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康建丽

作品数:2 被引量:29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地壳增生
  • 1篇早二叠世
  • 1篇造山带
  • 1篇熔岩
  • 1篇山带
  • 1篇石炭
  • 1篇石炭世
  • 1篇中亚造山带
  • 1篇晚石炭世
  • 1篇微量元素
  • 1篇霞石
  • 1篇霞石岩
  • 1篇陆陆碰撞
  • 1篇南天山
  • 1篇基性
  • 1篇二叠世
  • 1篇超基性

机构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作者

  • 2篇黄河
  • 2篇张东阳
  • 2篇张招崇
  • 2篇康建丽
  • 1篇薛春纪
  • 1篇马乐天
  • 1篇程志国

传媒

  • 1篇地质学报
  • 1篇全国第七次火...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塔里木大火成岩省瓦吉里塔格地区过碱性超基性熔岩的识别及其意义
瓦吉里塔格地区位于塔里木大火成岩省西北,最近在该地区识别出二叠纪过碱性熔岩。橄辉霞石岩和碱玄岩在主要元素上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前者具有高的MgO、FeO、Fe203、Ca0和P205含量,而具有相对低的Si02、Al203...
张招崇程志国张东阳黄河康建丽
关键词:微量元素
中国南天山晚石炭世—早二叠世花岗质侵入岩的岩石成因与地壳增生被引量:29
2011年
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在中亚南天山造山带形成了大量的花岗质侵入岩。中国境内这些岩体以晚石炭世I型花岗岩、早二叠世I型和S型花岗岩以及最晚期的A型花岗岩为代表。不同类型的岩石在源区特征和岩浆形成的温压条件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而这些差异性反映了该时期内构造环境的演化过程。本文选取铁列克岩体、盲起苏岩体、英买来岩体、川乌鲁杂岩体、巴雷公岩体、霍什布拉克岩体和麻扎山岩体作为典型岩体进行了地质年代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的研究。铁列克岩体和盲起苏岩体为晚石炭世I型花岗岩,岩浆形成于地壳下部变质火成岩在同碰撞构造背景下发生的部分熔融作用;英买来岩体为早二叠世S型花岗岩,是变质沉积岩为主的中元古代古老地层在放射性物质蜕变产生的热源作用下重熔的产物;川乌鲁杂岩体中的长英质岩石为早二叠世I型花岗岩,并具有岩浆混合成因,代表了由于碰撞导致的加厚地壳底部物质部分熔融产生的花岗质岩浆。而杂岩体中的铁镁质岩石代表了富集交代的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产生的底侵幔源岩浆。英买来岩体和川乌鲁杂岩体均形成于构造体制由同碰撞挤压背景向后碰撞伸展环境转化的阶段;形成于275 Ma前后的A型花岗岩代表了软流圈物质与下地壳在低压条件下相互作用形成的高温花岗质岩浆。其中巴雷公岩体为A2型花岗岩,代表了后碰撞环境的尾声;霍什布拉克岩体和麻扎山岩体都为A1型花岗岩,指示了板内裂谷环境。
黄河张招崇张东阳杜红星马乐天康建丽薛春纪
关键词:中亚造山带南天山陆陆碰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