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刚

作品数:3 被引量:26H指数:2
供职机构:国家体育总局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最大耗氧量
  • 2篇耗氧
  • 2篇耗氧量
  • 1篇动力学
  • 1篇摄氧量
  • 1篇数据处理
  • 1篇坡度
  • 1篇最大摄氧量
  • 1篇无氧
  • 1篇无氧阈
  • 1篇斜坡式
  • 1篇负荷模式

机构

  • 3篇华侨大学
  • 3篇国家体育总局
  • 1篇上海体育学院
  • 1篇北京第二外国...

作者

  • 3篇冯魏
  • 3篇胡国鹏
  • 3篇冯刚
  • 3篇孟妍
  • 2篇王振
  • 1篇郑阳
  • 1篇刘无逸

传媒

  • 2篇体育科学
  • 1篇北京体育大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大强度间歇训练与中等强度持续训练对耗氧量动力学特征影响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0
2017年
目的:比较大强度间歇训练(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HIT)和中等强度持续训练(Moderate-intensity Continuous Training,MCT)对斜坡测试(Ramp)、中等强度及高强度持续运动中耗氧量动力学(OUK,Oxygen Uptake Kinetics)等参数的影响。方法:36名青年男性受试者分为高强度间歇训练组(HIT)、中等强度持续训练组(MCT,)和对照组(NOT),MCT和HIT两干预组分别进行6周、每周3次强度不同而训练量相同的运动干预;各组干预前(Pre)、中(Mid)、后(Post)分别进行Ramp力竭测试及中、高强度持续运动的OUK测试。结果:6周干预后,HIT与MCT两干预组VO_2max/kg(最大耗氧量)、VO_2-VAT(通气无氧阈耗氧量)、VO_2/kg-VAT(通气无氧阈耗氧量相对值)、Waat-VAT(通气无氧阈功率)均表现为干预后值高于干预前(P<0.05)、干预中值(P<0.01);3组受试者之间上述参数组间差异显著(P<0.05),但仅表现HIT、MCT组与NOT组之间差异显著,HIT与MCT两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A_(slop)(Delta效率)、A_(OUES)(耗氧效率坡度)组间效应不显著(P>0.05)。中等强度下OUK各参数仅有τ(Tau,OUK时间常数)值组间效应显著(F=3.652,P=0.04<0.05),HIT与MCT两干预组分别与NOT之间组间效应显著(HIT vs NOT,P=0.027<0.05;MCT vs NOT,P=0.027<0.05),但HIT、MCT两干预组Mid、Post阶段,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各时间点TD值、A值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大强度运动时A1(A,耗氧幅度)值组间效应显著(F=4.439,P=0.011<0.05),除了MCT及HIT分别与NOT组组间差异显著外,HIT与MCT之间差异显著(P<0.05),6周后HIT组A1值显著高于同阶段MCT组(1 893.9±132.1vs 1 632.3±340.0,P<0.05);而对于观测值τ_1,3组受试者之间组间效应显著(F=9.083,P<0.01),MIT及HIT组和NOT组相比,τ_1显著降低,并且MIT和HIT组间差异显著(P<0.05);3周后HIT组τ_1值已经显著高于NOT组(Mid:42.5±3.8 vs 53.7±4.3,P<0.01),而MCT在6周后出现(Post:43.1±4.6 vs 53.4±6.0,P<0.01)。3周后HIT组A2值比NOT组显著减低(P<0.
胡国鹏郑阳孟妍冯刚冯魏
关键词:最大耗氧量无氧阈
不同运动模式下耗氧量动力特征参数关系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研究两种典型运动模型下耗氧动力学特征并分析其特征参数之间关系。方法:34名受试者分别进行一次斜坡式递增负荷力竭测试和3次中等强度下的动力学重复测试,用线性和非线性函数模型拟合耗氧量变化的特征参数。结果:斜坡式递增负荷模式中,耗氧量(VO2)和功率(Waat)的一次线性函数拟合优度R2为0.932±0.151(P〈0.01);而通气量(VE)和VO2的非线性对数函数拟合优度群为0.977±0.012(P〈0.01);中等强度重复运动中,其VO2随时间变化的指数函数拟合优度R2为0.96±0.02(P〈0.01);耗氧动力学参数△效率(Delta Efficiency)Aslop与最大耗氧量(VO2max)绝对值、相对值及通气无氧阈(VT)相关系数介于0.600~0.757(P〈0.01);耗氧效率坡度(Oxygen Uptake Efficiency Slop,OUES)AOUES与VO2max的相关系数为0.756、0.600(P〈0.01);而中等强度下的氧动力学参数τ(Tau)与aslop、AOUES无显著性关系(P〉0.05)。结论:斜坡式递增负荷测试中,VO2和Waat等呈现不同的函数特征;所衍生的特征参数△效率、OUES与VO2max及VT存在不同程度的中高度相关,在耐力评定中具有一定参考价值;而中等强度下的氧动力学参数和上述指标无明显关系。
胡国鹏冯魏冯刚王振刘无逸孟妍
关键词:最大耗氧量
不同数据处理及递增负荷模式对峰值摄氧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比较2类递增负荷力竭测试模式中共计3类12种数据处理方法对峰值摄氧量(VO_(2peak))的影响。方法:20名体力活动活跃的、身高为(178.2±7.0)cm、年龄为(21.4±1.4)岁的男性受试者分别进行3次不同负荷模式的力竭测试。3种负荷模式分别为连续分级递增负荷模式(graded exercise text,GXT)、连续斜坡式递增负荷模式(Ramp)和105%Wmax大负荷持续运动(105%CT)。结果:GXT和Ramp这2个递增负荷力竭测试之间虽然Wmax、运动时长(T)、血乳酸(La)、呼吸交换率(RER)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或P<0.01),但同一种数据处理方法所取得的VO_(2peak)差异不显著(P>0.05);GXT和Ramp这2个递增负荷模式对VO_(2peak)取值影响不显著(F=0.186,P=0.669),但数据处理方法对其影响显著(F=38.06,P<0.00);同一类数据处理间所取得的VO_(2peak)仅有7 M(7点移动平滑法)和9 M(9点移动平滑法)这2个方法无显著差异(P>0.05)。4种时间间隔平均法所取得的VO_(2peak)之间高度相关(r>0.9,P<0.01),差异显著(P<0.01)。结论:同一类功率仪、同一数据处理方法对VO_(2peak)的判定不受力竭测试中负荷模式的影响;而不同数据处理模式对VO_(2peak)判断既受到负荷模式的影响,也受到数据处理本身的影响。
王振冯魏冯刚孟妍胡国鹏
关键词:最大摄氧量数据处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