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牛士伟

作品数:11 被引量:14H指数:3
供职机构:天津外国语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语言文字
  • 3篇文化科学
  • 1篇文学

主题

  • 6篇偏误
  • 6篇字书
  • 6篇汉字
  • 6篇汉字书写
  • 5篇对外汉语
  • 5篇汉语
  • 4篇外国人
  • 3篇偏误分析
  • 2篇学习者
  • 2篇职教
  • 2篇专职
  • 2篇专职教师
  • 2篇专职教师队伍
  • 2篇教师
  • 2篇教师队伍
  • 2篇汉字偏误
  • 1篇读物
  • 1篇语料
  • 1篇中国结
  • 1篇日韩

机构

  • 11篇天津外国语大...

作者

  • 11篇牛士伟
  • 2篇赵林江

传媒

  • 3篇云南师范大学...
  • 2篇广东外语外贸...
  • 1篇黑龙江教育学...
  • 1篇大连大学学报
  • 1篇西华大学学报...
  • 1篇湖北第二师范...
  • 1篇新余学院学报
  • 1篇华北水利水电...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对外汉语文本可读性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被引量:4
2015年
可读性研究发源于美国,后应用到国内的英语教学中。近年来,对外汉语的可读性研究日益增多,主要集中在可读性公式、教材和读物的可读性研究等方面,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缺乏对读者因素和环境因素的控制,不同研究选取的变量不同,没有统一的文本资料库以及教材和读物编写过程缺乏衡量文本可读性的标准等。结论与展望:加强文本语料库的建设,以可读性公式的研究作为基础性研究及不能偏废教材和读物的可读性研究等。
牛士伟
关键词:对外汉语读物
外国人汉字书写偏误分析中的基本问题被引量:5
2020年
文章从汉字书写偏误分析的步骤出发,重新阐释各环节的内涵与功能,重点阐述各环节中的基本问题。语料的自然性和真实性是决定语料有效性的根本因素,而人们对它们的理解又决定了语料的自然性和真实性;错字的判定依据应考虑到学习者的实际情况,在实践中进一步形式化和可操作化;类偏误不必统计,但个体间的类偏误联合起来又会形成群体的偏误类;偏误归类可能还要借助认知心理学中汉字识别研究的有关成果、学习者的个体因素以及信息加工的环境因素等;从个体层面和群体层面,按照理解性、严重性和冒犯性三个维度评估偏误;继通过理性分析、三角测定法获取偏误原因后,实验法推导的偏误原因更为可靠;从个性研究到共性分析再到个体差异研究是偏误研究发展的科学之路等。
牛士伟赵林江
关键词:偏误分析汉字书写对外汉语
外国人汉字书写偏误描述法的辨析被引量:1
2023年
字本位描述法和人本位描述法是当今汉字书写偏误描述的主流,它们从不同角度阐述Dulay,Burt和Krashen(1982)的表层策略分类法,是对该方法的进一步发展。前者为标注语料库中的错字服务,超出了错别字的界限,根据偏误研究的实际,它取消了“杂糅”特征,增加了“翻转”“分离”和“连接”三个特征。后者产生于偏误研究的实际需求,在错别字的框架下由高到低逐层描述。为提高偏误描述的准确性,一是要了解外国人单个汉字要素相关的别字比例很大,别字范畴比中国人更广,有的别字的“错字”因素很浓等特点,不断积累别字特征;二是要重新界定偏误名称的内涵与外延,统一偏误名称。最后,学习者因素和信息加工的环境因素是研究者判定偏误类型的重要依据,对不能判定的归类矛盾现象,文章主张暂不描述或统一描述为有归类矛盾的偏误字。
牛士伟
关键词:汉字书写
外国汉语学习者汉字书写偏误研究的特点与反思被引量:4
2018年
以1990-2016年175篇汉字书写偏误文献为研究对象,根据文献数量变化的多寡将偏误研究分为三个阶段,在Corder(1974)偏误分析步骤基础上,从确定研究对象、搜集语料、鉴别偏误、描述偏误、评估偏误和解释偏误六个方面按照不同阶段阐述汉字偏误研究。发现未来研究应在被试的选择上更加多元。语料的自然性和真实性、语言的获取途径及数据统计的便捷性是搜集语料时的基本考量。综合运用使用频率和生成者能否自行纠正两个标准,分别在个体层面和群体层面上鉴别偏误。
牛士伟
关键词:汉语学习者汉字偏误对外汉语
天津外国语大学孔院专职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2017年
