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调肝治法介导mTORCl细胞自噬信号通路发挥抗抑郁作用的机理研究
- 近年来,自噬所涉及的疾病种类日益繁多,已然成为了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研究范围不断地拓展,研究的层次日渐加深。研究表明,在某些疾病的发病机制中,自噬起着关键作用。自噬水平的改变与抑郁症、慢性应激损伤之间具有非常紧密的联...
- 倪慧
- 关键词:自噬四逆散海马
- 文献传递
- 四逆散对慢性应激大鼠行为学以及海马区自噬的影响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以慢性应激大鼠为研究对象,从行为学及海马区自噬角度探讨四逆散的作用机制。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及四逆散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建立慢性应激动物模型,观察大鼠体质量改变;旷场实验、糖水消耗实验、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行为学改变;电镜观察海马区自噬体/自噬溶酶体;Western blot检测LC3-Ⅱ、Beclin1、ULK1、P62蛋白表达。结果:造模12 d,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四逆散中、高剂量组大鼠体质量显著升高(P<0.05)。造模21 d,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旷场总路程、平均速度、糖水偏好率显著降低(P<0.05);Morris水迷宫第4天潜伏期显著延长(P<0.05)。与模型组比较,四逆散中、高剂量组旷场总路程、平均速度及糖水偏好率显著升高,潜伏期显著缩短(P<0.05)。各组穿台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无自噬体/自噬溶酶体,模型组可见大量自噬体/自噬溶酶体。与模型组比较,四逆散各剂量组自噬体/自噬溶酶体明显减少。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LC3-Ⅱ、Beclin1、ULK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6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四逆散各剂量组LC3-Ⅱ、Beclin1、ULK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62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四逆散可降低慢性应激大鼠海马区自噬水平,改善慢性应激大鼠行为学异常。
- 张铭珈张怡倪慧陈欢朱艳芳敖海清
- 关键词:自噬四逆散
- 基于PI3K/Akt/mTOR信号通路研究柴芍六君子汤对海马神经元自噬的影响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从磷酸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自噬信号通路出发,探讨柴芍六君子汤抗应激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皮质酮建立体外慢性应激细胞模型,利用CCK-8、qRTPCR检测神经元生存率以及LC3、p62、mTOR自噬相关基因表达,且筛选出柴芍六君子汤血清最佳的工作浓度;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不同柴芍六君子(以下简称柴芍)血清浓度(10%、20%、30%)/自噬抑制剂3-MA及自噬激动剂雷帕霉素对Beclin1、LC3-Ⅱ/LC3-Ⅰ、ULK1、p62及PI3K/Akt/mTOR通路相关蛋白的影响。结果:当柴芍血清为20%时,神经元生存率及LC3、p62、mTOR自噬相关基因表达改善最为明显。与20%空白血清组比较,20%柴芍血清组神经元生存率增加(P<0.01),Beclin1、LC3-Ⅱ/LC3-Ⅰ、ULK1蛋白表达降低(P<0.01),PI3K、p-Akt、p-mTOR、p-4E-BP1蛋白表达升高(P<0.01);20%空白血清+3-MA组神经元生存率增加(P<0.01),Beclin1、LC3-Ⅱ/LC3-Ⅰ、ULK1蛋白表达降低(P<0.01);20%空白血清+雷帕霉素组神经元生存率减少(P<0.01),p-Akt、p-m TOR、p-4E-BP1蛋白表达降低(P<0.01)。结论:柴芍六君子汤通过激活PI3K/Akt/m TOR通路,从而抑制皮质酮损伤的海马神经元过度自噬。
- 张铭珈倪慧朱艳芳敖海清
- 关键词:PI3K/AKT/MTOR自噬柴芍六君子汤海马神经元慢性应激
- 针刺鬼穴结合耳压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的疗效观察
- 目的: 通过与“常规针刺结合耳压疗法”的比较,观察“针刺鬼穴结合耳压疗法”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的临床疗效,初步探讨针刺鬼穴结合耳压疗法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的中医作用机理,为临床中运用针灸疗法治疗肝郁化火型的失眠提供新的思路...
