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张巍

作品数:2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季风与环境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地表
  • 1篇地表辐射
  • 1篇蒸发
  • 1篇蒸发量
  • 1篇突变
  • 1篇土壤
  • 1篇土壤温度
  • 1篇能量平衡
  • 1篇周期
  • 1篇温度
  • 1篇下垫面
  • 1篇海面
  • 1篇EOF

机构

  • 2篇中山大学
  • 1篇广州市气象局

作者

  • 2篇黎伟标
  • 2篇温之平
  • 2篇丁张巍
  • 1篇罗聪
  • 1篇简茂球

传媒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热带海洋学报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近50年来南海海面蒸发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根据最新的OAFlux洋面蒸发量资料,使用EOF经验正交分解、谐波分析、小波变换、功率谱分析、趋势分析、M-K检验等方法,对南海海区蒸发量的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南海地区的蒸发量空间分布上秋冬季节最强,其次是盛夏季节,而春季最弱。2)南海海面蒸发量表现为全区一致变化型和南北反相变化型两个主要模态,并可以解释总方差60%以上的变化。3)在2—5年周期的年际变化尺度上,南海海面蒸发量与12—2月Nio3.4区海温距平存在较大相关。距平合成分析表明,在强La Nia年,南海海面蒸发表现南北蒸发反相变化型,南海北部为正距平区,南部为负距平区;而在强El Nio年,整个南海几乎全为正距平区。4)南海海面各个季节的蒸发量空间分布形态都存在高频的2—5年的年际变化和低频的10—14年的年代际变化,这些周期振荡在南海海面蒸发量演变的不同阶段显著性不一。5)不仅从多年平均的年际变化上看南海海面蒸发量在1997年发生突变,而且四季的蒸发量也均在1980年代后期发生过由偏弱转为偏强的突变。
丁张巍黎伟标温之平罗聪
关键词:蒸发突变周期
广东龙门地区草地下垫面地表辐射和能量平衡观测和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利用2009年9月-2010年1月在广东省龙门县收集的涡动相关观测资料,比较了广东龙门地区草地下垫面秋、冬季不同天气条件下的地表通量特征。发现地表辐射平衡分量和能量平衡分量都存在明显的月际变化。典型晴天下辐射通量除长波辐射外均表现为标准的单峰日循环形态。在阴、雨天,辐射通量日变化曲线波动大,出现双峰甚至是多峰的形态。地面长波辐射略大于大气长波辐射,两者的差值在雨天、阴天、晴天依次增大。在辐射平衡中,地面长波辐射贡献最大,大气长波辐射次之,再依次为太阳短波辐射、净辐射和反射辐射。与晴天相比,阴天潜热、感热均减少。与秋季相比,冬季潜热减少,感热增加。在晚上存在负水汽输送现象。降水天里地热流量全天为负值,土壤从深层向地表释放热量。无论晴天还是阴天,地表和浅层土壤温度都表现为准正弦曲线。土壤温度的活动层基本在10 cm土壤层内,各层土壤温度峰(谷)值出现的时间随着土层厚度增加而延迟,10 cm以下土壤温度几乎无日变化特征,雨天时地面和浅层土壤温度呈下降趋势。各层土壤温度不仅跟天气状况有关,晴天高于阴天,还存在秋季地温度高于冬季的季节变化。
丁张巍温之平黎伟标简茂球颜昭潮李伟权
关键词:下垫面能量平衡土壤温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