天津外国语大学(天外)通过竞争性谈判获得了储备国家汉办对外汉语专职教师的资格。为更好地发挥专职教师服务国家、奉献天外的作用,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基础,通过研究那些孔院建设上卓有成效的储备院校在专职教师队伍建设上的经验,为天外专职教师队伍的建设提供依据。研究得出结论:制度建设是专职教师队伍发展的保障和必然途径;专职教师理论基础和教学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储备院校对其国内工作的安排;职称评定和职务晋升是专职教师队伍发展的核心问题等。
牛士伟
关键词:对外汉语专职教师
外国人汉字书写偏误描述的实践研究——以非日韩学习者的偏误字为例
2023年
通过考察非日韩学习者偏误汉字的具体描述,发现偏误描述中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偏误名称的命名和偏误名称与偏误现象的对应关系上。主要原因:汉字本体研究滞后;研究者缺乏利用相关信息辅助描述偏误的意识;研究者没有厘清个别偏误名称的内涵与外延;研究者缺乏对鉴别偏误的重视。为了能更客观准确地描述偏误,文章主张,加强汉字本体研究,充分借鉴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汉字本体的研究成果;充分利用学习者信息和语料信息辅助描述偏误;重新界定偏误名称的内涵与外延,统一偏误名称;重视鉴别偏误,减少不必要的归类错误;遵循描述程序,降低偏误描述的主观随意性。
牛士伟
关键词:汉字书写
试从苏轼词解读其独特的生活哲学被引量:1
2021年
苏轼的词作是其人生浮沉的真实描绘和价值态度的艺术展现,真实地反映着其思想历程及所生活的时代,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苏轼是在出世与入世、得意与失意的磨难中度过一生的,由此形成了其异于常人的独特的生活哲学。儒释道三种流派的思想在其生活中均有所展现,且这些思想在其不同人生阶段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儒家的忧国忧民、佛老的人生如梦常常伴随着其境遇的改变在其笔端隐现,而作为一个普通人,人间清欢、手足之情的流露则是其自然属性的真情释放。
赵林江牛士伟
关键词:苏轼词儒释道生活哲学
外国人汉字书写偏误分析中的归类与评估研究——以葡萄牙零起点学生的错字为例被引量:2
2021年
描述偏误和评估偏误一直是汉字书写偏误研究中的难题。文章以葡萄牙零起点学生的错字为例,借此阐述错字归类的影响因素和评估偏误的统计指标。发现:在错字归类上,对有归类矛盾的错字,学习者的学习经历、汉语水平和书写习惯,语料呈现的连续性、语境、题型和试题内容等对错字归类的影响比归类原则更可靠、更有说服力;在评估偏误上,分别从个体层面和群体层面,按照理解性、严重性和冒犯性三个维度评估偏误。在理解性上,评估者在含有偏误的语言单位的理解上几乎不存在任何问题;在严重性上,笔际关系偏误、少笔画偏误和部件替换偏误是葡萄牙零起点学习者的主要偏误类型;在冒犯性上,语言单位中偏误字的偏误数量越多,偏误层级越高,该语言单位就越易激怒评估者,且语境在评估偏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牛士伟
关键词:汉字书写偏误分析
对外汉语界汉字书写偏误分析的实证研究
2017年
文章统计了1990—2016年175篇关于汉字书写偏误研究的文献,在Corder(1974)的偏误分析步骤的基础上,从确定研究对象、搜集语料、鉴别偏误、描述偏误、评估偏误和解释偏误六方面梳理了汉字偏误的研究情况。文章通过对以往的研究进行反思,得出结论:未来研究应在被试的选择上更加多元;在搜集语料上,应充分考虑语料的自然性和真实性、语言的获取途径及数据统计的便捷性;在偏误鉴别上,应综合考虑使用频率和生成者能否自行纠正两个标准,分别在个体层面和群体层面上鉴别偏误等。
牛士伟
关键词:汉字偏误偏误语料
国家汉办孔子学院专职教师队伍的可持续性发展被引量:1
2017年
孔子学院专职教师是由国家汉办招录的储备于特定学校的长期从事国际汉语教育事业的专业人员。自接收专职教师以来,各储备学校积极筹建专职教师队伍。为更好地发挥专职教师队伍奉献国家、服务学校的作用,文章以天津外国语大学为例,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基础,通过研究那些在孔子学院建设上卓有成效的储备学校在专职教师队伍建设中的经验,一方面为储备学校专职教师队伍的发展建言献策,另一方面也为国家汉办筛选储备学校提供参考依据。
牛士伟
关键词:专职教师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