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科

作品数:4 被引量:41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4篇油气
  • 4篇盆地
  • 4篇柴达木盆地
  • 3篇成藏
  • 2篇油气成藏
  • 2篇油气成藏期
  • 2篇油气成藏期次
  • 2篇期次
  • 2篇流体
  • 2篇流体包裹
  • 2篇流体包裹体
  • 2篇包裹体
  • 2篇成藏期
  • 2篇成藏期次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球化学特征
  • 1篇地质
  • 1篇地质意义
  • 1篇油气成藏过程

机构

  • 4篇中国石油天然...
  • 4篇中国石油青海...
  • 1篇中国石油
  • 1篇青海油田

作者

  • 4篇王科
  • 2篇王琳
  • 2篇王琳
  • 2篇王鹏
  • 1篇孟庆洋
  • 1篇曾旭
  • 1篇赵孟军
  • 1篇李剑
  • 1篇田继先
  • 1篇王建功
  • 1篇桂丽黎
  • 1篇王波
  • 1篇石亚军
  • 1篇袁莉
  • 1篇郭泽清
  • 1篇黄成刚
  • 1篇马新民
  • 1篇周飞
  • 1篇雷刚
  • 1篇吴海

传媒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地质科技情报
  • 1篇天然气地球科...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柴达木盆地北缘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石油地质意义被引量:15
2017年
为了明确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天然气的成因和天然气分布规律,综合利用天然气组份及碳同位素等手段对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柴北缘天然气以甲烷为主,重烃含量相对较高,不同构造带天然气组分具有明显的差异性。碳同位素分析表明,δ^(13)C_1和δ^(13)C_2值分别介于-36.4‰~19.3‰和-27.4‰^-19.82‰。天然气成因鉴别表明,该区天然气主体为煤型气,来自侏罗系烃源岩。柴北缘碳同位素分布主体为正序列特征,受不同成熟度、不同类型源岩混合以及过成熟阶段源岩等因素影响,部分地区存在天然气碳同位素倒转现象。柴北缘天然气平面分布具有分带性,烃源岩成熟度控制了油气分布,天然气位于成熟-高成熟区及附近。冷湖六号-冷湖七号、鄂博梁-葫芦山构造带以及阿尔金山前是下一步天然气勘探的重点领域。
田继先李剑曾旭郭泽清周飞王波王科
关键词:天然气成因碳同位素油气分布柴达木盆地
古近纪高丰度烃源岩:柴达木盆地西南部富油坳陷成藏之本被引量:5
2018年
渐新统下干柴沟组(E3g)是柴达木盆地西部南区主力烃源岩。以其为中心,陆续发现了以尕斯、昆北、英东等大型油气田为代表的一系列新生新储油气聚集单元。利用最新处理解释的二、三维地震资料,钻、测井数据以及地球化学分析和高温高压生烃模拟实验,对该套烃源岩中高丰度层段在三维空间上的分布进行了重新落实,并探索了咸化背景下烃源岩的特点和生烃机制。结果表明该套烃源岩具有高含盐量、高有机质丰度和低成熟度的特点,咸化背景下盐类矿物和放射性矿物的参与,促使烃源岩具有低熟、高效的生烃模式,而这些正是柴西南富油气坳陷油气高丰度富集的主要原因。
马新民王建功石亚军黄成刚李翔王科南喜祥
关键词:富油气凹陷柴达木盆地
柴达木盆地西部扎哈泉地区油气成藏过程被引量:8
2017年
扎哈泉地区为柴达木盆地西部典型的致密油勘探区。通过储层定量颗粒荧光、包裹体岩相学、显微测温等分析技术,结合埋藏史和热史,对油气动态演化过程进行分析。扎哈泉地区油藏原油属中等密度常规原油,但储层的QGF-E、TSF荧光光谱特征显示该区原油既有轻质-中质原油,又有重质原油存在。储层中主要发育两类烃包裹体,早期主要为黄色荧光油包裹体,晚期主要发育蓝绿-淡蓝色荧光油包裹体。通过测定伴生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及埋藏史和热史分析认为,扎哈泉地区主要经历了下油砂山组沉积末期(13 Ma)的原油充注和狮子沟组沉积早期(6 Ma)至今的原油充注以及油藏向上覆地层调整过程。
王琳王琳吴海王科桂丽黎袁莉王鹏
关键词:油气成藏期次流体包裹体柴达木盆地西部
柴达木盆地英西地区中深层油气成藏过程分析被引量:15
2017年
近年柴达木盆地英西地区已形成亿吨级规模储量区,主要是受广覆式灰云岩储层、优质盐岩盖层、晚期隆起背景复合控制,形成源—储一体的咸化湖相碳酸盐岩大型构造—岩性油气藏。英西地区位于柴达木盆地西部新生界主力烃源岩发育区内,中深层(下干柴沟组)具有近油源的先天优势,前人认为英西中深层油藏原油主要源自古近系烃源岩,对油源类型及优质储层的发育模式等进行了很多研究,但对于中深层油气充注期次和成藏过程并未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储层定量颗粒荧光、包裹体岩相学、显微测温等分析技术,结合埋藏史和热史,系统分析了英西地区中深层油气成藏演化过程。英西地区中深层原油主体为正常的中质油,但储层的QGF-E和TSF特征表明具有重质、极性极强的原油存在;储层中主要发育黄色和淡蓝色荧光2类烃包裹体,结合伴生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及埋藏史和热史分析认为,英西地区中深层主要经历了下油砂山组沉积末期(15Ma)的低成熟阶段原油充注、上油砂山组沉积末期(7Ma)至今的成熟—高成熟阶段原油充注的2期成藏过程;同时,由于受喜马拉雅晚期强烈构造运动影响,中深层油藏经历了原油充注和向上覆地层调整的过程。
王琳王琳赵孟军孟庆洋王鹏王科申磊军雷刚
关键词:流体包裹体油气成藏期次柴达木盆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