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杰
- 作品数:5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武汉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钢铁冶金及资源利用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冶金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高炉瓦斯灰氨法脱锌工艺分析被引量:5
- 2014年
- 采用氨浸法对高炉瓦斯灰脱锌工艺条件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对工艺的经济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炉瓦斯灰的氨法脱锌具有浸出率高、环境影响小等优点,浸出过程的优化条件为L/S=4∶1,[NH3]/[NH4+]=2∶1,[NH3]T=5 mol/L,浸出时间=3 h;净化过程的优化条件是锌粉用量为1.5 g/L,净化时间为2.5 h,蒸氨过程的适合温度为90℃,在500℃煅烧1 h后,得到纯度为96.03%的氧化锌粉末。每天处理7 t瓦斯灰的设备投资约在100万元左右,生产成本约为10 000元,脱锌瓦斯灰的再利用有利于减少高炉因为锌富集产生的生产问题,具有间接的经济效益。今后还需要在瓦斯灰成分波动时工艺参数范围选择、生产装置的密封性、提高产品质量等方面进一步开展研究。
- 王杰熊玮张保平
- 关键词:高炉瓦斯灰脱锌氧化锌
- 原料配比对铁焦冶金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机制
- 2024年
- 铁焦是高炉实现低碳炼铁的主要潜在技术之一。分析了不同原料配比下铁焦的抗拉强度、机械强度和热性能的演化特性。同时,结合光学显微镜、SEM-EDS、BET和XRD等表征手段分析了原料配比对铁焦显微组织、孔结构和碳结构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铁焦中较低的孔隙率和更均匀的孔隙结构有助于提高其抗拉强度。当铁矿粉质量分数超过10%后,铁焦机械强度显著降低。综合考虑铁焦的机械强度和热性能,铁矿粉的添加量(质量分数)不宜超过15%。通过调整1/3焦煤添加量来优化铁焦的冶金性能,当添加量(质量分数)在20%~22%时,铁焦机械强度达到了二级焦的等级。铁焦反应性随着1/3焦煤含量的增加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其深层原因是碳结构与微孔结构的变化。
- 郝秋月王炜王炜王杰王杰李佳
- 关键词:低碳炼铁微观结构抗拉强度冶金性能
- 影响高磷铁水脱硅率工艺因素的试验研究
- 2013年
- 为了促进中国鄂西地区高磷铁矿的合理利用,试验研究了工艺因素对高磷铁水预脱硅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脱硅剂用量的增大,脱硅率的增加并不显著。脱硅剂用量在30 kg/t左右时,脱硅氧效率在50%以上。碱度和FeO过量系数对脱硅反应具有交互作用,氧化剂和石灰的配比量合适才能得到较高的脱硅率。搅拌气体流量约为0.4 L/min,温度约为1400℃时,脱硅效率较高。为了提高脱硅率,必须在开始阶段加强搅拌,使脱硅反应尽快地进行。
- 熊玮王杰杨福
- 关键词:高磷铁矿脱硅铁水预处理
- 钒钛烧结矿三维矿相特征研究
- 钒钛烧结矿和普通烧结矿矿相显微结构复杂,二维平面图形难以全面地表现其复杂的矿相特点.为了研究两种烧结矿的矿相特征,本文采用三维重建方法得到钒钛烧结矿和普通烧结矿的三维矿相图,能全面、直观、准确地反映两种烧结矿的矿相特征,...
- 王炜邓明徐润生武风楼欧阳泽林郑恒王杰
- 关键词:高炉炼铁钒钛烧结矿显微结构
- 锌对捣固焦和顶装焦气化反应的催化作用被引量:3
- 2017年
- 采用液相吸附法研究了不同温度、富锌量等条件对捣固焦和顶装焦气化反应的影响,并结合XRD、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对比分析了锌对2种焦炭气化反应后的微晶结构、显微结构、孔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升高温度和增大富锌量均能使焦炭反应性增大,反应后焦炭强度减小。反应温度低于1 000℃时,锌对焦炭气化反应的影响较小,而在1 100℃时,2种焦炭的反应率随富锌浓度的增大快速增大,且富锌后顶装焦的反应率比捣固焦高约1%~2%。XRD分析表明,锌对焦炭有序化微晶气化反应的催化作用大于无序化微晶,从而导致气化反应后焦炭微晶片层的堆积高度减小,石墨化程度降低。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光学显微全景图发现,锌在催化焦炭气化反应过程中孔壁变薄甚至消失,孔面积和孔直径增大,孔的贯穿连通程度加大,为锌蒸气的渗透和气化反应的动力学提供有利条件,导致反应进一步被加剧,但捣固焦较致密的孔结构使其在气化反应中具有优于顶装焦的抗锌催化能力。
- 王杰王炜徐润生戴柏文余岳薛正良
- 关键词:捣固焦锌气化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