- 倪慧
- 关键词:针刺疗法耳压疗法疗效评价
- 麦粒灸井穴结合普通针刺治疗突发性耳聋观察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观察麦粒灸井穴结合普通针刺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探索突发性聋综合治疗新模式。方法:对门诊6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采用麦粒灸井穴配合针刺治疗,每周2次,治疗6次为1疗程。结果:连续治疗2疗程后评估,痊愈1例,显效3例,有效2例。结论:麦粒灸井穴结合普通针刺治疗突发性耳聋是一种临床疗效较好的组合治疗模式。
- 倪慧李敏徐国峰
- 关键词:突发性耳聋针灸疗法井穴麦粒灸针刺
- 不同治法方药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区自噬的影响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观察抑郁模型大鼠海马脑区自噬水平变化的情况,探讨不同治法方药对其调节作用。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右归丸组、四逆散组、四君子汤组,建立慢性不可预知应激抑郁模型。选用糖水偏好实验作为行为学指标,采用免疫荧光、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海马自噬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糖水偏好率显著降低(P<0.01),各给药组糖水偏好率较模型组均显著升高(P<0.05);模型组大鼠海马CA3区LC3绿色荧光增强,各给药组大鼠荧光强度均减弱,四逆散组减弱程度较为明显;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P6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LC3Ⅱ/LC3Ⅰ比值显著升高(P<0.01),各给药组上述表达趋势均显著逆转(P<0.01),其中四逆散组逆转程度最为显著。结论: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脑区存在自噬功能异常,四逆散、四君子汤、右归丸治疗抑郁症的机制可能与抑制慢性应激诱导的过度自噬有关,疏肝方药对自噬活性的下调效果优于健脾、补肾方药。
- 倪慧张铭珈敖海清朱艳芳徐志伟
- 关键词:海马自噬抑郁
- 四种不同方药对慢性应激大鼠炎症因子和神经内分泌激素水平的影响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从炎症因子和神经内分泌激素水平观察调肝、健脾、温肾方对慢性应激大鼠的治疗效应。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右归丸组、四逆散组、四君子组、柴芍六君子组,每组6只。建立慢性心理应激动物模型,观察血清CORT、ATCH、DA、IL-6、IL-1β、TNF-α水平。结果:造模42 d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血清CORT、DA、IL-1β水平升高(P<0.05)、IL-6降低(P<0.05);而ATCH、TNF-α水平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右归丸组血清TNF-α水平下降(P<0.05);四逆散组血清CORT水平降低、IL-6升高(P<0.05);四君子组血清CORT、IL-1β水平下调(P<0.05);柴芍六君子血清CORT、DA、TNF-α水平降低(P<0.05)。结论:(1)慢性应激可以影响大鼠血清炎症因子和神经内分泌激素水平。(2)调肝、健脾、温肾方可调节慢性应激大鼠的炎症因子和神经内分泌激素水平,以调肝健脾治疗较为显著。
- 张铭珈倪慧朱艳芳敖海清
- 关键词:慢性应激神经内分泌激素调肝温肾
- 不同治法方药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组织PI3K/Akt/mTORC1信号通路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9年
- 目的:基于PI3K/Akt/mTORC1信号通路,探讨不同治法方药抗抑郁效应的作用机制。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右归丸组、四逆散组、四君子组,建立慢性不可预知应激(CUS)抑郁模型,灌胃42d后检测行为学、海马神经元尼氏染色及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糖水偏好率显著降低、旷场水平运动总路程显著减少(P<0.01)、海马神经元损伤、尼氏小体减少,右归丸组、四逆散组、四君子组对其均有改善作用;模型组PI3K、Akt、mTOR磷酸化蛋白与总蛋白比值以及Raptor蛋白表达较空白组显著下调(P<0.01,P<0.05),均可被四逆散显著上调(P<0.01),而右归丸组、四君子组仅有mTOR、PI3K蛋白表达水平上调(P<0.01)。结论:四逆散可能通过激活PI3K/Akt/m TORC1信号通路来保护海马神经元并发挥抗抑郁作用。
- 倪慧张铭珈敖海清朱艳芳徐志伟
- 关键词:抑郁海马
- 不同蛋白提取方法对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量的影响
- 2019年
- 目的:探讨Ripa裂解液蛋白提取法和Invent离心管柱蛋白提取法对慢性应激模型大鼠海马组织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量的影响。方法:空白组和模型组大鼠各3只,取双侧海马组织,每个样品分别采用Ripa裂解液、Invent离心管柱蛋白提取法进行蛋白提取,分为空白+Invent组、空白+Ripa组、模型+Invent组、模型+Ripa组。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析因设计方法分析各因素的效果。结果:大鼠海马PI3K、p-Akt/Akt、p-mTOR/mTOR表达均受组别和提取方法的影响,组别和提取方法存在交互作用,运用Invent离心管柱蛋白提取法提取蛋白,模型组的PI3K、p-Akt/Akt、p-mTOR/mTOR表达较空白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应激抑制大鼠海马PI3K/Akt/mTOR信号通路, Invent离心管柱蛋白提取法操作便捷,蛋白提取率高,尤其对信号通路中磷酸化蛋白的提取具有明显的优势。
- 倪慧张铭珈敖海清朱艳芳徐志伟
- 关键词:慢性应激信号通路
- 调肝方药对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及脑脊液中BDNF、5-HT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9年
- 目的:观察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及脑脊液中BDNF、5-HT含量的变化及调肝方药对其影响。方法: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四逆散组、四君子汤组、柴芍六君子汤组5组,建立慢性不可预知应激抑郁动物模型并给与相应药物灌胃,观察大鼠体质量、行为学及脑脊液中BDNF、5-HT含量变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增长缓慢、糖水偏好率降低、旷场水平运动总路程减少(P<0.01),水迷宫穿越平台次数、目标象限路程及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减少(P<0.01),脑脊液中BDNF、5-HT水平下降(P<0.01,P<0.05),柴芍六君子汤组对以上均有改善作用(P<0.05,P<0.01),四逆散、四君子汤组仅有部分改善作用。结论:调肝方药柴芍六君子汤在抑郁模型大鼠中具有良好的抗抑郁样作用,其潜在的机制可能与调肝方药对脑脊液中的BDNF和5-HT调节作用有关。
- 倪慧张铭珈敖海清朱艳芳徐志伟
- 关键词:抑郁调肝方药脑脊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