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红艳
- 作品数:5 被引量:14H指数:3
- 供职机构:陕西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省资源生物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教育厅规划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分析苏铁叶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研究苏铁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检测方法。方法:基于碱性条件下,黄酮类化合物对Luminol-H2O2-Cu^2+化学发光体系的抑制作用,结合反相流动注射技术,建立苏铁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检测方法。结果:发光信号的降低值ΔI与黄酮类化合物的质量浓度在2.0×10^-6-1.0×10^-3mg/m 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265μg/m L。在优化条件下,检测苏铁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平均得率为1.61%,RSD=1.32%。结论:通过干扰试验,并与UV法检测结果比较,表明该方法可用于苏铁叶黄酮类化合物的分析检测。
- 史红艳朱海萍屈亚娟杨培君
- 关键词:黄酮类化合物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
- ICP-AES测定彩色猕猴桃中的8种元素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测定四川广元2种彩色猕猴桃中元素的含量。方法:采用微波消解法对四川广元所产的红心和黄心2种彩色猕猴桃果实进行处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2种彩色猕猴桃中8种元素的含量。结果:2种彩色猕猴桃果实中矿质元素含量均高于绿果肉猕猴桃,其中微量元素Fe和Mn的含量较高,Al和Zn次之,Cu最低。红心猕猴桃Zn元素含量稍高于黄心猕猴桃,但明显高于绿果肉猕猴桃。
- 屈亚娟史红艳杨培君
- 关键词: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微波消解
-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分析延胡索总生物碱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建立检测中药材延胡索总生物碱含量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CL-FIA)分析法。方法:在酸性环境中,基于延胡索总生物碱对Ce4+-Rhodamine B(罗丹明B)化学发光体系的强烈增强作用,筛选出Ce4+-罗丹明B体系用于CL-FIA检测延胡索总生物碱,并开展干扰试验、方法学验证以及HPLC检测对比。结果:在优化条件下,体系的相对发光强度与延胡索总生物碱在0.014 24~0.227 84μg·m L-1(r=0.996 4)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09 06μg·m L-1,RSD=1.39%(n=11);延胡索总生物碱平均得率为0.597%。结论:该方法分析速度快、成本低、灵敏度较高,为延胡索总生物碱的分析检测提供了另一新途径,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 朱海萍史红艳王仕宝杨培君
- 关键词:延胡索流动注射化学发光生物碱
- 响应面法优化山药零余子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研究被引量:5
- 2014年
- 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山药零余子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选取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4个因素做单因素实验,采用Design-Expert软件和Box-Behnken设计法进行响应面优化实验设计,对各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乙醇浓度为76%,提取温度为61℃,提取时间为155 min,料液比1:36,黄酮的提取率达到最大3.383%,与预测值3.487%相近。
- 屈亚娟史红艳陈晓玲杨培君
- 关键词:黄酮类化合物
- 苏铁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检测与提取工艺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以苏铁叶为研究材料,开展黄酮类化合物的检测,同时对其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方法:以UV法检测的苏铁叶总黄酮得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条件。结果:定性检测显示,苏铁叶中含黄酮、二氢黄酮等黄酮类化合物组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参数:提取温度为80℃,乙醇浓度为70%,料液比为1.25,提取时间为1.5h。在此条件下总黄酮的平均得率为1.67%。结论:该工艺合理,重复性好,能有效提高苏铁叶总黄酮得率。
- 史红艳朱海萍杨培君
- 关键词:总黄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