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符立梅

作品数:4 被引量:22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北工业大学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篇图像
  • 2篇自适
  • 2篇自适应
  • 1篇神经网
  • 1篇神经网络
  • 1篇视差
  • 1篇视差图
  • 1篇双边滤波
  • 1篇双边滤波器
  • 1篇双向搜索
  • 1篇搜索
  • 1篇搜索策略
  • 1篇算子
  • 1篇投票
  • 1篇图像金字塔
  • 1篇图像匹配
  • 1篇图像重建
  • 1篇自适应窗口
  • 1篇最小二乘
  • 1篇最小二乘法

机构

  • 4篇西北工业大学

作者

  • 4篇彭国华
  • 4篇符立梅
  • 1篇赵振民

传媒

  • 1篇计算机应用
  • 1篇计算机辅助设...
  • 1篇计算机工程与...
  • 1篇中国图象图形...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结合NSCT和改进BP网络的超分辨率图像重建被引量:2
2012年
鉴于非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NSCT)系数包含原始图像各方向的所有细节信息,以及改进BP神经网络高度非线性映射的快速收敛和准确性,提出一种应用NSCT和改进BP神经网络的超分辨率图像重建算法。分别提取模拟超分辨率图像与相应低分辨率图像各方向子带的NSCT系数进行BP神经网络高度非线性映射训练,直至稳定收敛,并利用该网络实现超分辨率图像重建。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很好保留图像细节的同时极大地降低网络重建复杂度,提高了重建的准确率,重建效果得到明显改进。
符立梅彭国华
关键词:超分辨率重建非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改进BP神经网络
基于自适应极线距离变换的立体匹配被引量:1
2015年
针对极线距离变换对噪声的敏感性及其在不连续区域匹配的不确定性,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极线距离变换的立体匹配算法.自适应极线距离变换利用图像结构特征,提出迭代目标尺度算法与区域不连续图来自适应选择极线距离变换参数,将图像的强度信息转化为沿着极线局部分割区域的相对位置信息,在区分低纹理区域像素点的同时保持了图像边缘信息;采用局部极小窗口均值计算分割线长度,有效地提高了低纹理区域对噪声的鲁棒性.对多幅真实图像的实验结果表明,自适应极线距离变换对低纹理区域以及不连续区域是有效的,且采用变换后图像计算视差的立体匹配算法,有效地降低了图像边缘点和噪声点等不连续区域的误匹配率,提高了图像匹配精度.
符立梅彭国华
基于形状模板的快速高精度可靠图像匹配被引量:19
2010年
为了提高工业检测中图像匹配精度和速度,提出一种基于形状模板的快速高精度图像配准算法:根据定义的图像匹配相似度量,采用图像金字塔搜索匹配策略,利用形状信息进行模板匹配。具体流程为:首先在参考图像上选择感兴趣区域生成模板,使用Canny滤波器对模板和搜索图像进行滤波,并计算边缘点的方向向量;其次,在此基础上构造该模板和搜索图像的图像金字塔,在图像金字塔最高层图像进行完全遍历匹配,获得具有匹配分值的潜在匹配点,然后根据匹配分值大小逐层逐次跟踪潜在匹配点,进行匹配,直至图像金字塔最底层;最后使用最小二乘法调整位姿参数,使其达到亚像素精度。实验表明该方法匹配速度快,匹配精度高,而且匹配鲁棒性高,不受遮挡、混乱、非线性光照变化、离焦、对比度低、全局对比度反转、局部对比度反转等情况的影响,完全可以满足实际工业需求。
赵振民彭国华符立梅
关键词:图像金字塔最小二乘法方向向量CANNY算子
垂直交叉双向搜索策略的自适应窗口匹配算法
2015年
目的基于区域的局部匹配算法是一种简单高效的立体匹配方法。针对局部算法中窗口的抉择问题,提出了基于垂直交叉双向搜索的自适应窗口匹配算法。方法该算法考虑到局部区域内灰度值与视差值的相关性,通过垂直交叉双向搜索策略自适应地调节窗口的形状和大小,并获得相应掩码窗口;再利用积分图像计算掩码窗口的匹配代价,获取视差图;最后采用米字投票和双边滤波器两个步骤对视差图进行修复。结果针对不同图像采用提出的自适应窗口算法,得到了适用于各种图像结构的匹配窗口,相较于原始垂直交叉算法的匹配精度提高了约30%(Teddy),同时两步骤视差后处理较好地保持了图像边缘。结论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改善了规则窗口产生的视差边缘扩充问题,在提高视差精度的同时提高了算法鲁棒性。
符立梅彭国华
关键词:视差图自适应窗口双边滤波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