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浩
- 作品数:4 被引量:21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林木遗传与生物技术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技术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液态混合菌发酵优化纤维素酶组分被引量:2
- 2011年
- 在里氏木霉和黑曲霉液态混合条件下培养纤维素酶,分析两个菌种的接种比和延迟黑曲霉的接种时间对产酶的影响,探讨两个菌种发挥协同作用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黑曲霉延迟接种48 h及里氏木霉与黑曲霉接种质量比1∶1时,所产纤维素酶的滤纸酶活为1.163μmol/(min.mL);β-葡萄糖苷酶活为0.606μmol/(min.mL),β-葡萄糖苷酶活与滤纸酶活比值为0.521,比单一里氏木霉产纤维素酶的酶活高,并在后续的酶解效果对比中表现最佳。48 h时的酶解得率为65.61%,高于里氏木霉单一培养时所产纤维素酶的得率53.91%和商品纤维素酶的得率49.64%。说明通过混合发酵,纤维素酶的组分得到了优化。
- 宋向阳方浩欧阳嘉李鑫勇强
- 关键词:里氏木霉黑曲霉纤维素酶
- 树干毕赤酵母对玉米秸秆蒸汽爆破水解液及其蒸馏釜底液中木糖的发酵
- 2013年
- 为了能够高效地利用木质纤维素水解液中的糖,采取了一种新的工艺路线:玉米秸秆水解液中的葡萄糖先被酿酒酵母转化为乙醇,并通过蒸馏将发酵液中的乙醇去除,然后再用驯化过的树干毕赤酵母将蒸馏釜底液中的木糖转化为乙醇。结果表明,蒸馏后的水解液中84.4 g/L木糖经过48 h发酵的乙醇得率和木糖利用率分别为80.4%和89.7%;高浓度抑制物的蒸馏釜底液中木糖的利用可以通过提高初始pH值的方法加以改善。初始pH值为5.5,蒸馏釜底液中乙酸为3.2 g/L时木糖利用率和乙醇得率分别为91.0%和76.3%(以木糖计)。由此充分表明,通过这种工艺路线酿酒酵母发酵液中的木糖可以被有效利用,从而较为经济地解决了木质纤维素制备燃料乙醇过程中木糖的利用问题。
- 赵晨方浩孔端男朱均均余世袁
- 关键词:树干毕赤酵母
- 里氏木霉与黑曲霉混合发酵产纤维素酶的研究被引量:16
- 2009年
- 研究了利用里氏木霉和黑曲霉混合培养的形式产纤维素酶,以两个菌种的不同接种比和延迟黑曲霉的接种时间来寻找两个菌种发挥最大协同作用的结合点。以农林废弃物之一的玉米秸秆为底物,经过蒸汽爆破预处理后,用作产酶碳源。以里氏木霉单一培养与黑曲霉单一培养为参照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黑曲霉接种较里氏木霉延迟48 h,里氏木霉与黑曲霉接种量比为5∶1时,滤纸酶活最高,达3.295 IU/mL,高于里氏木霉单一培养(2.480 IU/mL),β-葡萄糖苷酶活达1.010 IU/mL,也远远高于里氏木霉单一培养(0.243 IU/mL)。本实验充分证明里氏木霉与黑曲霉混合培养产酶是可行的,并优于单一菌种培养。
- 方浩宋向阳赵晨常铮储洁勇强
- 关键词:玉米秸秆里氏木霉黑曲霉纤维素酶
- 树干毕赤酵母在水解液中的驯化及木糖发酵被引量:3
- 2011年
- 通过在玉米秸秆蒸汽爆破水解液中的驯化,树干毕赤酵母(Pichia stipitis)能够在大量抑制物存在的情况下进行木糖发酵,且驯化后P.stipitis的木糖利用率为94.1%,乙醇得率为82.1%。在此基础上,对初始木糖质量浓度为30、45和60 g/L的水解液进行发酵,结果显示45 g/L初始木糖发酵的平均乙醇生成速率较高,且平均光密度(OD)增长速率较低。通过碳平衡计算和碳元素流向分析,51.6 g/L木糖水解液经过36 h发酵,碳回收率为89.7%,并且有48.5%的碳元素流向乙醇。
- 赵晨方浩孔端男余世袁
- 关键词:树干毕赤酵母驯化木糖抑制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