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毕迎凤

作品数:6 被引量:34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松茸
  • 2篇土壤
  • 2篇群落
  • 1篇杨柳
  • 1篇样方
  • 1篇遗传多样性研...
  • 1篇彝族
  • 1篇云南松
  • 1篇山松
  • 1篇生物群落
  • 1篇铁杉
  • 1篇土壤微生物
  • 1篇土壤微生物群...
  • 1篇土壤真菌
  • 1篇群落研究
  • 1篇外生菌根
  • 1篇外生菌根真菌
  • 1篇微生物
  • 1篇微生物群落
  • 1篇物种

机构

  • 6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格勒诺布尔第...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西南林业大学
  • 1篇洛桑大学

作者

  • 6篇杨雪飞
  • 6篇毕迎凤
  • 4篇李建文
  • 4篇杨永平
  • 2篇许建初
  • 1篇李巧宏
  • 1篇张宇
  • 1篇张宇
  • 1篇郎荣
  • 1篇杨云强

传媒

  • 2篇植物分类与资...
  • 2篇中国菌物学会...
  • 1篇生态学报
  • 1篇中国民族民间...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产松茸不同森林的土壤真菌群落研究
大量研究已经证明森林土壤真菌群落对塑造地上生物多样性,调控地下营养物质循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及促进生物圈和岩石圈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等过程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真菌特别是一些特定的外生菌根(ectomycorrhizal,EC...
杨淑娇杨永平毕迎凤李建文杨锦超石玲玲杨雪飞
关键词:外生菌根真菌松茸
文献传递
缅甸传统医药——过去、现状与未来被引量:2
2019年
缅甸与中国山水相连,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悠久的历史,在历史上与中国保持长久的物质和传统医药在内的文化交流.传统医药作为缅甸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缅甸人民健康、 保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过去七十多年,缅甸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发展本国传统医药.然而,由于较为保守,限制开放,国际上对缅甸传统医药的认识较少.文章概述缅甸传统医学体系及其在近现代发展历史,总结缅甸传统医学科学研究现状,以期提高全球对缅甸传统医药的认识,促进缅甸传统医药的发展.
毕迎凤Nay Lin Tun张宇张宇Yunn Mi Mi Kyaw李建文李建文杨雪飞
基于样方数据的云南松林分生长模型研究——以云南省保山市杨柳白族彝族乡为例被引量:8
2011年
以云南省保山市杨柳白族彝族乡实地调查的86块云南松样地数据,使用非线性拟合的方法拟合优选常用树木生长方程,建立了包括地位指数、密度指数、平均直径和蓄积量的生长模型。经验生长方程Schumacher的拟合度与其它方程相近,但模型中参数变异系数均比其余方程低,为地位指数、平均直径和蓄积量的最优方程。
郎荣许建初Timm Tennigkeit杨雪飞毕迎凤
关键词:云南松林分生长模型
松茸主要产地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松茸(Tricholoma matsutake)是一种重要的食用美味野生真菌,主要分布在亚洲和欧洲。开发松茸分子标记技术对于研究其遗传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近几年来有众多对松茸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然而对确定松茸的遗传多...
李建文杨永平毕迎凤杨淑娇杨锦超杨云强杨雪飞
关键词:松茸SSR
文献传递
基于PLFA的高山栎和高山松林松茸菌塘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研究被引量:8
2018年
通过磷脂脂肪酸(Phospholipid fatty acid,PLFA)生物标记法对云南省香格里拉县的高山栎林和高山松林内的松茸菌塘和非菌塘的土壤微生物群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1)菌塘内的优势菌群主要包括真菌(18:2ω6,9c、18:1ω9c、18:3 w6c(6,9,12))、革兰氏阴性菌(19:0 cyclo w8c)、革兰氏阳性菌(15:0 iso)和未被鉴定的PLFAs(16:0、17:1 anteiso B、18:1 w6c、16:1 w6c和18:0);2)从群落组成上看,菌塘内的真菌百分含量、真菌/细菌生物量比(F/B)显著高于非菌塘,而革兰氏阴性菌(GNB)和革兰氏阳性菌(GPB)的百分含量,以及总PLFAs均匀度(J)均低于非菌塘;3)从群落结构上看,土壤微生物群落在菌塘和非菌塘间、以及不同林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且菌塘对群落结构的影响大于林型;4)无论是在群落组成还是群落结构上,林型均不与菌塘存在交互作用,即松茸菌塘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不随宿主森林类型而发生改变;5)土壤化学性质与林型密切相关,但与菌塘关系不明显。上述结果表明,菌塘内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和结构与非菌塘有所不同,且在两种林型中表现相似。
杨淑娇杨永平石玲玲毕迎凤李建文杨锦超杨雪飞
关键词:松茸土壤微生物群落林型
应用BioMod集成多种模型研究物种的空间分布——以铁杉在中国的潜在分布为例被引量:16
2013年
新型统计方法和多源、多尺度空间信息数据的产生促进了物种空间分布模型的快速发展。不同的物种空间分布模型在生态学理论的运用以及前提假设上存在差异。选用不同的模型方法和输入数据会带来预测结果的不确定性。对比并集成多个物种空间分布模型,同时利用多组输入数据可降低预测的不确定性,提高物种分布模拟的精度。本文以中国特有种铁杉(Tsuga chinensis)为例,运用基于R语言开发的BioMod软件包对比9个物种空间分布模型对铁杉的模拟效果。最后以曲线下面积(ROC)为权重集成9个模型的模拟结果,产生和筛选最佳的铁杉潜在空间分布图。研究发现随机森林模型(RF)的模拟效果最好,其次是多元适应回归样条函数模型(MARS)和广义相加模型(GAM),模拟效果最差的是表面分布区分室模型(SRE)。模型集成结果显示,最适宜铁杉分布的区域集中在中国的西南及四川盆地周围,其次零星分散于华南和台湾部分地区。这一结果与前人对铁杉自然分布的描述和研究结果较为吻合。研究进一步表明,通过模型的集成能有效地降低由于单个模型所带来的模拟结果不确定性,从而提高模拟的精度和效果。
毕迎凤许建初李巧宏Antoine GuisanWilfried ThuillerNiklaus E.Zimmermann杨永平杨雪飞
关键词:铁杉分布区BIOMOD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