹亚急性神经痛的6个月随访(英文)
- 目的:大约83.3%的带状疱疹疼痛是局灶性的。应考虑局部治疗。针灸具有镇痛作用,但基于机制的干预策略可能更有效和持久。方法:采用单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比较针刺结合甲钴胺治疗三叉神经下颌支带状疱疹亚急性神经痛患者的远期疗效。...
- 许纲周朝生唐维桢许洁徐刚程超王立东
- 关键词:三叉神经带状疱疹神经痛针刺
- 文献传递
- 带状疱疹亚急性期神经痛女性的疼痛波动——一项单盲随机对照试验
- 目的 50岁以上带状疱疹(HZ)的患者更易出现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这可能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QoL),降低身体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PHN的疼痛强度在一天中逐渐增加。急性HZ会影响健康的各个方面,Co...
- 许纲
- 上肢的协调和偏瘫后的双侧训练
- 1.肢体的协调和双侧运动人体运动系统是一个并列的结构协调单元双侧运动是两侧肢体同时执行某种空间动作的模式肢体同时活动时,各效应器之间会有一个同步化的趋势镜向性对称运动是人体最典型的协调运动模式双侧上肢同时运动,有利于克服...
- 许纲
- 文献传递
- “分子温度计”在带状疱疹神经痛中的应用
- 目的新冠后带状疱疹的发病率有明显上升,PHN患者的疼痛程度也较前明显加重。充分认识到VZV对皮下神经纤维的破坏,积极采取有效干预措施,促进神经纤维的修复是临床当务之急。而动态地检测评估皮下神经纤维的损伤程度,是有效干预的...
- 许纲
- VZV对Schwann细胞朊蛋白糖基化的影响及甲钴胺的调节作用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究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对人Schwann细胞(human Schwann cells,hSC)朊蛋白(cellular prion protein,PrPC)糖基化特征的影响,及甲钴胺(methylcobalamin,MeB12)的调节作用。方法以感染复数1.0的VZV感染细胞48 h,加入250μg/ml的MeB12培养48 h,用抗体3F4分别包被上清和沉淀中PrPC,凝集素-ELISA法筛查PrPC的糖基化特征,并测定上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与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结果VZV感染组细胞上清与沉淀中的PrPC聚糖比例与未感染组比较有明显变化,总聚糖比分别为1∶1.5和1∶2.6(F=24.18,P<0.001,LSD-t=8.27,P<0.001),提示VZV感染后PrPC稳定性下降,相应的SOD活性(4.43±2.05 U/mg)与未感染组(14.23±1.27 U/mg)比较明显下降(F=18.19,P=0.001,LSD-t=6.54,P<0.001),MDA水平(11.17±1.89 nmol/mg)与未感染组(3.73±0.35 nmol/mg)比较明显升高(F=30.70,P<0.001,LSD-t=8.25,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加入MeB12后,VZV感染细胞沉淀中的聚糖较VZV感染未加药组有明显增加,总聚糖比为1∶2.4,提示MeB12增强了PrPC的稳定性,相应地SOD活性明显增高(11.07±2.07 U/mg,LSD-t=4.42,P=0.002),MDA水平明显下降(5.23±0.96 nmol/mg,LSD-t=6.58,P<0.001),与感染未加MeB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VZV可改变hSC中PrPC的糖基化特征,而MeB12可调节PrPC的糖基化特征,增强PrPC的稳定性,从而提高hSC的抗氧化能力。
- 许纲周朝生张雨唐维桢程超许洁徐刚王晓梅
- 关键词:水痘-带状疱疹病毒SCHWANN细胞糖基化甲钴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