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锐

作品数:2 被引量:21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基础研究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氯化
  • 2篇氯化氢
  • 1篇氧化铜
  • 1篇氧化铈
  • 1篇纳米
  • 1篇纳米复合物
  • 1篇分子
  • 1篇分子筛
  • 1篇复合物
  • 1篇Y分子筛
  • 1篇CEO
  • 1篇CUO
  • 1篇催化
  • 1篇催化剂
  • 1篇催化剂制备

机构

  • 2篇南京工业大学

作者

  • 2篇乔旭
  • 2篇崔咪芬
  • 2篇汤吉海
  • 2篇陈献
  • 2篇曹锐
  • 1篇费兆阳
  • 1篇吕高明
  • 1篇周哲

传媒

  • 1篇高校化学工程...
  • 1篇化学反应工程...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负载于Y分子筛的纳米Ce-Cu-K催化剂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被引量:17
2011年
采用柠檬酸溶胶凝胶-浸渍法制备了负载于Y分子筛的纳米铈、铜、钾复合氧化物颗粒催化剂,考察了对氯化氢氧化制氯反应的催化性能,运用XRD、N2等温吸附脱附、UV-Vis等手段对所制备的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测定了催化剂颗粒的抗压碎强度。研究结果显示,当负载量超过24.9%时,活性组分在分子筛表面形成了20~25 nm的纳米晶粒,呈现出一层具有较明显晶粒间隙的纳米复合物壳结构;随着活性组分负载量的增加,分子筛表面形成的纳米复合物层也增厚。在活性组分负载量为28.8%时氯化氢的转化率可达到85%,接近平衡转化率。当催化剂颗粒中硅胶含量达到11%时,颗粒的径向抗压碎强度达到107 N·cm-1,氯化氢的转化率达到80%,可满足氯化氢氧化工业催化剂强度及活性的要求。
陈献吕高明汤吉海崔咪芬周哲曹锐乔旭
关键词:分子筛氯化氢纳米复合物
Cuo和CeO_2在氯化氢氧化反应中的协同作用被引量:7
2013年
以Y分子筛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CuO/Y、CeO_2/Y和CuO-CeO_2/Y催化剂用于氯化氢氧化制氯反应,并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比表面积测试法(BET)、拉曼光谱分析法(Raman)和H_2-程序升温还原法(H_2-TPR)等多种手段表征了催化剂特性,对反应前后的催化剂进行SEM、XRD以及BET表征,结果显示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CuO和CeO_2的氯化氢氧化反应特性研究表明,CuO在反应气氛中会被氯化,氯化铜物种聚集导致CuO/Y比表面积下降;CeO_2未被氯化且在载体表面更加分散。催化性能考察结果显示,CuO-CeO_2/Y催化剂在390℃下对HC1的转化率达到90%,其性能明显优于CeO_2/Y和CuO/Y催化剂,说明CuO与CeO_2存在显著的协同效应。Raman光谱表明铜离子进入CeO_2体相使其发生了晶格畸变,H_2-TPR结果表明CeO_2能够提高CuO的分散度,改善其氧化还原性能。CeO_2促进铜物种的分散并使得分散铜物种量的增多是CuO-CeO_2/Y催化剂性能提升的主要原因。
曹锐费兆阳陈献汤吉海崔咪芬乔旭
关键词:氧化铜氧化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