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俞婷婷

作品数:2 被引量:51H指数:2
供职机构:解放军117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军区医学科技创新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地塞米松
  • 1篇性关节炎
  • 1篇胰岛
  • 1篇胰岛素
  • 1篇胰岛素抗药性
  • 1篇脂肪
  • 1篇脂肪组织
  • 1篇瘦素
  • 1篇瘦素表达
  • 1篇糖皮质
  • 1篇糖皮质激素
  • 1篇糖皮质激素治...
  • 1篇痛风
  • 1篇痛风性
  • 1篇痛风性关节炎
  • 1篇褪黑素
  • 1篇皮下
  • 1篇皮下脂肪
  • 1篇皮下脂肪组织
  • 1篇皮质激素

机构

  • 2篇解放军117...

作者

  • 2篇崔翠
  • 2篇张华北
  • 2篇李志琛
  • 2篇刘颖
  • 2篇俞婷婷
  • 1篇钟美娣
  • 1篇陈建斌
  • 1篇梅伟群

传媒

  • 2篇解放军医学杂...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小剂量秋水仙碱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5
2015年
目的观察小剂量秋水仙碱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92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小剂量联合治疗组(治疗组)和常规大剂量治疗组(对照组),每组46例。治疗组采用小剂量秋水仙碱联合小剂量地塞米松,对照组采用常规大剂量秋水仙碱治疗。分别于治疗3、6、12、24、48、72h后进行关节病变评分和疗效评价,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72h后血尿酸、红细胞沉降率(ESR)、血白细胞、丙氨酸转氨酶(ALT)、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变化,观察治疗后的胃肠道不良反应情况及1个月内的复发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用药6、12、48、72h时关节病变评分明显降低,疗效显著(P<0.05,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72h后两组ESR及血白细胞计数均明显下降(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及治疗72h后血尿酸、ALT、GFR无明显变化,且组间比较亦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76.1%)明显高于治疗组(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个月治疗组和对照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3%vs 6.5%,P>0.05)。结论小剂量秋水仙碱联合小剂量地塞米松可更加快速有效地控制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发作,与常规大剂量秋水仙碱治疗相比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刘颖李志琛陈建斌俞婷婷崔翠张华北
关键词:关节炎痛风性秋水仙碱地塞米松
褪黑素对胰岛素抵抗大鼠皮下脂肪组织瘦素表达的作用观察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褪黑素(MLT)对胰岛素抵抗(IR)大鼠皮下脂肪组织瘦素(Lep)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7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n=27)和对照组(CN组,n=10)。CN组以普通饲料喂养。模型组以高糖膳食喂养6周复制IR大鼠模型,将建模成功的20只IR大鼠随机分为胰岛素抵抗组(IR组)和褪黑素组(MLT组),每组10只。MLT组从第7周开始,给予MLT 10mg/(kg·d)灌胃,持续6周。第12周末采用免疫组化和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腹股沟处皮下脂肪组织Lep及其mRNA的表达。结果与IR组相比,MLT组大鼠收缩压(SBP)、血清Lep、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丙二醛(MDA)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降低(P<0.01),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升高(P<0.01)。三组大鼠FPG和2hPPG均在正常范围。各组间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R组皮下脂肪组织Lep及其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CN组和MLT组(P<0.01)。结论褪黑素可显著改善高糖膳食诱导的IR大鼠的IR和氧化应激状况,并能抑制皮下脂肪组织Lep及其mRNA的过度表达。
刘颖梅伟群李志琛钟美娣张华北崔翠俞婷婷
关键词:胰岛素抗药性褪黑素脂肪组织瘦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