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志强

作品数:2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管
  • 2篇血管成像
  • 2篇缺血
  • 2篇320排CT
  • 2篇CT血管成像
  • 2篇成像
  • 1篇短暂性
  • 1篇短暂性脑缺血
  • 1篇短暂性脑缺血...
  • 1篇血管狭窄
  • 1篇全脑
  • 1篇全脑灌注
  • 1篇脑灌注
  • 1篇脑缺血
  • 1篇脑缺血发作
  • 1篇后循环
  • 1篇后循环缺血
  • 1篇灌注
  • 1篇灌注成像
  • 1篇CT灌注

机构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篇陈信坚
  • 2篇廖光昊
  • 2篇黎红华
  • 2篇邹佳妮
  • 2篇孙志强
  • 2篇黄文琴
  • 1篇易娟

传媒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神经损伤与功...

年份

  • 2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后循环缺血的血管形态学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通过320排CT血管成像观察后循环缺血(PCI)患者的颅内外血管形态学改变,为PCI的病因诊断提供证据。方法选取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神经内科29例PCI患者作为PCI组,27例正常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入选对象均进行头颈部320排CT血管成像检查,对2组血管形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CTA显示PCI组23例(79.31%)后循环系统血管狭窄性病变,对照组5例(22.73%)后循环血管狭窄性病变,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组7例(24.14%)单侧椎动脉发育不良,对照组7例(25.9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组2例(6.90%)骨质压迫双侧椎动脉,2例(6.90%)椎动脉扭曲延长,对照组3例(11.11%)骨质压迫单侧或双侧椎动脉,无椎动脉扭曲延长,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组14例(48.28%)单侧或双侧后交通动脉(pos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y,PCoA)开放,对照组7例(25.93%)单侧或双侧PCoA开放,PCI组PCoA开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动脉粥样硬化是PCI的主要病因;椎动脉发育不良、扭曲、骨质压迫不是PCI的直接病因。PcoA在PCI患者中发挥部分代偿作用。320排CTA 联合CTP对于PCI有重要的辅助诊断价值。
黄文琴黎红华陈信坚孙志强邹佳妮廖光昊易娟
关键词:320排CTCT血管成像后循环缺血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320排CT全脑灌注联合CT血管成像研究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320排CT在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22例于发作间期进行320排CT全脑灌注成像(CTP)及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观察颈内动脉系统颅内外血管状况及脑灌注情况。结果:17例(77.27%)患者存在血管病变;颅外血管狭窄以颈内动脉颅外段受累最多见(81.81%),颅内血管狭窄以大脑中动脉受累多见(61.11%);12例(54.55%)患者CTP图上发现与临床症状相对应的灌注异常区,其中Ⅰ1期2例,Ⅰ2期6例,Ⅱ1期3例,Ⅱ2期1例;灌注异常者患侧、对侧的平均达峰时间(TTP)分别为(16.64±2.04)s和(14.81±1.99)s(P<0.05),患侧、对侧的平均通过时间(MTT)分别为(4.45±0.74)s和(3.87±0.33)s(P<0.05);CTP异常与责任血管狭窄程度具有相关性,责任血管中、重度狭窄者CTP异常阳性率显著高于责任血管轻度狭窄者及无狭窄者(P<0.05)。结论:320排CT可对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血管状况及血流动力学进行有效评价。
黄文琴黎红华陈信坚孙志强廖光昊邹佳妮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血管狭窄320排CTCT血管成像CT灌注成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