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瑞峰

作品数:6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南民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文学

主题

  • 3篇文学
  • 2篇渊源
  • 2篇文学观
  • 1篇学理
  • 1篇艺术
  • 1篇艺术性
  • 1篇中国文学
  • 1篇人情
  • 1篇三个维度
  • 1篇社会
  • 1篇社会关怀
  • 1篇审美
  • 1篇审美学
  • 1篇生态关怀
  • 1篇群山
  • 1篇黛玉
  • 1篇维度
  • 1篇文化转型
  • 1篇文学观念
  • 1篇文学奖

机构

  • 5篇中南民族大学

作者

  • 5篇杨瑞峰
  • 2篇彭修银

传媒

  • 2篇哈尔滨师范大...
  • 1篇湖北大学学报...
  • 1篇美与时代(美...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群山之巅》生态关怀的三个维度
2016年
迟子建的恋乡情结极其鲜明,故乡是她文学作品中永恒的形象。文章从她的"极地情结"出发,认为其近作《群山之巅》通过对原本山清水秀的龙盏镇自然环境恶化的心痛追踪,展现了作者急切的生态关怀;通过撕开那些表面光鲜的人性褶皱,让人发觉历史潮流是如何不动声色地影响个体命运,是作者对底层人物的精神关怀;而进一步深化思想旨趣,展现底层人物之间的相互欺凌,则体现了小说独具史诗气质的社会关怀。
杨瑞峰
关键词:生态关怀精神关怀社会关怀
周作人“人情文学”观的形成及其日本渊源
2016年
"人情"在周作人文学观念中具有极大的统摄性价值和鲜明的总体论特征,因此,以"人情文学"指称周作人的文学观相对更为合理。具体而言,"人的文学"为"人情文学"观奠定了发展的轨范;"写实"与"移情"是周作人文学观念在写作策略和功用层面的进一步完善,表征着"人情文学"观的明显胎动;对"人情"的置重则将周作人的文学视野聚焦到"文学"本身,意味着其"人情文学"观的最终定型。周作人"人情文学"观的形成过程深受日本文学影响,"日本渊源"是周作人"人情文学"观一块无法抹去的印记。
彭修银杨瑞峰
以精神景仰对抗现实困境——论阎真近作《活着之上》
2015年
暌违七年之久,阎真教授的又一长篇力作《活着之上》于2014年年末面世。与他的前三部长篇一样,《活着之上》沿用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作者集中笔力揭示时代语境下小知识分子的现实困境,并以文化寻根的姿态对精神景仰的救赎力进行了深层探求。小说顺利斩获第一届路遥文学奖,进一步确证了阎真作为一个"绝对现实主义作家"的创作高度。但对底层关注的不足,人物、环境刻画的单一也从艺术性与可读性方面限制了该作成为一部现实主义经典文本的可能。
杨瑞峰彭修银
关键词:艺术性
现代中国“文学”概念的形成及其日本渊源
本文系统论述现代中国“文学”概念的形成过程,重在挖掘“日本”的引渡、影响作用。以往的研究倾向于将“日本”视作中国近现代文学观念转型的“中介”,这实质上仍然是“西学东渐”思维的个案式回响。本文认为,“日本”对中国近现代“文...
杨瑞峰
关键词:文学观念文化转型
弱美:黛玉之美的形态归属
2015年
林黛玉作为《红楼梦》人物群像当中一个独特的存在,历来都是红学研究的重中之重。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审美视角的切入为契机,黛玉之美的阐发成为一时热点,遗憾的是,彼时学界并未取得合乎审美学学理规训的重大突破。黛玉之美,无论就其实质还是就其形态特征而言,都应归为弱美。以弱美论黛玉,既合乎学理性,是黛玉之美在审美学意义上的真正展开;又具有全面性,杜绝了各美其美的片面论;更为黛玉之美的后续研究开拓了一片全新的天地。
杨瑞峰
关键词:审美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