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效华

作品数:14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泰山学者”建设工程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会议论文
  • 2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理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电子转移
  • 7篇质子
  • 4篇蛋白
  • 4篇蛋白质
  • 4篇质子转移
  • 4篇中继
  • 4篇中继站
  • 4篇白质
  • 3篇电子传递
  • 3篇酶催化
  • 3篇酶催化反应
  • 3篇含铜
  • 3篇催化
  • 2篇氧化态
  • 2篇有机小分子
  • 2篇生物大分子
  • 2篇生物脱氮
  • 2篇双子
  • 2篇脱氮
  • 2篇小分子

机构

  • 14篇重庆大学
  • 2篇聊城大学

作者

  • 14篇陈效华
  • 2篇田春华
  • 2篇张翀
  • 1篇王素娜
  • 1篇周美娟
  • 1篇赵华
  • 1篇刘继锋
  • 1篇延辉
  • 1篇胡海泉
  • 1篇刘继峰
  • 1篇吴娟

传媒

  • 2篇山东大学学报...
  • 2篇中国化学会第...
  • 2篇中国化学会第...
  • 2篇第十三届全国...

年份

  • 2篇2017
  • 8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蛋白质内平行多芳香体系--一种新的电子转移中继站
芳香氨基酸在许多蛋白质内长程电子传递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研究表明单个芳香氨基酸[2]和两个芳香氨基酸[3]都可作为中继站参与电子在蛋白质的传递过程。本文探讨了三个或更多芳香氨基酸的结合体作为中继站的可能性。
孙维超陈效华
关键词:蛋白质芳香氨基酸
亚硝酸盐还原酶催化反应中的多质子耦合电子转移机理的研究
亚硝酸盐还原酶催化还原亚硝酸根离子为一氧化氮的反应是脱氮作用中必经的一步,其中涉及一个电子、两个质子的转移1.含铜亚硝酸盐还原酶中活性位点T2Cu的次级配体天冬氨酸残基及组氨酸残基在质子和电子转移的过程中起到比较重要的作...
秦鑫陈效华
关键词:电子转移
蛋白质电子传递通道及机理的理论研究
蛋白质怎样有效完成生物活动所需要的基本电子传递问题是当今国际上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通过分析一系列电子传输蛋白质晶体结构,和QM/QM/MM计算表明水分子的存在能够促进酪氨酸和半胱氨酸之间的电子传递:水分子通过形成两个分子...
陈效华
文献传递
氧化态黄素对有机小分子催化脱氢反应机理的研究
黄素是复杂的杂环分子,可以作为良好的氧化剂参与许多有机物的一个电子或者两个电子转移反应1.在M06-2X/6-31+g(d,p)的理论水平上,我们研究了氧化态黄素对有机小分子(乙醇、丙醇、丁醇、丙醛、丁醛、丙酸和丁酸)脱...
邓莉陈效华
关键词:电子转移质子转移
生物大分子电子传递中继站及质子耦和电子传递机理的研究
在一系列生物活动过程中,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生物固氮和去氮、基因复制等过程中存在需要蛋白质长程电子传递,蛋白质怎样利用其微观运动满足生物活动过程中所需要的长程电子传递备受关注,为此,我们针对蛋白质微观结构和电子传递的特...
陈效华秦鑫孙维超邓莉
关键词:中继站生物脱氮
文献传递
亚硝酸盐还原酶催化反应中的多质子耦合电子转移机理的研究
亚硝酸盐还原酶(NiRs)催化还原亚硝酸根离子为一氧化氮的反应是生物脱氮必经的一步,其中涉及一个电子、两个质子的转移。含铜亚硝酸盐还原酶(CuNiRs)中反应活性位点T2Cu周围的Asp222和His365在酶催化反应中...
秦鑫陈效华
文献传递
DFT方法考察不同情况下Heme2到W199之间电子传递
甲胺利用基因(MauG)是一种双c-型血红素酶,能催化甲胺脱氢酶前体(preMADH)合成甲胺脱氢酶辅基色氨酸色氨酰苯醌(TTQ)。催化过程中需要产生一种罕见的双血红素结构(diHeme-Fe(Ⅳ)/Fe(Ⅳ)=O,bi...
胡彩虹陈效华
关键词:电子转移
文献传递
蛋白质电子传递通道及机理的理论研究
蛋白质怎样有效完成生物活动所需要的基本电子传递问题是当今国际上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通过分析一系列电子传输蛋白质晶体结构,和QM/QM/MM计算表明水分子的存在能够促进酪氨酸和半胱氨酸之间的电子传递:水分子通过形成两个分子...
陈效华
β-环糊精与白藜芦醇包合作用的理论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利用ONIOM(B3LYP/6-31G*:PM3)理论方法模拟了β-环糊精包合反式白藜芦醇(trans-Resveratrol)的过程,首先分别以β-环糊精和反式白藜芦醇为单体,然后通过穿越和旋转两个包合过程探讨了反式白藜芦醇从β-环糊精大小口径穿越的稳定程度,反式白藜芦醇和β-环糊精形成包合物的驱动力,促进包合物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以及在气态环境中β-环糊精与反式白藜芦醇形成包合物的驱动过程的类型。研究结果表明:β-环糊精可以包合反式白藜芦醇且反式白藜芦醇容易从β-环糊精的小口径进入形成稳定的包合物,电荷转移和偶极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形成包合物的主要驱动力,氢键促进了包合物的稳定性,而且在298.15 K和1 atm的气态环境条件下,形成包合物的过程是焓驱动过程。
周美娟田春华王素娜陈效华刘继锋张翀
关键词:Β-环糊精包合物
蛋白质内平行多芳香体系——一种新的电子转移中继站
芳香氨基酸在许多蛋白质内长程电子传递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研究表明单个芳香氨基酸[2]和两个芳香氨基酸[3]都可作为中继站参与电子在蛋白质的传递过程。本文探讨了三个或更多芳香氨基酸的结合体作为中继站的可能性。从头计...
孙维超陈效华
关键词:蛋白质芳香氨基酸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