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翠平
-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电子电信更多>>
- 吲哚菁绿对大鼠脑皮层血管近红外光学特性及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的影响研究
- 近年来,生物组织的光学成像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已经成为非常可靠的辅助工具。近红外光学成像在生物组织中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被广泛应用于功能成像和异常组织诊断研究。为提高近红外光学成像系统的检测灵敏度,准确定位识别特定生...
- 王翠平
- 关键词:吲哚菁绿近红外光学特性
- 吲哚菁绿对大鼠脑皮层血管近红外光学特性及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的影响被引量:3
- 2012年
- 研究观察了吲哚菁绿(ICG)对大鼠脑皮层血管近红外光谱学特性及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CT)的影响。实验中,将SD大鼠颞部开颅,暴露并标记大脑中动脉,给予动物尾静脉注射ICG溶液,应用可见-近红外反射光谱仪和OCT系统检测脑皮层血管反射光谱的动态变化和衰减系数的特征性变化。结果显示,ICG注射后,大脑中动脉的反射光谱在ICG的吸收峰(800nm)左右出现一个特异性的低反射峰并随时间而逐渐变化;在注射ICG 3min时,本特异性低反射峰值达到最强,反射光谱的特征性变化可以为实现最佳OCT图像效果提供时间点。此外,ICG注射后的脑动脉OCT信号衰减系数为24.692±1.471,明显高于未注射ICG时15.088±1.602(p<0.01)。实验结果说明ICG可以增加血管对近红外光的吸收,为增强血管的检测能力提供理论参考,也为无损监测血管病变、肿瘤血管新生及血液动力学变化提供一种可行性检测手段。
- 王翠平曾常春关晓月朱志荣刘颂豪
- 关键词:吲哚菁绿脑动脉近红外光学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