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若愚

作品数:3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断层
  • 2篇变质
  • 2篇拆离
  • 1篇地壳
  • 1篇断层带
  • 1篇断层作用
  • 1篇形成温度
  • 1篇岩石
  • 1篇岩石流变
  • 1篇元古代
  • 1篇杂岩
  • 1篇造岩
  • 1篇上地壳
  • 1篇强过铝花岗岩
  • 1篇组构
  • 1篇褶皱
  • 1篇褶皱作用
  • 1篇结晶学
  • 1篇花岗岩
  • 1篇构造岩

机构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3篇张若愚
  • 2篇刘俊来
  • 2篇李弘珂
  • 1篇王思程
  • 1篇张华锋
  • 1篇罗志波

传媒

  • 1篇矿物岩石
  • 1篇地学前缘
  • 1篇第六届地质构...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3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中下部地壳拆离断层带演化中的褶皱作用:以辽南变质核杂岩为例被引量:1
2019年
作为变质核杂岩构造的重要组成部分,拆离断层带内广泛发育的褶皱构造与其寄主岩石一样记录了中下地壳拆离作用过程。选取辽南变质核杂岩金州拆离断层带内褶皱构造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叶理与褶皱构造关系分析,划分了褶皱期次与阶段性;通过形态组构分析、结晶学组构分析及石英古温度计等技术方法的应用,初步分析了拆离断层内褶皱的形成机制,为辽南地区拆离作用过程提供约束。根据褶皱形成与拆离作用的时间关系,将拆离带内褶皱分为拆离前褶皱、拆离同期褶皱和拆离后褶皱;拆离作用同期的褶皱按时间早晚分为早期(a1)阶段、中期(a2)阶段、晚期(a3)阶段。不同阶段褶皱的野外形态、叶理与褶皱关系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形态组构与结晶学组构的特征,为判断和恢复褶皱的形成机制提供了佐证,揭示出拆离断层带褶皱是在纵弯-压扁和顺层流变的共同作用下递进剪切变形的产物。在拆离作用过程中,a1阶段和a2阶段褶皱以纵弯、压扁褶皱作用为主,a3阶段褶皱以弯滑作用为主。褶皱作用记录了拆离断层一定温度范围内(主要集中在380~500℃)的变形特征,拆离作用从早期到晚期的演化整体处于相对稳定的应变状态下。对金州拆离断层带而言,在区域NW-SE向伸展过程中,还伴随着NE-SW向微弱的收缩。
郑媛媛张若愚甘浩男李弘珂蒋浩张雎易刘俊来
关键词:褶皱作用变质核杂岩
中上地壳拆离断层作用与岩石流变--来自辽南变质核杂岩下盘构造岩的约束
甘浩男刘俊来李弘珂张若愚申亮郑媛媛陈小宇
文献传递
内蒙卓资-凉城地区古元古代变质过铝/强过铝花岗岩的形成温度:区域高温/超高温变质作用证据被引量:3
2012年
内蒙古卓资-凉城地区孔兹岩系出露大量古元古代过铝/强过铝花岗岩。野外地质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均显示它们存在两种类型。一类来自孔兹岩部分熔融,与孔兹岩呈渐变过渡关系并以含有粗大的石榴石、石英和堇青石斑晶为特征,出露广泛(A类);另一类花岗岩为花岗侵入岩体,矿物粒度相对细小,无矿物斑晶,其起源尚待进一步查证(B类)。电子探针(EPMA)分析石英单颗粒Ti含量并运用钛温度计进行计算,结果显示两类花岗岩石英Ti温度存在较明显差异:A类中石英钛温度多集中在680℃~800℃和>800℃间,而B类花岗岩多集中在650℃~750℃间,前者较后者普遍存在高的Ti温度值;两类花岗岩的锆饱和温度也存在差异,两者分别集中在820℃~890℃和700℃~780℃间。结果表明,来自孔兹岩部分熔融的A类花岗质岩石形成温度应高于900℃,B类花岗岩侵入体的石英和锆饱和温度均反映出正常花岗质侵入体结晶温度范围。由于A类花岗岩广泛分布在卓资-凉城地区,因此我们认为本区发生的超高温变质作用属于区域高温/超高温变质作用的结果。
罗志波张华锋张若愚王思程
关键词:过铝花岗岩超高温变质作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